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红色文化区域性资源的开发与传承的研究

2020-04-21李锐端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0年9期
关键词:红色文化

李锐端

摘 要: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更是联系民族情感的纽带。有效地开发、传承红色文化区域性资源,不仅是地区文化、经济、政治、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是巩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的要求。为此,教育部门和学校教师等要通力合作,做到——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区域性资源的内涵;积极建设平台,传承红色文化;将红色文化融入学校教育中。

关键词:红色文化;区域性资源;开发与传承

红色文化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其所包含的革命精神以及价值观念,需要后代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能照亮青少年的心灵,感染、激励他们树立坚定的信心和信念,使其在日常生活或是在学习中勇敢地面对挫折,战胜困难,并且拥有努力报国、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

一、红色文化区域性资源的特点

(一)独特性

红色文化区域性资源具有独特性,它是在中国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是现代人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和代表。每一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区域红色文化,因此它是具有独特性和特殊性的文化资源。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里仁洞小学是在1949年创办的,旧址曾是当年珠江纵队第二支队的驻地。抗日战争时期,里仁洞村发生过可歌可泣的植地庄战斗,里仁洞小学从区域内红色文化中提炼出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独特性的“传承红色文化,培育担当少年”的办学理念。

(二)多样性

区域性红色文化具有丰富性、多样性,有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延安精神、长征精神、雷锋精神等等,还有反映这些精神的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它们遍布我国的大江南北。在1944年,日军向里仁洞村的植地庄进犯,广游二支队禺南大队英勇抗击,军民配合,毙伤敌军70余人,击退敌军多次进攻,拒敌于村外,掩护了主力部队转移,保卫了群众利益。游击队大队长卫国尧、指导员黄平等48人牺牲,梁铁等22人负伤。在这场可歌可泣的植地庄抗日战斗中,战士们一往无前,骁勇奋战。里仁洞小学不忘烈士当年勇,从植地庄战斗中提炼出“担当”精神作为引领学校发展的教育理念,这只是我国红色文化区域性资源中的一角。

(三)宝贵性

红色文化区域性资源往往是一个地区精神风貌的象征和引领。对于植地庄战斗,世世代代的番禺区南村镇人们将责任、担当的事迹铭记于心,将这些英雄的事迹代代相传,并把担当精神、责任意识传承下去。这有利于改变整个地区的精神风貌,提高整个地区人们的价值追求,并且以一种精神力量支撑这个地区教育、经济、文化政治的发展。

二、红色文化区域性资源的教育价值

红色文化的内涵便是红色精神,它承载着我们国家和共产党艰辛卓绝的斗争史和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这是一种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和革命传统,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和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具有很强的爱国主义教育价值、革命历史教育价值、传统文化教育价值。另外,传统文化资源更是对青少年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素质教育将德育放在首位,要求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让学生接受更多的红色文化教育,感受更多的红色文化资源,体会更多的红色文化精神内涵,感受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让他们形成艰苦朴素、积极向上、互帮互助、无私奉献、舍己为人、自力更生的价值观念,养成勇担责任、敢于担当的良好习惯,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且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了中国的富强,为了民族的兴旺而努力奋进,好好学习,争做红色文化的传承者。

三、开发和传承红色文化区域性资源的路径

(一)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区域性资源的内涵

红色文化区域性资源具有很强的历史内涵与文化价值,并且有着积极向上的文化价值和文化精髓,对红色文化区域性资源进行开发和传承,应积极挖掘当地文化内涵,加大整理收集,挖掘当地的革命文化等有效资源,从而使得挖掘出来的文化内涵更具规范性、科学性,彰显红色文化的价值和影响。为了真正实现传承和开发,应使红色文化传承的过程更具参与性、趣味性、体验性、时代性,与当地的教育、经济、文化进行有效的融合,采取丰富的手段,让每一位当地人参观、品味、感受、体验,加强对区域红色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从而使得本地红色文化一代一代传承、一代一代發扬,历久弥新。

(二)积极建设平台,传承红色文化

革命纪念碑、革命纪念馆是红色文化传承的载体,不仅能够让更多的人认知红色文化,还能有效地传承红色文化、见证传统文化、展示红色文化。为了将植地庄战争所蕴含的责任担当精神代代相传,当地建设了植地庄抗日英雄纪念碑。通过纪念碑的构建,向当地人们传输本区域内的红色精神和文化,当人们看到这个纪念碑时,就能够想起这个可歌可泣的战争故事,铭记那些为了祖国的安定和人们幸福生活而牺牲的战士们,从而增强传统文化对于当地人们的感染力,让他们自觉传承革命精神,实现红色文化的有效传承和发展。

(三)将红色文化融入学校教育中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更是红色文化的传承者、发扬者。为了更好地开发和传承区域性红色文化资源,可让红色文化传承融入学校教育中,让更多的学生感受红色文化、体会红色文化、学习红色文化,从而让本地区的红色文化发扬光大。里仁洞小学2018年挂牌成立番禺区红色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将本区域内的担当与责任的文化落实到每一位学生的身上,并且此学校还以“传承红色文化,培育担当少年”为办学理念。学校为学生营造了记载革命先辈责任担当事迹、弘扬红色文化的学习环境,有助于一代代青少年了解此地区发生的植地庄战争,感受、铭记学习革命先辈身上的英勇无畏、敢于奉献自己生命、守护家园、保卫祖国的担当精神。学校以担当为主题,建立起独特的精神文化,对师生言行进行价值引领,并且将红色文化落实到学校的物质文化建设中。例如,开展“盼归来”文化区、“闪闪红星”文化区、“里纵门”文化区、“日记里的故事”文化区……立足于学校教学实践,开展担当教育课程体系,并且研发《担起一片天》校本教材,引领学生参与一系列的纪念活动、体验课程,让他们深切地感受植地庄英雄故事。这不但增强了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生命力,还有助于提高当地的教育质量。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指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基本内容始终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融入红色文化教育当中。因此,在学校工作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意义,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进入课堂,建设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校园文化,开展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活动。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丰富资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红色文化的创造性继承与创新性发展。

红色文化区域性资源的开发需要教育部门、学校教师的共同努力,将红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与各级学校的教育教学进行有效整合,让青少年感受红色文化中的思想精髓和精神内涵,耳濡目染,身体力行,将红色文化传承下去;同时又要发挥红色文化强大的育人价值,以红色文化引领广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使其学会担当、学会负责。

参考文献:

[1]赵莉.全域旅游视角下红色文化资源开发——评《红色旅游与红色文化传承研究》[J].领导科学,2019(13).

[2]陈萍,董宁倩,李秋玲,覃东梅.桂北红色文化在广西高校课堂上的开发与传承研究[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9(09).

[3]孙雪勤.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中的红色文化传承——以陕北米脂县杨家沟为例[J].新西部,2017(29).

[4]陈勇.论湖湘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J].法制与社会,2020(03).

猜你喜欢

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方面的作用
红色文化融入高职校园文化的途径探索
红色旅游对红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作用研究
依托红色文化资源 传承红色文化基因
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红色文化: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有效载体
遵义会议题材宣传画中的象征手法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