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让出行更智慧

2020-04-22李文慧

新能源汽车报 2020年11期
关键词:购票数据中心人工智能

李文慧

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指出,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引发各界高度关注。

传统基建是以公路铁路、市政水利、房产地产为代表,围绕钢铁和水泥为主体的投资建设。“新基建”区别于传统基建,一方面以科创为重心,对我国核心领域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产业升级;另一方面,加快弥补传统基建当中的建设结构短板,例如针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展现出的公共卫生短板,等加速实行缺口完善。

本轮“新基建”重点通过5G基础建设、特高压输电与电力物联网、城际高铁与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与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与云计算、人工智能,以及工业互联网等七大方面对全社会进行赋能,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向高质量发展。

数据中心作为新基建的重要一部分,它在众多新基建项目中担任着什么重要的角色,未来会带来哪些经济增长和出行变革?

数据中心更“大”了

简单来说,大数据,是一种能力超强的数据集合,对互联网海量的信息进行获取、存储、管理和分析,其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为精准决策提供参考。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的发展,大数据中心开始升级为“云数据中心”,特点是服务器、存储、网络、应用等高度虚拟化,用户可以按需调用各种资源。数据中心渐渐成为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的万能“粮仓”。

在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世界主要国家和企业纷纷开启数字化转型之路,全球数据中心IT投资在此背景下,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据悉,国家还出台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及相关政策,十多个地方也已经设置了省级大数据管理机构,30多个省市制定实施了大数据相关政策文件,多层次协同推进机制基本形成。

同时,建设了贵州、京津冀等8个国家大数据综合示范区,以及5个国家大数据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

根据赛迪顾问发布的数据显示,就近三年(2017年-2019年)来看,全球数据中心IT投资规模增长率分别为8.4%、10.5%和7.1%,其中,中国分别为14.7%、17.8%和13.5%。

无论是全球还是中国,大数据中心投资规模的增长率均高于全球GDP增长率(2.3%)和中国GDP增长率(6.1%)。

从数据可以看出。近三年,中国大数据中心的投资规模增速远高于全球增速,这主要受国内互联网行业发展迅速影响。民生证券指出,2019年中国IDC(互联网数据中心)市场规模达到1560.8亿元,同比增长27.1%,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约11%)。

智慧出行离不开大数据

当你驾车行驶在北京的三环内,很有可能会被堵得水泄不通,但通过手机上的地图软件,你将即时获知交通状况,而更换行驶更加流畅的交通路线。而,这只是大数据对出行的一个作用。

此外,铁路出行一向是春运的重要出行方式,每年的抢票都会成为社会热点,而“一票难求”的局面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帮助下正趋于缓解。一方面,铁路部门可以对往年旅客春运期间火车出行的大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出行规律,有针对性地调整春运供给。另一方面,随着网络购票越发稳定通畅,网络购票已经成为主流购票方式。众多第三方平台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助力下,通过实施监测购票数据,帮助旅客提高抢票的成功概率。

大数据让出行更加顺畅和“智慧”,一方面,运用大数据技术,交通管理中心能够进行道路交通态势以及枢纽客流态势的动态监测,从而了解公路路况以及机场、火车站等重点枢纽的客流情况,为相关部门启动应急预案提供辅助决策支持,确保旅客出行顺畅。另一方面,在出行安全上,交管部门利用大数据对交通安全形势开展分析研判,对容易拥堵路段及时进行疏导管控。通过数据分析对以往事故多发路段及安全隐患突出路段進行重点管理、引导,同时针对恶劣天气及时发布预警和相关道路交通管制信息,最大限度地减小恶劣天气对车辆通行的影响。在车站利用人脸识别等手段简化安检程序,提高安检效率,寻求保障安全和便利出行之间的平衡。

未来,大数据中心的建设,将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5G发展、AI生态完善、VR/AR、自动驾驶、高清视频、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应用需求,也将为数据中心市场发展与服务模式创新打开成长空间。

猜你喜欢

购票数据中心人工智能
关于间接蒸发冷机组在数据中心中应用的节能分析
直击痛点的“候补购票”可多来一些
抢不到票?铁路候补购票服务扩大到全部旅客列车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2018年数据中心支出创新高
网络购票时代 莫让农民工掉队
2017第十届中国数据中心大会榜单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