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管理研究之浅析

2020-04-20赵寰宇李彦刚

建筑与装饰 2020年3期
关键词:管理策略存在问题建筑工程

赵寰宇 李彦刚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为了达到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要求,更应该重视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的管理研究,只有好的管理才能制造更好的质量。作为一个企业,要想在建筑行业持续发展,必须提高自身实力,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本文主要从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存在的问题及管理策略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关键词 建筑工程;存在问题;管理策略

人们逐渐追求城市化,使得建筑业获得了迅速发展。作为一个企业,最首要的目标当然是获得利益,所以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管理有很大的欠缺,导致一些“豆腐渣”工程的出现。身为社会中的一员在追求利益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建筑工程的质量,不能让利益蒙蔽了双眼。建筑工程是一项复杂、庞大、难度系数高的行业,一个小步的差错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对于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的管理研究势在必行。

1建筑工程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一项建筑工程大多数是由承包商来管理,他们只注重施工过程,对于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和施工后的处理工作管理不到位,导致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不佳,甚至可能會危及施工人员的安全,产生这个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全过程管理”的理念。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不仅和人们的人身安全密切相关,同时还影响社会的发展,因此必须杜绝以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问题,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达到标准。

(1)管理制度不完善。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想建立一个优秀的工程必须有一个良好的规章制度。就目前大多数建筑企业来看,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当问题发生时只能通过一些片面的方式处理,而不是想办法找到问题发生的根源,杜绝这些问题的产生。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人员绝大多数是普通的农民工,他们文化层次较低,思想觉悟有待提高,只通过片面的规章制度是无法深入人心的[1]。

(2)施工技术落后。建筑工程规模庞大,需要人们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才能完成更快更好的建筑工程。现代科技的发展可以为施工带来很大的便利,但仍然还有很多危险项目需要人为参与。施工技术的落后不但会影响施工质量,而且会影响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人员的技术也比较落后,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给施工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现在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追求独特,但由于施工技术的落后得不到高品质,最终留下巨大的安全隐患。

(3)施工材料设备不全。施工材料是保障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由于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良莠不齐,有些人想从中谋取私利,导致购买的材料不佳,达不到建筑工程的要求。在材料验收环节,相关工作人员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蒙混过关,导致很多质量问题。这些隐藏的问题在建筑工程完工时可能还不会显露出来,但终是经不起时间的考验,最后都会露出马脚。对于施工的设备的处理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其中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施工设备没有进行妥善保存,导致设备损坏,难以使用,严重影响了施工效率。

2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管理策略

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大致可以分为: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三个阶段,从这三个方面来实现对施工全过程的有效管理,从而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得以提高。要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的管理工作,必须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措施,最大化地提高施工质量。

(1)施工前的管理策略。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具有复杂性和庞大性,所以在正式施工之前必须做好施工准备工作,才能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①创建质量监测体系。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要秉持质量第一的理念,不能只追求利益,要有长远的目标,制定相应的质量监测体系。在施工过程中,以相应制度为标准。②选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在施工前要准备好相应的图纸、技术等资料,还要进行实地考察,看前期准备的方案是否可行[2]。

(2)施工中的管理策略。施工过程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更要加强施工过程管理。①加强对施工材料的检验。施工材料的选购是一个重要环节,所以对施工材料的检查必须严格,保质保量,严格防止出现以次充好的现象。在使用过程中,每一项都要做好记录,防止出现材料浪费的现象。②加强对施工设备的保管。施工设备是一个费额较高的项目,不仅可以提高施工质量,而且还能提高施工效率。如果不对施工设备进行保护,会使施工设备损坏、寿命减短等情况,严重影响施工过程。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工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以及检修。③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施工人员是施工过程中的重要人群,所以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让他们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施工过程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避免由于操作不当造成安全事故。另一方面要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培训,鼓励施工人员提出问题和建议。管理者要及时解决问题,稳定好人心,才能提高工程质量。

(3)施工后的管理策略。建筑工程进入最后的尾声阶段也不能掉以轻心。很多企业认为施工完毕后就万事大吉了,而忽略了这一过程的重要性。施工完成后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验收。在验收过程中,需要相关负责人都在场,防止出现徇私舞弊的现象。由质量监督管理相关部门进行检查,并把最终检查结果进行评定,对于质量合格的建筑工程要尽快完成相应的收尾工作,使得工程能尽快进行下一过程,对于质量不合格的工程,建筑企业要及时进行补救,直到达到质量合格的标准为止[3]。

3结束语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建筑行业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行业,使得“豆腐渣”工程日益浮现,这些矛头直接指向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安全管理等工作。唯有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才能保证建筑企业稳定可持续的发展。所以建筑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采用相应的管理策略,从施工前的准备阶段到施工阶段再到施工后的完善阶段出发,进行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才能为施工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利润。

参考文献

[1] 刘晓娜.建筑工程施工的全过程管理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9):259.

[2] 徐文武.基于全过程的建筑幕墙工程施工控制与管理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0):3422.

[3] 廖盛团.建筑工程施工的全过程管理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6,14(7):111-112.

猜你喜欢

管理策略存在问题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高速公路合同计量变更管理策略
浅论肝胆胰外科护理的风险因素与管理策略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策略
食品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策略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