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财政投资评审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探讨

2020-04-20朱佐辉

建筑与装饰 2020年3期
关键词:全过程造价控制合同管理造价管理

摘 要 财政投资评审是财政预算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评审结论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财政预算编制和项目竣工决算的准确性。但是以笔者多年的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经验来看,投资评审工作尚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本文以财政投资评审的角度从人员机构、合同管理、全过程造价管控制三个方面对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进行探讨。

关键词 财政投资评审;造价管理;全过程造价控制;合同管理

1财政投资评审对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

1.1 财政投资评审中心职能定位不清,人才队伍不稳定

目前,大部分财政投资评审工作仍停留在工程预算结算的审查上,而对影响工程造价占比较高的投资估算、可行性研究分析、初步设计、预算施工图设计等前期階段并没有参与,严重制约了财政投资评审工作作为财政监督管理重要手段的作用发挥。人员流动性大:一是评审人员压力大,财政投资评审中心是政府财政局所属事业单位,政府投资项目牵涉范围广,包括市政道路、公共建筑、园林绿化、机电安装等各个专业。由于机构人员配备不足,只能一人兼任数职。工作强度大,任务重。二是评审人员风险大,待遇普遍不高。评审工作牵涉到项目的具体金额,岗位敏感度系数高。特别是结算,结算金额就是施工单位老板的实际效益,在与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对审中都存在着较大的风险[1]。

1.2 合同签订随意

目前来看,施工合同签订一味套用以前的老模板,缺乏政策性和针对性,甚至造成合同理论上无效的情况,为甲乙双方工程结算过程中相互推诿扯皮埋下隐患。同时,也加大了财政投资评审中心评审人员的工作难度,浪费大量时间协调双方矛盾,以求完成上级领导安排的任务,顺利完成项目结算。项目结算成了施工单位、建设单位以及财政投资评审中心的三方博弈,造成了评审人员和建设单位被动的局面,从而带来原本在合同签订阶段就可避免的风险。

1.3 唯资料论,缺乏现场参与和管理

评审中心进行预算评审时对拟建项目的地质勘察、设计图纸审查、施工组织设计、预算编制等情况缺乏充分的了解,施工图预算图纸成为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审核项目预算或招标控制价的唯一依据。结算过程中评审人员关起门来审结算成为常态,不了解项目前期工作和施工现场情况,一味信奉竣工图纸,洽商单、签证等资料,容易给建设方和施工单位留有寻租空间。事实上,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较多的投资浪费损失在项目前期的项目决策、设计、施工招投标、施工合同签订等环节就已经形成了,后阶段控制的效果微乎其微。

2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工程造价管理体系

2.1 增加财政评审中心话语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容易触犯施工单位的利益,且和建设单位的管理侧重也不尽相同。坚持原则的同时势必存在灵活性不足的情况,是一项容易得罪人的工作,因此需要得到领导强有力的支持。增加财政评审中心的话语权,有利于充分发挥财政投资评审的职能作用,从而在控制工程造价上占有更大主动权。针对建设项目种类多的情况,配备相应专业的评审的人员,派专人对项目进行全过程跟踪管理和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组织财评中心员工参与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专业知识与技能。注重员工长效培养与职业规划,以专业主攻为主,交叉领域学习为辅的方式进行任务分配培养,提升主攻专业深度,拓宽交叉领域广度,有利于提高评审人员理论素养与实操技能,提高评审效率,确保评审结果的准确性[2]。

2.2 构建全过程造价控制体系

将财政投资评审中心控制工程造价关口前移,做到事前决策,事中控制,事后监管相结合,以尽可能避免实际值与目标值产生偏移。能动地影响项目投资决策、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招投标和施工等各个阶段的工程造价,将被动控制转变为主动控制。建设项目造价控制目标的确定既要有章可循,又要联系实际,留有一定余地。全过程造价管理,强调的是计划和控制,其实质是重视人的因素,充分调动人在过程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行全过程造价管理,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要建立起造价管理的目标和控制体系。

建立全过程造价管理目标体系。工程项目最大的特点是单一性和不可逆性,其造价管理的目标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造价目标应当随着工程建设实践的不断深入而分阶段建立。为了更大程度上节约政府投资资金,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应当从可行性研究开始,参与项目开发的工程总投资和单位工程明细投资,为顶层设计提供参考,准确做出计划和控制的目标限额。在后阶段的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阶段,随着项目的不断推进,项目蓝图不断具体化,及时根据项目进度和项目特点审核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进度结算和竣工结算,以做到精准施策,以前者控制后者,以后者检验、修正前者。各阶段形成一个完整的目标控制体系。

建立全过程造价控制体系。主动控制造价的意义不仅在于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将问题扼杀在摇篮里。充分发挥财政评审中心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建设项目造价动态控制。可以从纵向控制和横向控制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纵向控制主要是控制外部因素,分析各阶段产生造价偏差的原因,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采取合理措施,减小偏差。横向控制主要是经济措施和技术措施。即动态的比较各阶段造价的计划值和实际值,进行跟踪控制;对施工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严格审查监督各阶段的设计方案,做到先算后干,挖掘成本节约潜力。

2.3 严把合同关,避免推诿扯皮

在合同签订、合同修改、合同实施过程中进行合同评审,站在甲方节约工程造价的角度考虑其对成本的影响。根据项目规模,工期长短,金额大小选择合同方式。合同方式分为总价合同、单价合同和成本加酬金合同。总价合同适用于工期较短、工程量较小,工程条件稳定并合理的项目;单价合同适用于招投标项目;成本加酬金合同适用于紧急救灾抢险项目。施工过程中督促建设单位及时收集、整理有关的施工、监理、变更等工程信息资料,为正确地处理可能发生的索赔提供依据,参与处理索赔事宜[3]。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加强人员机构配置、合同管理、全过程造价控制,对加强政府投资项目造价管理、提高政府投资效益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曼.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框架研究[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8,6(12):89-89.

[2] 王颖,黄雪莲.工程管理中造价控制思路研究[J].科技资讯,2013,(11):149-150.

[3] 王丽君.政府投资项目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浅议[J].中国工程咨询,2014,(5):36-37.

作者简介

朱佐辉(1986-),女,学历: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政府投资造价评审工作。

猜你喜欢

全过程造价控制合同管理造价管理
基于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的石油地面工程造价控制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性及有效策略
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措施探讨
概预算编制质量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分析
探究企业劳务用工和合同管理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建设
浅谈工程项目合同管理
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中的索赔问题探究
加强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思路与对策
试论建筑工程承包项目施工合同信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