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学后教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中的应用

2020-04-21彭丽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0年9期
关键词:研学后教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彭丽

摘 要:先学后教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是一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有效方式,它对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和教学效果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为此,文章对这种模式的意义做了深入解读,并具体探讨了这种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导课环节、阅读环节、讨论环节、品读与感悟环节的具体应用策略,提出了模式顺利开展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研学后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先学后教模式的系统性非常明显,首先课前预习是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在教学中一直提倡课前预习,这样不仅能够确保课堂授课的流畅性,同时也非常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但是这一环节的工作在以往的教学中开展得并不深入,对于预习内容、方式、实际工作环节没有给出更加具体的指导,这种现象在先学后教模式中应当给出进一步的完善。课中指导也是先学后教模式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和课题。课中指导实际上已经进入“先学后教”模式中的“教”这一环节,这一环节直接影响模式开展的有效性。课后练习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我们应当更加完善课后练习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总而言之,先学后教模式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指导方式,对于提升教学效果和丰富教学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尤其在小学语文阅读中开展这种教学探索对于更加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发挥着关键作用。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先学后教的运用

(一)导课环节

导课是阅读教学中的首要环节,这一环节的工作质量将直接影響学生的阅读质量。导课可分为直接导课和间接导课两种模式。所谓间接导课是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将接下来所要学习的内容和努力的方向做必要的提示。间接导入的方式非常灵活,从原则上看可以提前进行规划设计,也可以即兴发挥。但是即兴发挥一般是对于经验丰富的教师而言,教学经验不足的年轻教师还是需要提前规划设计。具体而言,导入的方式可以用故事、图片、歌曲,以及社会事件等等。总之,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引入正题,都应当遵循科学性原则和趣味性原则,即间接导课应当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产生好奇。这样在接下来的阅读中他们才能保持充足的动力和高度的注意力,这对于提升阅读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直接导课主要是将学习内容直接传达给学生,使其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引起他们的注意。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对一些重点内容进行板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阅读环节

阅读是指学生在没有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自行完成对文章的阅读,这也是先学后教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此环节在这个过程中也可称之为初读。学生对这些文章的第一次阅读效率是非常高的,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前期教师导课工作的启发完成对文章的总体把握。在脑海中形成对知识和文章的初步兴趣。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还应当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好的阅读环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首先应当把握课文整体框架结构和情感脉络,形成对文章的初步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还应当做得更加具体,例如能够找到生字,最好是能够完成对这些生字的认读。当然这些工作在略读中可以忽略不计,因为对于文章的阅读可以分为略读和精读两个环节,在精读环节中可以更加具体地解决生字、语句、段落划分等问题。在完成略读课文之后,可以更好地结合教师指导进行更加深入的精读。教师在这一环节中应当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指导工作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文章本身,二是文章的具体内容。关于文章本身,教师应当向学生介绍作者、文章的写作背景以及整篇文章的内涵等。对于文章的具体内容则包含一些生字、新的语法知识、词汇等相关方面的内容。在这些方面,教师应当更加完善地制定阅读计划以及注意事项。总而言之,学生的自行阅读环节是先学后教在语文阅读中的重要授课模式,而这种模式所能取得的效果很大程度上要看学生在这一阶段对文章的理解。

(三)讨论环节

该环节的设置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在阅读中的交流,这一环节的设置非常有必要。在讨论阶段,学生可以就在阅读中获得的信息和情感体验进行积极的交流。学生在投入了许多精力完成对课文的阅读之后必然会有所收获,这种收获也许是情感上的体验,也可能是关于阅读技巧方面的提升,也能发现很多生字并自己完成对这些生字的认读,无论如何都是他们努力的成果。学生非常想把这些收获与大家分享,而分享也正是他们提升对文章认知程度的一种方式。为此,教师应当在阅读环节终了以后积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教师在讨论环节应当起主导作用,应当把握住整个讨论的气氛和方向,确保讨论在自己的掌握范围之内,把握好课堂讨论的节奏和起承转合,鼓励学生积极发言的同时还应当总结他们的得失。不同年级的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程度不同,低年级学生的理解力相对较弱,对文章的解读可能不够深入,因此应当积极引导他们对于生字新词的理解和发言。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可以要求他们结合一些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谈自己的想法。

(四)品味与感悟环节

课文阅读必然离不开对文章的品味与感悟,对于文章的重点章节的品读也是影响学生阅读质量的因素。学生在这一环节的阅读中应当在教师的指导下更深入地品读语言文字,能够将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升华为自己的体验和认知。教师在组织学生讨论收获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同时,由于小学阶段学生在情感体验能力上还不完善,他们对文章的品味与感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因此,教师首先应当在这一环节中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发现他们在阅读中的困惑,并在此基础上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引导学生解读文章中所包含的情感信息。在这样的基础上加大阅读训练,范围由课内扩展至课外读物,因为阅读和感悟能力的提升是需要阅读量的增加来支撑的。

二、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中的保障措施

(一)注重对整个环节和流程的归纳与总结

归纳总结是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认识和方法的基础,同时也是教师发现教学工作中存在不足和可取之处的有效方式,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将此环节作为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来抓。在以往的工作中,先学后教虽然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开展已久,但是教师对这种模式的理解还比较狭隘,仅仅将其理解为课前预习。在学生阅读完课文之后没有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更没有对整个环节和流程进行必要的归纳总结。因此,先学后教这种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还没有发挥出最大的潜力和价值。归纳与总结是这种模式中最为先进的管理模式,同时对于这种模式的操作也必须更加注重归纳总结的意义。

(二)注重基本技能、知识的积累和训练

阅读能够提升学生的基本语文知识和技能。因此,在这个环节我们应当更加注重学生在这些基本技能上的训练,这一任务的完成尤其需要教师做好如何“教”。这个“教”也不仅仅是在学生“先学”之后,而是应当贯穿整个环节。学生在自行阅读环节,教师不能放任不管,而是应当时刻关注学生的进展情况,对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向进行管制与约束,完善他们在一些具体事项中的努力程度。教师要不断地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动力,重视学生阅读兴致。只有将学生的情感动力充分调动起来,才能使学生在阅读中保持兴奋状态和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才能更加有效地摄取课文中所包含的各种信息资源。

参考文献:

[1]郭玲玲.小学语文课程中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举例[J].内江科技,2006(09).

[2]庄国萍.谈小学语文教学论课程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的教学模式[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13).

[3]单道成.浅谈如何使小学数学教学更具吸引力[J].科技致富向导,2011(06).

猜你喜欢

研学后教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让游戏“畅游”于数学课堂教学之中
“研学后教”理念指导下的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探索
反复确定 使研学问题显出实效性
利用“研学案”促进小学生读写能力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