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孤独中开出的花

2020-04-22撰文阿夏

厦门航空 2020年4期
关键词:郎平老人与海中国女排

撰文_阿夏

“我们打的是一种人类精神。”——郎平

或许是偶然,又或许是注定。1951年,定居古巴的海明威用8 周时间写了一部中篇小说,1952年小说出版,给他带来了1953年的普利策奖和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这部小说就是《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讲了这么个故事:古巴老渔夫圣地亚哥出海八十四天都没捕到鱼,但他坚持不懈,最终钓上了一条大鱼。他和大鱼在海上搏斗了三天三夜,才将鱼杀死,并将其绑在小船的一侧。归程中大鱼一再遭到鲨鱼的袭击,回港时就只剩下了脊骨和尾巴。

小说情节极其简单,却并不影响其成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优秀、影响最为深远的文学作品之一。我们为什么喜爱《老人与海》?作为海明威作家生涯的巅峰之作,这部小说集信念、意志、顽强、勇气和力量于一体,让人懂得,什么是打不垮的精神信念。老渔夫圣地亚哥成了整个人类的化身,诠释着人类永不服输的斗士精神。

小说里有句名言:A man can be destroyed,but not defeated(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多年后,中国女排总教练郎平也说过一句异曲同工的话:我们打的是一种人类精神。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那就是女排精神。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七年之后,1961年夏天,海明威用一柄双管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实现了某种程度上的不朽。他去世的前一年,在遥远的大洋彼岸的中国天津,一个叫郎平的姑娘出生了。那时候,没人能料到,这个姑娘后来会成为传奇,带着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点燃一代人的青春。

无论远方的故事,还是近处的人生,总有一些人,注定成为时代的注脚。

海明威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喝烈酒,钓大鱼,爱过很多女人,从亲历两次大战获奖章,到提笔写文章得诺贝尔奖,他用62年的人生实践了自己的名言,世界曾有过只能被摧毁不会被打败的男人。他成了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他离开后的很多年,他的小说被阅读,他的人生被怀念,他的样子被模仿,他的写作风格影响了几代作家。每年的特定日子,一群打扮得很像他的人聚在他生活过的基韦斯特,比赛谁最像海明威老爹。

郎平被人们亲切地称为“铁榔头”。传奇始于1981年,那天那个长腿长胳膊姑娘用惊天一扣,帮助中国女排赢得第一个世界冠军,开启了五连冠序幕。那以后,郎平这两个字就烙进了中国人的记忆,振奋着几代人。40 余年里,“铁榔头”已经不再是个简单的称号,而变成了一个时代的符号。今天女排精神也早已超出了体育的范围,成为民族精神的象征。

奥运之父顾拜旦说过:“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凯旋,而是奋斗。”

海明威懂得。所以他说,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老人与海》里,捕鱼的圣地亚哥与推石头的西西弗斯一样,拼尽全力,也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但是,每天都是新的日子,每次推上去的石头各不相同。

郎平也懂得。她的女儿白浪曾这样形容:排球就是妈妈的命。如果人生是一座山,她是永远的攀登者,也是引路人。早在2016年率中国女排登上里约奥运冠军领奖台时,她的粉丝已经是10 后和00 后。对年轻一代来说,比起冠军和奖杯,永不停歇的拼搏气质,更能彰显榜样的力量。用郎平自己的话说:“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会竭尽全力。”如何竭尽全力?2019年中国女排在日本横滨取得五连胜,前来观赛的“迷弟”梁朝伟问过一个问题:“为什么你们打排球的技术这么厉害?”姑娘们回答:“因为我们每天都在训练。”简单吗?似乎是的。

人在选择中证明自己的存在,“这个世界很美好,值得我们为之奋斗”,说这话的海明威最后自杀了。但这代表他软弱吗?这个男人一生受伤无数,脑震荡两次,扛过枪,捕过鲨,拖着病身照样去打猎。他只是不想懦弱地活着,伤病在摧残他的生命,困境中他拿起枪,选择自我解脱。十一本小说,九本随笔,十本短篇小说集,其中十五部作品被影像化,那是他留下的全部。

郎平选择了一条崎岖且艰难的路。60 岁的她,是女儿,是母亲,是妻子,也是中国女排总教练。她被写进书里,被誉为“改革先锋”,被拍成电影。高处可胜寒,与海明威一样,郎平的人生,远比电影更精彩。她至今还在续写这精彩。1981年到2019年,中国女排一共夺得十个世界冠军,而郎平引领了其中八个。她的一生,就是一部中国女排史。读懂了她,就读懂了女排精神。

如果没有海明威,美国文学会怎么样?应是不堪设想。如果没有郎平,中国女排会怎么样?没有郎平的时代,大家有目共睹。

人们怀念海明威。人之为人的尊严与高贵,任何时代,都值得被敬重。人们喜欢郎平。她让我们相信,神话能够延续,都是人的创造,人才是奇迹。

但人总会老的,时代终将落幕。央视主持人张斌和郎平有过一次对话,结束时,郎平笑称自己退休后会写本书。张斌追问她什么时候退休?郎平说,快了。英雄自有归宿。但激情岁月,未完待续。

《老人与海》讲了一个文学的故事——困境才是生活的常态,你费尽心血,结局时一无所有。这是文学的命运,也是人的命运。

中国女排讲了一个时代的奋斗故事——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人生不是一定会赢,而是要努力去赢。

故事终有讲完的时候,奋斗之路却没有终点。竞技永远是残酷的,这世上,没有永远的冠军。梦想和荣誉,青春和希望,都是在孤独中拼搏着开出的花。抖抖身上的尘土,一切重新出发。

猜你喜欢

郎平老人与海中国女排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中国女排《夺冠》之路
中国女排:唯有拼搏,方能致远
郎平:不信东风唤不回
郎平 希望中国体育注入更多科技动力
《老人与海》与海明威
《老人与海》中的伦理越位与斯芬克斯因子再思考
中国女排:争夺奖牌往上冲
事件
请别叫郎平“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