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关键技术

2020-04-20曹培群杨书宝赵吉英

建筑与装饰 2020年3期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建筑工程

曹培群 杨书宝 赵吉英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各方面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建筑行业逐渐成为我国的支柱行业。当前建筑工程数量不断增多,对建筑质量也有了新的要求。本文主要从混凝土材料选择、搅拌与运输、浇筑、振捣及养护几方面对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

1混凝土优缺点分析

作为建筑工程施工当中涉及的关键技术之一,混凝土具有诸多优点,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其还具有一定的缺点。首先,关于混凝土的优点。非常便于使用,钢筋辅助支护模板,使得可塑性明显提高;耐久性非常好,与砖混相比较来说,框架混凝土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抗震性也不错,房屋分隔自有多变;成本相对较低,具有丰富的原料,当前已实现了商品化;性能非常容易调整,可以有效满足不同结构项目的需要;环保,能够利用各种工业废料,包括粉煤灰、矿渣等。其次,关于混凝土的缺点。极易有裂缝的情况出现,具有太大的自重,相对较长的养护期,寒冷地区所用工期比较长[1]。

2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2.1 混凝土材料选择

混凝土主要由水泥、骨料、水、掺和料和一些外加剂拌合而成,其原材料的选择对混凝土的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一般情況用到的是自来水,不符合要求的海水和没有经过处理的污水等,都不能应用到混凝土搅拌过程中。水泥是混凝土施工中不可或缺的原材料,因此,对水泥的选择也有一定的要求。水泥分为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复合用粉煤灰水泥。除此以外,也要结合工程要求来选用混凝土配合中的骨料。总的来说,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应选取具有合格证明的原材料,最大限度地消除质量隐患。

2.2 混凝土的搅拌及运输

混凝土配合完成后,要对其进行搅拌,在搅拌混凝土之前,将搅拌设备加水进行空转,使得搅拌桶充分湿润,然后将水倒掉,严格控制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相关人员对混凝土中的水泥、砂石、水、掺和料和外加剂进行检验。在进行第一盘搅拌时,要充分考虑筒壁对砂浆的粘黏情况,并按照配合比的规定将石子的用量减半;在拌好第一盘混凝土后,要将拌好的混凝土卸载干净,在全部混凝土卸出之前不得再次投入拌和料,更要坚决杜绝同步进料和出料的违规操作。此外,在混凝土拌和的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水灰比和坍落度,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强度符合规定要求、搅拌颜色一致以及具有较好的和易性,要将坍落度作为检测的重点,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目前,大多数建筑工程都不会在施工现场进行搅拌,都是选用商品混凝土,这就涉及混凝土的运输。混凝土运输设备主要包括:混凝土运输罐车、混凝土输送泵、翻斗车等。当混凝土运输罐车到达施工现场时,混凝土输送泵会与混凝土罐车的出料口相连,直接运送到施工的楼层,并通过布料机送达作业面。在混凝土罐车运输过程中,要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不能出现分层、漏浆和离析等现象。如果到达浇筑现场,发现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应该进入二次搅拌;如果运输过程中,混凝土罐车转动不均匀使得混凝土发生初凝,将视为废品,不能用于施工。

2.3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作为混凝土施工中的重点,其作业情况直接影响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在混凝土浇筑之前,施工单位要对搭设的模板进行检査,査看模板的安装是否符合要求。通过检査钢筋绑扎情况来确定混凝土浇筑的方法和高度,并选用合适的振捣设备。例如:采用分层、分块混凝土浇筑方法,施工单位在确定每层浇筑的高度后,可以选用插入式或者平板振动式振捣器对其进行振捣,平板振动式振捣器应用过程中,应该保证分层厚度在200mm内。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应该保证连续作业,如果浇筑过程中出现间隔,间隔时间应该小于上一段混凝土浇筑的初凝时间。此外,施工单位在浇筑的过程中,要观察钢筋与模板是否出现位移,在剪力较小的区域可预留施工缝,大体积的梁应该单独浇筑[2]。

2.4 混凝土振捣

为了增强混凝土的密实度,保证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平整度,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对其进行振捣。当混凝土入模后要立即对其进行振捣,使得混凝土能够快速充满模板的每一个角落,有效地排除气泡,增强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均匀性,减少裂缝产生的概率。混凝土振捣分为机械振捣和人工振捣,采用机械振捣混凝土可以加快模板的周转,提高生产效率,使得混凝土早期强度较高;人工振捣混凝土主要是通过捣棍或插钎等,通过人力对混凝土进行不断地夯、插,使之成型。

2.5 混凝土养护

(1)覆盖保湿。针对已经浇筑成型的结构部分要注意覆盖保护处理,在无特殊要求的情况下应用草编或者麻袋等进行覆盖,如果对结构表层的光洁度具有明确要求,则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一定吸水性的土工布加以覆盖,同时注意定期洒水保湿养护,确保混凝土结构的温度、湿度条件。结合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强度以及水化作用等情况确定具体的养护时间,养护时间可以长一些,但是一定不得少于一周。在着手养护处理时可应用喷雾器进行喷雾,确保喷雾器的水雾状态,切忌形成水流,防止混凝土结构受到水流的冲刷作用而受到影响。

(2)塑料薄膜养护。此方法实际上就是应用塑料薄膜将结构外露部分进行全面覆盖,确保混凝土结构在不失水的条件下得到有效保护。这种方式的主要优势在于操作简单、方便,不用浇水,但应保持薄膜布内有凝结水。

(3)薄膜养生液养护。此养护技术是将可成膜的溶液用喷枪喷涂在混凝土表面上,将混凝土与空气隔绝,阻止其中水分的蒸发以保证水化作用的正常进行。适用于不易洒水养护的高耸构筑物和大面积混凝土结构[3]。

3结束语

综上,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施工中必须要明确其技术的关键点,科学合理进行拌制、运输、浇筑、振捣及养护,确保各环节都能达到施工的技术要求及标准,保证施工顺序的正常进行。同时也要有效监控各个环节的施工过程,才能有效保证施工质量,促进混凝土工程的持续发展,为行业进步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许名可.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与应用探究[J].门窗,2017,(3):103.

[2] 蒙修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关键技术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9,26(1):157,159.

[3] 李国宾.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管理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27):156-157.

猜你喜欢

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防雷关键技术在自动气象站系统中的应用探究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关键技术研究
无人机集群作战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无裂缝大坝混凝土施工若干关键工艺
论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管理
试析深基坑支护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