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情力

2020-04-22编辑方凤燕

厦门航空 2020年4期
关键词:头脑共情公平

编辑_方凤燕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当有一天武汉解封,会数家欢喜数家悲伤,没有得病的市民大都会很高兴,毕竟自由了;但那些病亡家属,必然格外悲伤,灯火万家,独少一人。这种家破人亡的痛感只有自己知道。人类的悲欢哪会相通呢?除非你也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

——方方,作家

共情的逻辑

抛开起点公平,即使在分配机制上,公平与效率的兼顾也是个千古难题。人有禀赋、能力的差异,这种差异就会导致输出质量的不同。完全按结果好坏进行分配,那么就是“你弱你活该”。可是一个人弱有许多他自己不能控制的因素,你弱你活该,是一种毫无共情心的逻辑。这样会激化弱者的愤怒,他们大不了把这个世界砸了。可如果不顾能力差异,都平均分配,那就是变相打击有能力、有意愿的人,最后群体的能力和动力都会退化。这是人性使然。

理想状态是按劳动成果分配,但兼顾公平——但这就是个理想状态。

——宋涵,写作者

我们能想象蜂蜜的甜美,却没有办法体会养蜂人的孤独。

身体知道答案

你或许会形成这样的意识:头脑比身体高贵,身体是鄙俗的。但身体远比头脑重要,而且身体也比头脑可靠。

所谓共情,即设身处地地感人所感,想人所想,这是头脑无法完成的,必须身体参与,才可以。

佛教说慎用眼睛、耳朵和嘴巴,这三者看似让我们很容易交流,但仅仅这三者层面的交流就是巴别塔,你不可能听到对方,对方也不可能聆听到你。必须放弃对三宝的依赖,你才可能达到共情,你才可能走出要命的孤独。当然,头脑是深具价值的,这一点也毋庸置疑。

——武志红,心理学家

做不到悲欢与共,也不要落井下石

不同的人生经历,让人们在看到他人的苦难时,无法感同身受。只有在遭遇了共同灾难、面对了共同困境之后,人类的悲欢才有可能会相通。比如,在口罩成为稀缺资源的时候,看到国内的老人用橘子皮当口罩,以及看到伊朗老人用麻袋皮当口罩,我们能感受到钻心之痛,因为大家都身在同样的病毒、同样的痛苦笼罩之下,此刻,人们才明白了“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意义。

——Yeah,媒体人

坦然的底气

在这个艰难时世里:

你需要有必需的集体意识,知道你作为社会的一分子的责任。

你也不能让集体意识吞噬掉个体感知,不能对每个独立的人视而不见,不能让宏大叙事抹杀掉你的同情心。

你还要实事求是地面对科学,意识到世界的真相可能是残酷的,你不能拒绝你不喜欢的科学事实。

你也应该理解复杂的社会问题不是只有科学一个视角,知道群体观念、文化伦理,以及科学手段本身的局限性,也必须被客观纳入考量。

你当然需要懂一些金融和经济学常识,知道怎么对冲个人风险。

你还不得不懂得传媒和舆论的基本规律,知道如何从纷繁的信息流中过滤噪声。

你要有一些心理学的自我保障能力,知道如何不被焦虑冲垮,不在大起大落的气氛里惊慌失措。

当然,你也需要基本的道德感,不趁机伤害别人,不用下作的手段捞取个人资本。

——木遥,网友

(以上内容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猜你喜欢

头脑共情公平
公平对抗
共情疲劳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头脑对对碰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人们为什么不想感同身受
笨柴兄弟
必须公平
超级头脑训练营
头脑奥林匹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