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上好思政第一课的思考与实践

2020-04-21苏品丽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0年9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课堂教学

苏品丽

摘 要:思政第一课是指每一学期第一次思想政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笔者结合热点案例谈谈如何把控认知度、新鲜度、高度、温度、广度,上好思政第一课。具体来说,教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选取和补充新鲜的案例来丰富课堂,注重教学案例的高度、温度和广度。

关键词:思政第一课;立德树人;课堂教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之大计在于教育。教育德为先,教育的根本在于立德铸魂。对于小学来说,如何“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如何创新思政课,不断增强课堂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如何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艺术,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等问题是每一个思政教师都要思考的。

一、认知度

“培养什么人”以及“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思政第一课,作为德育工作者,我们要明确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十八大报告指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青少年学生时代,是逐步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而一个人思想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在一点一滴的浇灌、日积月累的影响中产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做的正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工作。思政课并不是单纯讲授一门知识,也不是教授一项技能,而是潜移默化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少年到青年,思政课就像指路的明灯、精神的灯塔,肩负着新时代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重要作用。其最终目的是通过长时间的教育,使学生的心灵得到触动,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教育工作者要明确教育德为先,要坚持做到立德树人。

二、新鲜度

思政课不是简单的政治宣传,不能通过喊口号的方式获得学生的认同,必须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思政课中,除了书本列举的案例,我们还要选取和补充社会其他方面的一些新鲜的案例来丰富课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针对不同学段,根据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科学设置具体教学目标。”

这几年,为了让思政第一课生动实效,笔者身为学校校长和书记,比较重视通过在假期里面收集关注社会热点案例,考虑小学生的认知与兴趣等规律,结合思政第一课的主题进行授课,将新鲜的案例以及案例带来的反思,都鲜活地呈现给学生,因此,笔者的“思政第一课”连续几年深受师生欢迎,从而达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树人目标。例如,在2017年秋季开学思政第一课,笔者的课程主题是《做一个有担当的中国好公民》,当时就是用电影《战狼2》作为案例。《战狼2》在暑假里成为热档电影,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并给他们带来积极的思考。比如,从演员吴京在拍摄《战狼2》前期,为了让电影人物更加真实,亲自去特种部队进行长达18个月的训练,体会到“成功需要有规划准备”的哲理;拍摄《战狼2》,吴京更是吃了不少的苦头,下决心推出诚意之作,感悟到“成功需要敬业付出”;《战狼2》影片中“冷锋”凭借军人本色的责任担当,让他毫不犹豫地救出陷入危险的同胞和难民,体会到“人需要有社会责任担当”;当冷锋用胳膊做旗杆,撑起了鲜艳的中国国旗,为落难的中国人让出一条生命之道,从而体会到“五星红旗背后是强大的国力体现”。由于案例新鲜,学生在平时也能接触到,但是可能没有经过深度思考,这样经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很容易发掘出背后的深度,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达到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升华。

三、高度

对于社会热点案例,思政教师应该以案例所引发的教育意义为前提,注重案例的高度。在2019年春季的思政第一课,笔者的主题是《放飞梦想,努力奔跑,做校园里最闪亮的那颗星》,与学生分享的是习近平主席发表的2019年新年贺词。在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致敬新时代的奋斗者,他们中既有科学家、工程師、“大国工匠”,也有奋战在脱贫一线的驻村干部、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也有退役军人、快递小哥、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他们是奋楫争先的弄潮儿,也是普普通通的奔跑者。笔者用大家熟悉的案例引导学生,我们身边就有熟悉的人正在成为时代的追梦人:“在你我身边就有许许多多值得点赞的奋斗者,他们绝大多数是普普通通的人。比如为了校园的安全一直坚守在岗位的保安叔叔;为了校园的美化,即使放假也回校打扫的后勤阿姨;为了让你们领到新书,在几天前主动回校把书本分好的文员阿姨;为了不影响学生的期末考试,坚持推迟手术的蔡老师——他们都是用实际行动行走在逐梦之路,没有因为任何理由而停止脚步。”

四、温度

德育的对象是青少年,是面对一批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人。思政课如何能做循循善诱,如何触动教育对象的灵魂?笔者认为,要从情感温度着手。思政课是“有情感”的教人、育人、化人的教育活动。我们的案例要有温度。在2018年春季开学思政第一课上,笔者的主题是《共创优秀校风,齐做阳光学子》,其中引用习近平主席牵手妈妈散步的一个家庭生活片断,体现的不仅是“百善孝为先”的中国优良传统,更是我们学习传承好家风的榜样。在演讲中,笔者分享习近平总书记“家和万事兴,家齐国安宁”的优秀家风故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正是老一辈革命家注重家风建设、涵养浩然正气的做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带领全国人民走向繁荣富强。通过案例与故事,学生明白“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我们学校就是这千万家中的一员,都是这个家庭中不可缺失的成员。

五、广度

面对新时代的青少年,思政教师不仅要培育他们的家国情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要突出强调使学生具有中华文化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国际视野,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例如,在2020年秋季的思政第一课内容上,笔者通过列举数字、时间表来告诉学生,面对新冠肺炎的肆虐,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党中央发出“全国一盘棋”的举国体制之下,全国历经3个多月的全面防疫,迎来了正常的学习和工作。通过列举境外疫情的糟糕状态,以及中国向全球毫无保留地分享抗疫经验、派出医务人员、送出防控物资、共享疫苗使用等具体做法,来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何谓“大国担当”,更好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梦想。

在2020年秋季思政第一课上,笔者告诉学生2020年的洪涝灾害,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时最长、范围最广、破坏最严重的一年,当人民的生命财产遭遇危险时刻,同样是党中央科学调度,周密部署,广大公安干警、消防官兵、人民子弟兵在危难之中显身手,冲锋在波峰浪尖,战斗在堤防险段,出色地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2020年也是党中央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地把“疫情的影响”当作脱贫目标路上的一个附加试题,尽管疫情给脱贫攻坚带来新的挑战,截止到4月份,中国脱贫成就举世瞩目,连续7年每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累计脱贫9300多万人,真正实现了“脱贫路上不能少一人”的伟大目标。

思政第一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地上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作为校长、书记,要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的智慧和主导作用上好“思政第一课”,让开学第一课成为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师生欢迎的好课程,引导学生增强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2]李泽文.在“拔节孕穗期”打磨自己[N].人民日报,2019-04-18(05).

[3]李金勇,李晓佩.上好思政课应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J].人民论坛,2019(31).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