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家庭药师对社区脑卒中患者开展合理用药指导的效果

2020-04-22黄凤仪黄彦立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0年3期
关键词:药师血压用药

黄凤仪,黄彦立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沙头分院,佛山 528208)

脑卒中作为慢性病的一种,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健康损害等特点[1]。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脑卒中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医疗卫生问题。目前,药物治疗是治疗脑卒中的主要方法,也是患者出院后在家治疗的主要方式。广东省佛山市在全国率先试行家庭药师制度。本研究中家庭药师对脑卒中患者用药实施干预,制定精简用药方案,可以有效地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为社区居民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用药提供依据[2]。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以2017~2019年我院诊治病例为基准,抽取长期稳定居住在本辖区范围,诊断为脑卒中稳定期的病例200例。

纳入标准:① 患者符合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脑卒中的标准,并经头部CT或MR确诊为脑卒中[3]。② 患者神志清晰,没有意识障碍、语言障碍、听力障碍,并具备理解能力。③ 患者无重大疾病或严重并发症,生命体征稳定,自愿参加本项目。

排除标准:① 患者病情严重,精神上存在严重的认知障碍和意识障碍。② 患者有酒精依赖、药物依赖以及精神病史、人格障碍或其他精神障碍,存在一定安全问题。③ 患者存在严重的躯体障碍、听力妨碍、语言阻碍。④ 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不愿意参加本研究或中途退出本研究。

1.2 方案设计

制定脑卒中病例药学服务计划,对患者进行药学服务跟踪随访。参考患者长期药物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个体化脑卒中药物治疗方案,调整不合理用药,对存在风险的药物进行用药指导,评价用药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4]。

1.3 病例筛选

将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的年龄分布在50~80岁,平均年龄为69.06岁。

1.4 研究方法

对照组:提供用药咨询服务,调查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药物治疗效果、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了解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脑卒中后遗症(头晕、头痛、肢体麻痹)等各项指标。

研究组:每月对脑卒中患者进行上门面对面随访,每周电话跟踪患者服药的依从性,记录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及患者服药情况,根据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分类整理,精简药物治疗方案,并指导患者服药注意事项,了解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记录患者药物治疗费用,针对患者的病情提供用药相关建议及健康宣教,派发宣传小册子进行用药教育。

1.5 疗效指标[5]

对比患者治疗前后6个月的血压、血糖、血脂、脑卒中后遗症等。根据CSC 2015《中国脑卒中一级预防指导规范》,一般高血压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40/90 mmHg以下;空腹血糖应控制在4.4~7.0 mmol/L,餐后血糖<10.0 mmol/L;LDL-C 应降至 70 mg/dl 以下。各指标控制平稳无异常或脑卒中后遗症症状减轻,则治疗有效。血压、血糖、血脂无改善或异常,脑卒中后遗症症状无好转或加重,则治疗无效。

1.6 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指标

以2015年版Beers 标准及《中国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目录》为依据[6],患者用药期间出现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且不利于患者的各种反应。

1.7 统计学处理

在干预前后根据患者的治疗效果、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Excel录入数据,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干预前后数据资料采用χ2检验,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患者基本情况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

2.2 药物治疗效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研究组血压、血糖、血脂的控制和疾病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

2.3 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对比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研究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3%,低于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14%, 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3 讨论

3.1 家庭药师用药干预的重要性

脑卒中患者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容易出现血糖、血压升高或降低,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脑卒中患者容易出现胃肠道反应,部分患者在药物治疗期间曾出现咳嗽、下肢水肿、皮疹、瘙痒等情况[7-8]。许多患者在服药过程中普遍出现用药偏差,自行增加或减少用药剂量,不按时服药,随便调整用药方案,服用其他保健品、食品当作药品进行治疗。家庭药师对患者用药偏差进行教育,保证药物治疗的效果,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脑卒中患者给予硫酸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但该药为无活性的前体药物,在体内需经过肝脏CYP450酶系(主要是CYP2C19和CYP3A4同工酶)转化成为活性代谢产物,奥美拉唑(艾司奥美拉唑)也主要通过CYP2C19在肝脏代谢,两者合用时可能会因共同竞争CYP2C19的同一结合位点而发生药物相互作用[9]。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曾于2009年5月发布信息:有证据支持氯吡格雷与奥美拉唑之间存在相互作用,FDA也提出警告奥美拉唑会抑制CYP2C19,应避免与氯吡格雷联用[10]。奥美拉唑可使硫酸氢氯吡格雷活性代谢物的血药浓度下降,导致血小板聚集抑制率降低,可加重心肌缺血,诱发心力衰竭。家庭药师干预可有效避免药物的不合理联合使用,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服药的注意事项:食物可以使阿司匹林肠溶片提前在胃内溶解,空腹服用该药的肠溶效果更佳。部分药物不宜咀嚼或掰开服用,如格列美脲片由于掰开后加快药物的释药速度,在未及时进餐时增加低血糖发生的风险。硝苯地平缓释片的释放过程为扩散和溶蚀并存,使药物在体内缓慢释放,达到平稳降压的目的,掰开服药,破坏了该药的缓释工艺,不能起到缓释的效果,且药物迅速全部释放起效,造成血压下降过快,容易引起心脑血管意外;药物消除后又引起血压上升,增加血压控制不平稳带来的风险。

3.2 家庭药师精简用药后的作用

大部分脑卒中患者合并多种慢性病,给予多种药物治疗,存在多种药物的相互作用,医生往往容易忽略药物的相互作用,尤其是复方制剂的使用,容易出现重复用药,导致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如消渴丸含有格列本脲,珍菊降压片含有氢氯噻嗪。复方利血平片为复方制剂,其组分含有利血平和氢氯噻嗪,不宜再给予氢氯噻嗪片。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由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双重阻断,理论上可以有很好的降压效果以及更好的双重RAAS阻断,此外还可能保护心脑血管。然而,ONTARGET研究结果显示,双重RAAS阻断的联合治疗方案并没有带来预期的降低心血管事件获益,反而增加了肾脏事件的风险。加拿大高血压指南指出:除非特殊的需要(如大量蛋白尿的治疗),一般不选用ARB与ACEI联用方案。根据高血压联合用药指南,并不推荐ACEI与ARB联合使用,社区医生对相关指南的关注度较低,若没有及时更新用药指南,给予ACEI和ARB联合使用,则会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脑卒中患者的血液循环欠佳,给予疏通血管类药物如通心络胶囊,该药的主要成分水蛭,具有破血、逐瘀的作用,能抑制血栓形成和血小板聚集,与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栓的作用相同,两药同时使用,增加出血的风险。部分患者自行到药店购买药品随意服用,导致重复用药,药品剂量过大,治疗用的药品变成了危害健康的毒品。

3.3 在预防药物不良反应方面的影响

脑卒中患者对药物的认知程度较差,专业、规范的用药指导和药学监护,能够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的进展,提高患者对药物的信心,掌握药物治疗的方法,避免可预防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11]。

脑卒中患者睡眠质量欠佳,同时伴有认知功能的减退,给予镇静安眠药物时,增加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和跌倒事故的风险。医生与药师提醒患者注意相关事项,通常可以避免可预防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4 家庭药师开展合理用药指导的可行性

家庭药师在上门随访时,给予患者用药指导,并根据相关指南、药品说明书等为家庭医生提供用药依据,建议家庭医生调整用药方案,都被家庭医生予以采纳,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和药物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药物治疗费用,取得满意的效果[12-13]。

4 结论

通过本研究结果表明,家庭药师通过对社区脑卒中患者的药物进行精简,对特殊使用时间的药物进行合理用药指导,对存在相互作用的药物进行优化,对作用相同的药物进行简化,协助家庭医生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可以有效地避免可预防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和药物治疗效果,减少患者药物治疗费用,落实安全、有效、经济的药物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值得普遍推广。

猜你喜欢

药师血压用药
药师“归一”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熊真的活过来了
熊真的活过来了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