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信息技术融入小学音乐课堂的思考

2020-04-21周亚琼王笑晨李琳吴超

卷宗 2020年4期
关键词:音乐课堂教学小学信息技术

周亚琼?王笑晨?李琳?吴超

摘 要:信息技术因其共享性、高效性、便捷性,得以在教育领域广泛运用。信息技术不同于以往音乐教育方法、形式,更重视音乐教育的动态性、形象化,营造良好的音乐教育氛围,感染、带动学生,触动学生感官、视觉,使学生享受音乐教学带来的美好,增强学生艺术素养培育。对此,本文着重分析信息技术融入小学音乐课堂的价值,提出信息技术融入小学音乐课堂的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电化教育专项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小学音乐课堂创新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8]JKGHDHZX-069)研究成果

信息技术是指借助电子计算机等技术来创造数字、视频、图像的多媒体工具,具有信息收集、获取、传递功能,在教育领域中得到广泛的运用。以信息技术融入为导向开展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对传统音乐教育是一种创新形式,改变以往沉闷的音乐教育氛围,为音乐教育注入生机,触动学生,增强学生学习音乐兴趣、热情,使学生享受音乐带来的美好。因此,研究信息技术融入小学音乐课堂的思考十分必要,既是学生艺术素养培育的需要,也是小学音乐教育革新的需要。

1 信息技术融入小学音乐课堂的价值

1)提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在小学音乐实施过程中,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音乐整体教育效果。与此同时,针对传统教育而言,音乐教育的实施,大都立足于课堂教学,以此推进音乐知识传递,促进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但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小学音乐教育中,会使音乐教育形成不一样的教育形式,音乐教育不仅立足于课堂教学,更能够延伸到音乐课后或者课前教学中,增强小学音乐整体教育的有效性。

2)促进学生快速接受知识。音乐是陶冶学生情操的有力媒介,通过音乐知识、内容、作品的传递,能够让学生感受到音乐内涵,以此打动学生,带动学生情感,促进学生情感与作品情感的相融合,以此培育学生艺术素养。但在小学以往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教育大都立足于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学条件的局限性,音乐作品、知识的传递大都通过教师课前录音或者播放音乐作品传递,这种音乐传递形式并不是很理想,学生无法感受到音乐作品中的美妙。而信息技术融入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能够借助多媒体播放效度,播放音乐作品,使学生直观的感受到音乐作品内容、节奏、音律等信息,促进学生感官,使学生快速接受音乐知识,进而增强学生音乐学习兴趣。

3)培育学生音乐学习热情。从学生学习层面而言,学生无论学习什么课程知识,都需要依托于自身兴趣,学生对课程知识具有学习兴趣,必定在此课程知识学习中取得一定的造诣,同理小学音乐课程学习亦是如此。音乐是一门艺术性课程,需要学生教育兴趣、热情的学习,以此更好的促进自身艺术素养的培育。但在传统小学音乐教育传递中,大都采取灌输式音乐传递方法,使学生音乐知识学习处于被动,不仅不利于学生音乐知识的学习,更不利于学生艺术素养的培育。而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小学音乐教育中,能够改变这一教育形式,借助信息技术优势,传递音乐知识,以图文并茂的知识形式,增强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理解能力。

2 信息技术融入小学音乐课堂的策略

1)营造良好音乐教育氛围。在小学音乐教育中,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营造良好的音乐教育氛围,极大的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因此,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小学音乐教育中,尊重学生音乐学习主体性,根据学生音乐学习需要,促进音乐教育的开展。基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能力有限,接受知识的能力有待提高,但容易对未知的事物产生兴趣。而借助信息技术传递音乐知识,能够进一步吸引学生,触动学生感官,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虽然在以往音乐知识传递中,运用播放器传递音乐作品,但这种形式过于局限性,只能够让学生听到声音,不能够让学生看到音乐内容。而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让学生既听到声音,又看到作品内容,引领学生进入良好的音乐氛围,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此外,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以多媒体技术促进音乐的播放,给予学生视觉的冲击。《彝家娃娃真幸福》音乐知识中,为了让学生快速融入到音乐学习氛围中,借助多媒体播放彝家相关短片,提出问题:“彝家娃娃为什么幸福?”让学生认真观看视频,并且回答问题,让学生快速融入到教学氛围中,引领学生享受音乐学习的乐趣。

2)丰富音乐教育内容。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教师应运用信息技术,丰厚音乐教育内容,拓宽学生音乐视野,使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知识。然而,在传统音乐知识传递中,大都传递书本音乐內容,很少引入与书本音乐知识相关的音乐信息,使学生音乐学习思维局限性,不利于学生艺术素养的培育。因此,教师运用信息技术,促进音乐教育内容的丰厚,借助多元化的信息内容,增强学生对音乐知识、作品的深入理解。例如:在学习《新年好》作品中,教师借助多媒体播放过年视频,让学生在视频与音频融合中,感受到过年的气息,带动学生情感,之后引领学生歌唱内容,以视频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深入理解作品内涵。

与此同时,在丰厚小学音乐课程知识中,需要重视音乐文化的传递,以文化为导向,让学生在音乐知识学习中增强对我国文化的理解,以此培育学生文化自信。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需要从小进行,而音乐教育在此方面具有一定的教育优势。例如:在学习《彝家娃娃真幸福》知识中,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渗透相关的彝家文化,借助多媒体展示彝族文化、习俗等信息,增强学生对彝族文化的理解,以此文化探析彝族音乐文化,彰显音乐教育魅力。

3)增强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歌唱能力的培养一直是教育的重点内容。在培养、提升学生歌唱能力中,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运用效果,增强学生音乐表现能力,进而促进小学音乐教育质量的提升。信息技术在音乐教育中的运用,通过音乐作品的播放,能够为学生树立歌唱榜样,让学生根据歌唱者一同演唱歌曲,并且在演唱中通过视频展示品味其中的情感,增强学生歌唱情感能力,培育学生艺术情怀。

同时,小学教育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教师在音乐知识传递中,为学生打下什么样的基础,未来艺术道路发展就会形成什么成果。因此,教师应在学生歌唱能力提升中,重视情感的融入,通过情感培育,促进学生审美、欣赏能力的提升,引领学生品味多种音乐,并且为学生提供平台,让学生进行演唱,在演唱中教师加以引领,促进学生歌唱能力的提升。与此同时,在歌唱中,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思考、合作歌唱形式。例如:在《数鸭子》作品歌唱中,引领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推进作品传递的思想情感,在小组合作中抒发自身见解,小组成员一同讨论,之后学生开展小组歌唱,以此增强学生音乐表现能力。

3 结语

综上所述,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创新课堂教学形式,营造良好的音乐教学氛围,促进学生对乐理知识的有效学习,增强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进而提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在小学音乐教育中,重视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增强教师信息素养,推进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育的运用,培育学生乐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董玉萍.小学音乐教学中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方法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213.

[2]张宏庆.学会聆听,感悟音乐的真谛——小学音乐教学中聆听有效性的实践探索[J].学周刊,2019(35):155.

[3]王博.多媒体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音乐教学模式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9,3(33):236.

[4]崔飞艳.节奏培养,途径探析——小学音乐教学培养学生节奏感的途径探析[J].北方音乐,2019,39(21):148+164.

猜你喜欢

音乐课堂教学小学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育信息化技术应用的探讨
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音乐教学理念
高校音乐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问题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