APP下载

有话请跟主任谈

2020-04-23宋婷婷张晖

公民导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沙坪坝区人大常委会社区

宋婷婷 张晖

有话直接跟人大常委会主任谈,让社情民意坐上“直通车”,让热难点问题在最短时间内解决……一次次主任接待日活动产生的效应,给人民群众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这也是重庆市沙坪坝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接待日活动十五年来被越来越多的人信任和期待的原因。

主任接待日效应

新添置的桌椅,粉刷一新的墙面,孩子们认真做作业,老人在一旁安静阅读……看着家门口如今焕然一新的社区文化室,回想数月前的那次主任接待日活动,居民何永模欣慰地笑了,因他深知,改变正是由这一活动促成的。

2019年6月11日上午,沙坪坝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何友明、应平、陈天明、向红和陈忠荣等人,在陈家桥街道学林社区文化室开展该季度的主任接待日活動。

何永模作为居民代表之一前来参加,他说:“社区文化室建成投用七八年了,因为同时‘肩负了社区市民学校和未成年人活动室的功能,所以接待群众相当多,损耗非常大,不少桌椅变得破旧,大部分墙面漆也发霉、脱落,很难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另一位居民代表易邦金表示,“文化室外的路面问题也需尽快解决。由于地砖不透水,导致路面湿滑,多人摔跤,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说,更是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仅针对文化室,居民代表就提出了多项建议:更换桌椅,共计12套;翻新室内墙面,面积约210平方米;对文化室外约200平方米的场地进行透水砖改造;改造文化室外墙,面积约150平方米。

区人大常委会的领导将这些意见建议现场交办给了参加活动的区城管局、区文旅委、区体育局、区交巡警支队、区市场监管局等相关部门和单位。各部门和单位也作出承诺,表示将积极协调,推动问题解决。

而后来,这些问题均被逐项“销号”:陈家桥街道办事处为学林社区文化室重新更换了桌椅板凳12套,并对文化室外墙进行了改造;区文旅委联系工人粉刷了室内墙面;区城管局派人对室外湿滑区域进行了改造……

在沙坪坝区的另一个街道,居民们的烦心事与一个脏乱差的菜市场有关。2019年,在沙坪坝区第三季度人大常委会主任接待日活动之后,这个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活动当天,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赖明才带队到沙坪坝街道,听取了居民提出的意见建议。其中,群众对沙北街菜市场乱堆乱摆货物、乱停放车辆等问题反映突出,有人甚至到网络问政平台大倒苦水。赖明才等认真记录,现场交办给参加接待的区城管局等相关部门和单位,并对办结时限作出了具体要求。

“后来为期90天的整治,使沙北街农贸市场的面貌得到彻底改变。”沙坪坝区人大常委会沙坪坝街道工委主任屈红说,去年11月以来,沙坪坝街道办协调多部门联合开展执法,依法集中整治沙北街农贸市场占道经营、乱堆乱放、乱悬挂行为,不仅采用广播、发放宣传资料、张贴通告等多种形式向商户进行大力宣传,还在不影响群众生活的前提下,劝导占道经营的商贩拆除影响市容市貌的亭棚。整治后,沙北街菜市场占道经营、车辆乱停放问题得到解决。之后,市政执法大队又持续加强巩固工作,确保不反弹。

在主任接待日活动中直接接待人民群众,面对面听取人大代表和群众的意见建议,是沙坪坝区人大常委会的一项传统。而对于沙坪坝区的群众而言,在主任接待日反映诉求也已经成为一种习惯。风雨无阻,十五年的坚持,促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一个又一个可喜的变化。

十五年未变的传统

据了解,沙坪坝区人大常委会的这项主任接待日活动起源于2004年。对于发轫之初的那些争议,区人大常委会原主任侯守渠记忆犹新。

“2003年,沙坪坝区人大常委会历经换届,与此同时,大学城的建设正如火如荼,各项工作千头万绪,有的领域矛盾还比较突出。在这种背景下,区人大常委会提出——常委会不仅是权力机关,也应该是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机关,并创新性地提出了在主任接待日活动中直接接待群众的工作思路。”侯守渠向记者讲述探索开始时的情况。

“我们把想法报送到了区委。组织上认为,这一想法很大胆,原则上同意,表示支持。”得到党委认可后,区人大常委会出台了主任接待日制度,明确要在活动中直接接待人民群众。

但是,作为全国人大系统开先河之举,从2004年3月16日第一个主任接待日开始,这一探索便引来质疑。

“一方面是来自人大机关内部的,有的群众提批评意见不留情面,带队接待的副主任一时接受不了;还有一方面是来自群众的,有人认为人大做这件事是在作秀,不相信能切实解决问题。”侯守渠说。

尽管面对压力,区人大常委会仍选择了坚持和延续。

同年,在沙坪坝区新桥附近开展主任接待日活动时,有群众反映了一个多年未解决的问题——施工单位车辆进出压坏了一条村民集资修建的公路,却拖欠赔偿款数年。

回去以后,区人大常委会向区政府发函,要求尽快解决。此后,区政府出面,成功督促赔偿款发放到了村民手中。

由于主任们在活动中尽心尽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同时也宣传法律和政策,引导大家依法办事,争议与质疑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信任与支持。

“只要切实为群众解决问题,肯定会受到欢迎。”侯守渠告诉记者,每次开展活动,不仅有沙坪坝区的群众参加,甚至在地区交界处,九龙坡、南岸、北碚等区的群众也慕名而来。“有些尽管不是本区的问题,我们也都认真记录,转交给市人大常委会。”侯守渠说。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沙坪坝区人大常委会坚持每月16日定期开展主任接待日活动,走进街道社区、田间地头倾听民意,风雨无阻,也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原有的路灯间隔太远,多数区域几乎没有照明,大家出行很不方便,还有安全隐患。”居民何孝之于2017年2月10日在土湾街道民主村社区进行的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接待日活动上提出建议,希望在重棉二厂支路新增照明路灯,保障居民安全出行。

活动现场,何孝之的建议被交由区市政园林局办理。当年2月27日,区市政园林局在与土湾街道对接、实地勘察后,结合各社区对道路照明的需要,共在该街道6个社区新安装了62盏路灯,并对原有部分路灯的亮度进行了调整,惠及4000余人。

“按照主任接待日活动的规定,对于群众提出的问题、建议,能办的,怎么办、何时办好;不能办的,为什么不能办,以后有没有办理的可能等,各承办单位均须向提建议群众一对一反馈、解释,而群众的满意和基本满意率也达到了100%。”沙坪坝区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六步工作法”诞生

在年复一年的实践中,沙坪坝区人大常委会逐步完善豐富主任接待日内容,不断增添主任接待日活力。

2012年,为了让更多群众通过接待日反映问题,相关镇街和社区会在每个接待日前通过闭路电视、发公告等方式,提前告知群众,增强下访工作的透明度,提高群众的参与度。为规范操作和便于各位主任安排工作,年初即由办公室制定年度主任接待日工作安排表,将全年12次接待日的时间、接待人、陪同接待工委逐一列出,经主任会议讨论通过后编入年度工作手册。为如实反映群众意见,常委会在指定专人记录、现场填写《情况登记处理单》的同时还规定,处理单记录的事件内容必须经群众代表审阅无误并当场签字后,方可交由接待主任填写处理意见。

为有效促进接访问题的解决,该区人大常委会还建立完善了人大常委会主任接访督办工作机制。按照综合分析、统一交办、定期反馈、严格督查的工作要求,重点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督办。对重大接访问题,以及催办、通报后仍未办理、反馈的,提交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处理,并进行跟踪督办,一抓到底,直到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2017年,沙坪坝区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面对新形势,结合该区实际,再一次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建立完善人大常委会主任接访督办工作机制,有效促进了接访问题解决。

“我们修订了《沙坪坝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下访接待群众办法》,进一步明确了主任接待日活动开展方式和程序,并探索建立起‘六步工作法,全面推动活动规范化和制度化。”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赖明才表示。

办法规定,一是事前预告摸底。每年初,由区人大常委会信访办对全年的主任接待日活动作出安排,进行前期摸底,提前收集当地群众的意见建议和呼声诉求,并进行预交办,交有关机关研究提出解决预案。二是现场接访收集。参加接访的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采取院坝会的形式,零距离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并现场给予解答。三是集体会诊分类。现场接访结束后,参加接访活动的区人大常委会领导召开现场办公会,与部门、街镇、村社的同志一起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案。四是整理交办处理。每次接访后,信访办须在3个工作日内将意见建议整理交办,相关部门单位须在两个月内(最迟不超过六个月)办结,并将办理结果反馈给区人大常委会和有关群众。五是专工委办跟踪督办。明确人大各专工委办的督办任务,督促承办单位认真研究解决办法,努力提高办事效率。六是及时通报验收。办理时限截止后,对落实情况进行通报。采取电话回访、上门走访等方式,听取和了解有关群众对办理工作的意见,对群众表示不满意的,督促有关机关再次办理答复。

“工作方法的改进也进一步推动了工作作风的转变,很多问题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得到解决。”赖明才表示,历经十五年发展完善,该区主任接待日活动制度焕发出新的活力。

据统计,截至目前,该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接待日活动先后到26个镇街106个村和社区接待群众2万余人次,梳理出意见建议2200余条,办结率98%。

猜你喜欢

沙坪坝区人大常委会社区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不经授权人大常委会主任能代表人大常委会吗?
沙坪坝区文化旅游康养行业发展情况
沙坪坝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人大常委会审议“港区国安法”草案
《碎》设计素描
重庆市沙坪坝区道路绿地土壤肥力特征浅析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