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善机制促转型 创新思路谋发展

2020-04-22姜宏伟

黑龙江教育·中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研培研训研修

姜宏伟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讲话中阐述了“九个坚持”,重点提到了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为了让培训与教研紧密结合,让教学指导成为教师培训专业化的“核心”内容,通过教师专業发展实现教育教学问题的解决。嫩江市教师发展中心一直按照“研训一体化”的工作思路,强化服务意识,以“了解需求,满足需求、引领需求、创造需求”为价值导向,在完善机制、促进转型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积累和体悟,逐步形成教师研训常态化机制。

建立机制,谋求转型,加强队伍建设

嫩江市地广人稀,辖区面积1.51万平方公里,共计50所中小学校(含原农垦九三局16所学校),4200多名教师,构建“研训一体化”新机制,采用什么样研训方式更是摆在教研人面前的一个急需破解的难题。通过调查问卷、跟踪调查、集体座谈等方式实地调研,了解到校长、教师的基本情况,了解他们的优势、不足和新生成的培训需求。调查发现,教师平均年龄偏高,部分教师观念陈旧、职业倦怠、教学技能单一,缺乏专业发展内驱力。很多学校校本研修流于形式,大部分教师不善于积累经验,对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缺少专业指导和同伴互助。教研部门面临学校和教师发展需求的新挑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改变工作思路,是教研部门创新工作内容、工作模式的出发点和着力点。新时期教研要站在新高度,解决真问题,使我们不断思考和探索,研培工作必须转型,从专业服务的职能、工作的内容和工作机制三大方面实现转型。

实现专业服务职能转型。转型的根本理念是“以人为本”,教研转型的主体是教研员。首先优化部门设置,打破各部室工作格局和壁垒,让教研、培训和信息化有机结合,“培训策划,信息搭台,教研唱戏”。将单一职能的“教研员”转化为一职多能的“研培员”,将专业服务职能确定为课程指导、教学研究、质量评价、资源建设和教师发展五大职能。

明晰服务内容和形式。根据《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和《中小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要求,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找准教研工作的切入点,教研的目标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关注点从“知识传授”转向“学科能力”;内容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教学改进从“经验判断”转向“科学诊断”;形式“专家指导”转向教师团队的“共同研学”。依托片区教研开展主题式课例研修,让互联网技术为研培工作所用,抓实校本研修,使教师研修常态化。

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机制。探索“三级联动精准教研”机制,用校本教研、区域教研、联片教研优势互补,重点解决教师研训中的难点问题,实现教师研训常态化;落实课题带动机制,以课题为引领,实施问题研究、实践、改进和追踪流程,通过主题引领、联片互动、双线并行,把课题研究步骤和工作计划环环相扣;构建名师示范引领机制,架构省市级名师、县级骨干、校级学科带头人组成的三级组织体系,建立学科骨干工作室、中心教研组工作坊,明确工作职责,名师与学员捆绑发展、动态管理,实现从个体研修到群体协作。

加强教研员队伍建设。制定《嫩江市研培员工作量化管理细则》和《嫩江市研培员能力提升工程三年规划》,循序渐进提升研培员队伍的专业精神和专业能力。从专业发展、工作目标和职业素养三个维度量化管理细则,共15个目标,明确研培员每年度自身发展和工作任务目标达成度。制定三年能力提升规划,加盟了中国教育学会教师培训者联盟;与哈尔滨市香坊区教师进修学校结成合作联谊校,通过跟岗学习、网络同步研修和引进专家专题培训等方式,向先进学校学习。选派研培员参加省教师发展学院组织的各类培训,有计划地组织研培员到先进地区参培学习。

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实施“梯次人才培养工程”,分步推进校长、教师全员轮训的五年教师教育培训计划。通过黑龙江省国培计划(2016)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项目实施,从中小学校、幼儿园一线优秀教师中选拔骨干教师作为兼职研培员,中小学校11个学科都已组建了本土专家培训团队。进行自主后国培,将骨干团队建设与“联片研训”“网络研修”有机结合,完善学科骨干团队,以强带弱,分层培训,加强研培队伍的整体发展。

优化机制,课题引领,实施精准研修

质量为先,构建研修工作新机制。2017年9月开始,在黑河市“十三五”重点课题《构建新形势下县域教师培训模式研究》的研究工作中,以“践行新课标,提升教学力”为主题,以课题为载体聚焦课堂,以“一课两讲三研一提升”(简称1231模式)为常态研训方式,以城镇中小学校为基地校,线下集中研训与线上跟踪问效相结合,构建城乡中小学校协同发展的片区研训共同体。

片区联动,抓实课例研修。将区域内学校划分为10个研训片区,以城内中小学校为基地校,有计划地开展以学科主题引领下的送教下乡和片区研训活动。以课堂为阵地主抓教学关键问题,创新实施“1231”课例研训模式。即同一节课由同一名教师在平行的两个教学班进行两次教学实践活动,期间贯穿3次研磨,通过滚动式教研促进教师教育行为跟进。一研称“靶子课”,侧重“研”,解决预设问题,发现新生成问题。此环节由学科教研员下校实地指导集体备课,利用线上同伴互助完善教学设计;二研称“观摩课”侧重“磨”,观效预设问题、研讨新生问题。此环节是在片区研训中进行,授课教师上观摩课,大家共同研磨,调整教学行为,优化教学过程;三研称“跟进课”,侧重“固化提升”,总结完善经验,固化有效策略。同时教研员引领提升,组织参研教师对教学每个环节精准诊断、精准教学、高效评价,引导教师教学力实现螺旋式提升。“1231”课例研训模式,打破课堂45分钟的界限,利用CCtalk和无限宝等技术支持,联通课上、课中、课后,扩展教与学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范围。“两讲三研”让教师跨校研课磨课,将线上研讨与线下交流结合、教学预设与教学实践结合,形式上体现了浸入式、深度互动、持续改进的特点,实现了对传统研训方式的突破。内容上实现学习方式、学习评价、学习资源三个维度的创新,在指导课堂教学的整体改进、教师授课个性化问题的解决方面,效果立竿见影,弥补了单一校本研修缺乏的引领性、系统性和科学性。

规范校本研修,落实教师研修常态化。对校本研修分层、对标指导,建立健全校本研修工作制度,構建校本研修工作新机制。由教研部门制定以教育行政部门文件形式印发了《嫩江市中小学校校本研修工作指导意见》《嫩江市中小学校校本研修管理细则》《嫩江市中小学校校本研修示范校评估标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用规章制度来保障、督促校本研修活动规范有序地开展。克服校本研修的盲目性、随意性。问题分层处理,对薄弱学校跟踪指导,从制度管理、组织部署、阶段性计划总结等方面规范流程;年末对全市中小学校校本研修示范校、合格校进行评估验收,为校本研修工作开展进行专业引领、交流提升、分层推进,促进校本研修扎实有效开展。用“课题驱动式”引领教师校本研修。把课题研究作为连接理论与教师教学实际的切入点,运用政策导向和激励措施激发教师自主发展的内驱力。邀请省市教科研专家到校进行课题研究指导,帮助教师从更高层面、更宽视野把握研究方向。组建了“嫩江县教育科研专家库”,集结各校德才兼备的名师起示范与引领作用,逐步建立起学校“行政”和“学术”相对独立而又互相促进的二元管理体系。

双线并行,依据互联网+助力教研转型。以互联网为依托,线上线下研训相结合,构建“跟踪视导、按需培训”研训联动体系。线上利用CCtalk和无限宝开展网络主题教研,进行理论引领、专题研讨;线下进入课堂,按需视导、跟踪实践,形成“主题任务驱动——培训持续跟进、教师同伴互助——区域校区联动”的研训流程。学科教研员创建“无限宝”空中大讲堂,向教师定期推送教师学习体会及典型案例,打造“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网络学习共同体。

以教师发展文化建设促进内涵发展为突破口,引领文化发展方向,提出愿景,制定教师发展规划,引导教师树立教育信仰和理想,激发教师发展内驱力。借助省级重点科研课题《基于教师发展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式的研究》,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和管理机制更好地对基层学校进行教育教学管理服务,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探索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式。

好教师应该是“仰望星空,坚守精神家园”的人,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教育真谛的探索者和守护者。展望未来,前路可期。教研人要秉承初心,让有效研修真正发生,让教师得到更好的专业成长,让教研机构发展更清醒、从容、有教育尊严。

编辑/王    波

猜你喜欢

研培研训研修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2018 年妇女/性别研究研训班在京举办
浅谈校本研训管理
主题混合式研培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自主研修与我的专业成长之路
诗一首: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