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年段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课堂模式构建

2020-04-21欧转好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0年9期
关键词:体验式阅读课堂模式小学语文

欧转好

摘 要:在这几年内,我校在小学低年段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中不断探索,构建了“小学低年段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课堂模式”,改变传统课堂中的灌输方式,采用“营造氛围,让学生入情”“品词析句,让学生动情”“赏读想象,让学生抒情”“拓展延伸,让学生延情”的课堂模式,让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学习、主动体验,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还能培养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能力,实践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课堂模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年)中提出把“体验”放在核心位置,明确强调要改变传统课堂中的灌输方式,提倡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学习、主动体验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不仅获得知识和技能,还能培养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能力。

“小学低年段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课堂模式”由四个部分组成——“营造氛围,让学生入情”“品词析句,让学生动情”“赏读想象,让学生抒情”“拓展延伸,让学生延情”,下面以《四季》教学内容为例,阐述其具体的操作。

一、营造氛围,让学生入情

在课堂教学刚开始时,教师需要激发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可通过创设充满情趣、接近他们生活实际的图片、语言、音像来营造氛围,让学生进入文本,打下学习课文情感体验的基础,激发他们对文本的阅读兴趣。

如在《四季》教学中,笔者通过一年四季最具代表性的图片导入,给学生展示了春天的杨柳、红花、绿草;夏天如火的太阳;秋天的红叶,南飞的候鸟;冬天的白雪。看着图片,听着述说,再现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学生都沉浸在无限美好的遐想中,激发了他们学习文本的兴趣,也让学生内心所产生的情感与课文的情感接近。恰当的情境刺激有利于学生的自主体验,学生只需认真读文,便能走入文章要表达的情感中。

二、品词析句,让学生动情

小学低年段语文教材撷取了许多文质兼美,内容丰富,落笔为画,脱笔为诗的名篇佳作,有歌颂风光秀丽、生机盎然的大自然;有赞美人物的高尚情操、美好心灵;有情文并茂的知识小品……这些都能轻易调动学生情感,所以在这个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品析文本语言。叶圣陶先生提出阅读要“一字不宜忽,语语悟精神”。抓重点词句,不断朗读品味,感受语言情感,获得对文章的心领神会。

在教学《四季》第一小节——草芽尖尖,它对小鸟说:“我是春天。”时,笔者先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而后提问:从图上你们看到了什么?看到了草芽,草芽长什么样子?什么颜色草芽尖尖的(绿绿的草芽尖尖的),看到小鸟,小鸟干什么?小鸟在哪里飞?飞得高兴吗?小鸟看到了什么?小鸟看到了什么颜色的草芽?它心情怎么样?(小鸟看到了尖尖的、绿绿的草芽,很高兴呢!)一年级的学生喜欢直观的东西,比如一幅简简单单的插图,教师可通过不断追问,让学生走进图片,走进课文,走进春天,让他们积极展开想象,积极探究问题。

通过上面的教学例子可看出,学生只有细细品读文本语言才能更好地体验、理解、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信息及其思想感情,指导学生自读、自悟、范读、朗读、诵读、配乐读、配动读等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小学低年段语文教学充满着浪漫和诗意。

三、赏读想象,让学生抒情

小学低年段的语文教材内容琳琅满目,体现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民族文化。这些语言文字,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形象,体现出自然美、人性美,入情入趣,包含着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创设课堂情境,多角度欣赏、品读、想象,让学生走进辉煌灿烂的文学世界,意会个性的舒张和心灵的美好,让学生亲历文本所描述的情境与过程,通过结合学生自身的学习生活经验,体会文学的美感、作品的质量、人的心灵需要。小学低年段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通过赏读想象,培养学生的灵性与美感,涵养学生的情操和情趣,提升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发展学生的个性。

如教学《四季》的第一小节时,边播放小草发芽多媒体课件,教师边配乐朗读:小草芽睡在黑乎乎的泥土里,听到春姑娘在喊它,它身子一挺钻了出来。啊,外面好漂亮啊,花儿开了,小鸟飞来了,它在不停地问:“谁是春天啊?谁是春天?”小草芽,小草芽告诉我(边问边给学生贴上草芽图片)……指名生读:我是春天。这棵小草芽娇娇的,嫩嫩的,还有柔柔的小草芽吗?这棵小草芽笑眯眯的,嗯,我感到了你的快乐。这棵小草芽笑得多甜啊!小草芽们开开心心地说吧!拍拍手快乐地说吧!学生异常兴奋地朗读着课文的句子。仿佛自己就是一棵刚冒出地面的对世界充满好奇,兴奋不已的小草芽。“小草芽,小草芽,你看到了什么?”“嗯,我看到了小鸟们在春风里快乐的跳舞呢!”“我们看到了红红的花,蓝蓝的天,好美啊!”……“我们这么多草芽终于从那黑乎乎的泥土里钻了出来,赶上了春天的盛会,多开心呀,让我们一起欢呼吧!”师生一起欢呼:我是春天!站起来说!小草芽们,拍拍手快乐的欢呼吧!学生进入了童话的世界,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尽情地诉说着、描绘着多姿多彩的春天。

教师通过小草发芽的录像,配以激励的评价语言,营造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春草发芽的情境,让学生亲历了文本所描述的情境与过程,让文本内容融进学生的生活实践中,刺激了儿童的自主体验,想象的放飞,个性的张扬。引导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与作者对话,让学生与文本产生撞击,激发学生心灵的震撼与冲突,完成思想和灵魂的洗礼,使文本内容展示出无限丰富的意义,让学生情感从中获得满足。在此环节,教师要想方设法营造智慧氛围,使学生在赏读文本时,寻找自己心跳与课文心跳的合拍点,引导他们把情感释放出来,让他们说出激荡在心中的话语,思想在碰撞,心灵在体验,悟出胸中的真情,发出会心的微笑,流出感动的泪水。

四、拓展延伸,让学生延情

这时课堂已进入尾声,体验式语文教学中除了读中感悟课文情感处,还要拓展延伸,让学生延情,课虽尽而意无穷。启动学生以敏感、多思的心打量周围,从现有的生活资源中获取一种快乐和幸福,充分地享受它、延长它、激发它……

在教学《四季》第一小节尾声时,“我们一同用快乐的语调,欢呼的声音来背背第一节描写春天的儿歌吧!可以加上动作的哦!”“草芽尖尖,它对小鸟说:“我是春天。”还有什么?它对谁说:“我是春天呢?”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想象,以情为纽带,以思为核心,说出了各种各样的春天——柳芽弯弯,它对小鸟说:“我是春天。”花儿红红,它对蜜蜂说:“我是春天。”小溪唱起了丁冬丁冬的歌,说:“我是春天。”……小学低年段学生的心中充盈着想象的激情,蓄積着创造的欲望,扑棱着翻飞的诗性。

春天太美了,我们给春姑娘唱一首歌吧!师生边唱边跳《春天在哪里》,多么好听的歌曲啊!多么美妙的歌词啊!我们一起合作朗读歌词: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这里有红花呀,这里有绿草,还有会唱歌的小黄鹂……这节课就在欢乐的歌声中结束,让学生对这个五彩的世界充满着美好的期待。

其实在课堂的尾声,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写一写,在写中表达情;画一画,在画中融入情;编一编,在说中释放情;演一演,在演中放飞情。教师就是要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情感欲望,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表达情、释放情,让心灵接近美。

参考文献:

[1]黄远香.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策略的有效性探析[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8(09).

[2]余了袅.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7.

[3]杨雨.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26).

[4]姜亚南.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探索[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6.

猜你喜欢

体验式阅读课堂模式小学语文
浅谈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性培养
在体验式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宽与活小学教育阶段专业集群式课程模式改革构想
中职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策略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