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化视野下中国武术文本的跨文化英译研究

2020-04-20高亮殷优娜孙刚

体育学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中国武术术语英译

高亮 殷优娜 孙刚

摘      要:借鉴人类学、文化学、翻译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相关知识,立足于全球化背景,从跨文化视域探讨当今中国武术文本的英译策略。目前中国武术英译中存在“一词多翻、同名异译”“生硬僵化、机械翻译”“牵强附会、顾名思译”等主要问题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武术文化缺失的困境。提出依据不同文化语境进行“音译”“直译”“意译”“借译”“音译+解释”“音译+意译”“文化移植”等策略对英译中的文化缺失加以消弭的实践路径,并提出加强培养武术翻译专门人才、建设武术翻译专门机构及与其他中国文化事项英译的交流。

关  键  词:体育文化;武术文本英译;中国武术;文化移植;国际化视野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20)02-0037-07

Abstract: By using such methods as literature study and comparative study, by referring to related knowledge of multiple disciplines such as anthropology, culturology, translation and communication etc.,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 the authors probed into the strategies for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odays Chinese Wushu text from perspective of cross-culture. Aiming at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Wushu, such as “several translations for one term, different translations for the same term”, “rigid and mechanical translation”, “far-fetched translation” etc., and the resulting predicament of Wushu culture absence, the authors put forward the strategies for eliminating culture absence in English translation, such as carrying out “transliteration”, “literal translation”, “free translation”, “borrowing translation”, “transliteration + explanation”, “transliteration + free translation” and “cultural transplantation” according to different cultural contexts, and further put forward such strategies as cultivating Wushu translation professionals, establishing a dedicated Wushu translation agency, and strengthening the communication with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other Chinese cultural affairs.

Key words: sports culture;english translation of Wushu text;Chinese Wushu;cultural transplantation;perspective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全球化背景下,国际间的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尤其是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持续推进,以及全面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大国策的深入实施,加快中国文化“走出去”俨然成为新时代的强音。中国武术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已然成为中外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媒介,成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抓手。显然,文本对外译介应首当其冲。

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因而武术英译文本无疑成为推动中国武术国际化进程和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因素。然而,现实当中的武术英译文本却存在着两大方面的问题:一是数量匮乏,按照“中国武术”最常用的术语表达搜索,经过排除关联性不强、非英语版本以及重复出现的图书,最终统计出围绕“中国武术”的英文版图书仅为554本,其中拳种技法内容占216本;从出版社分布看,国外出版社463本,中国大陆仅56本[1];二是质量不理想,“由于译者技能的不足,极易产生武术术语英译一词多译、误译和错译等混乱现状。专业知识和语言能力很难兼有,译者常常采用错误的译法”[2]。究此两方面问题之根底,跨文化的视域成为其中关键。因此,基于跨文化视域研究中国武术的英译问题也就具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1  中国武术文本英译的源语言文化解读

广袤的大自然不仅为中华文化增添了诗情画意的生命之美,而且也为中国武术提供了丰富的自然元素和文化基因,从而使中国武术焕发出自然生命精神之美。如中国武术中常见的螳螂拳、鹰拳、蛇拳、猴拳等象形拳,外象其形,内取其意,形随意轉,意到神生,折射出和谐的生命审美旨趣。中国武术文本中的“乌龙绞柱”“鹞子翻身”“白鹤亮翅”“枯树盘根”等动作名称以及相应的武术招式招法,将武术技艺与自然现象有机结合起来,俨然一幅幅风景隽永、生机无限的美景,传递着令人心旷神怡的自然意象。诸如“动如涛、静如岳、起如猿、落如鹊”“刀如猛虎力无边、剑似飞凤上下翻、枪如游龙随身转、棍似旋风打一片”等武术拳谚,同样传递着韵味无穷的自然生命美韵。中国武术文本有着极强的文学性。换句话说,中国武术的语言文字表达具有极强文学色彩,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因而,中国文化是一种关注宇宙生命精神的生命文化,体现了宇宙生命律动之美韵。基于这种生命观而形成的整体思维、意象思维模式不仅架起了人与自然沟通的意识桥梁,而且奠定了中华文化诗情画意的审美基调。武术术语、拳谚、文本体现的审美意象以及变化圆转、虚实相生等技法要义,正体现了这种生命文化蕴含的审美图景和生命意境。所以,中国武术文本英译也脱离不开对这些生命意境的審美表达。揭示中国武术语言文本形成的民族文化背景是对武术英译文本的源语言进行解码与编码(翻译再造)的关键所在,也是防止民族文化缺失的思想基础。

2  跨文化研究为中国武术文本英译提供学理基础

跨文化研究是20世纪后期在国际上逐渐兴起的学术思潮。跨文化研究首先在人类学中得到了发展,尔后在心理学中得以拓展,晚近在管理学、传播学、教育学、语言学、社会学、医学、国际关系、政治学和文化研究等领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3]。在跨文化研究中,一个共识性看法是:人类文化有表层和深层之分。前者是我们感官经验到的事物和现象,而后者则是深蕴在这些事物和现象后面的观念、价值和意识形态等[4]。因而,跨文化研究不能浅尝辄止于不同文化间的表层现象解说,更要对深层的文化观念、价值和意识形态进行探究。文化翻译本身就是一种跨文化阐释的形式。翻译过程需要跨越不同语言界限,跨越不同文化传统疆界,从而进行不同语境下的文化解码和语言转换。

3  中国武术文本英译历程中的问题与反思

3.1  国外研究现状

中国武术文本的英译问题,国外学者从不同视域已有涉猎。早期的李小龙著有Chinese Gung-Fu(《基本中国拳法》,1963)。美国华人太极拳名家梁栋材所著Tai Chi Chuan for Health and Self-Defence: Philosophy and Practice (《健身防身太极拳》,1974) ,书中对4部太极拳经典文献进行英译并评注。Tem Horwitz(特姆·霍维茨)等合著的Tai Chi Chuan:The Technique of Power(《太极拳:力量之道》,1976)中第7章选译了部分太极拳经典论著。罗邦桢等合译The Essence of Tai Chi Chuan: The literary tradition(《太极拳经论要诀》,1979)。美国当代汉语研究专家道格拉斯·怀尔(Douglas Wile)翻译Tai-Chi Touchstones: Yang Family Secret Transmissions(《杨家太极拳秘诀》,1983)、Lost Tai-Chi Classics from the Late CHing Dynasty(《遗失的晚清太极拳经典》,1996)。Howard Reid 等合著的THE WAY OF HARMONY: A Guide to Self-Knowledge Through the Arts of Tai Chi Chuan,Hsing I,Pa Kua,and Chi Kung (《和谐之路:通过太极拳、形意、八卦和气功的自我指导》,1988),部分内容对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的术语进行翻译。美籍华人杨俊敏翻译了大量的太极拳经典著述,如Tai Chi Secrets of the Ancient Masters: Selected Readings with Commentary(《太极拳先哲秘要》,1999)等。还有芭芭拉·戴维斯(Barbara Davis)的The Taijiquan Classics: Annototed Translation(《太极拳经典:一种注释性翻译》,2004);美籍华人梁守渝的BAGUAZHANG:Theory and Application(《八卦掌:理论和应用》,2008)。亚历克斯·戈尔斯坦(Alex Golstein)的The Illustrated Canon of Chen Family Taijiquan(《陈氏太极拳图说》,2007)翻译了太极拳名家陈鑫的著作。托利·威廉姆斯(Troy Williams)的Focus Taijiquan: A Study of the Taijiquan Classics(《关注太极拳:太极拳经典研究》,2011),对太极拳经典论著进行了翻译。

简而言之,就所掌握的国外武术英语文献看,目前国外大多集中于对太极拳经典著述的英译研究,其他的还有诸如对形意拳、八卦掌等传统武术以及有关理论的英译研究。翻译大多采用韦氏拼音方法,如Tai Chi Chuan等;有些采用汉语拼音翻译方法,如“Taijiquan”“Baguazhang”等。

3.2  国内研究现状

1986年中国武术研究院组织专家编写第1本英文版《武术》推广教材和《国际武术教练员培训班教材》;1987年中国武术协会组织人员编写《国际武术裁判员训练班教材》;1988年解守德、李文英编写《英汉汉英武术常用词汇》[5]。20世纪90年代国际武术联合会组织编写了英文版的《国际武术联合会章程》《国际武术竞赛套路》和《国际武术竞赛规则》等。与此同时,香港不仅出版了英汉对照版的《中国功夫》系列丛书,还翻译出版蔡龙云、陈昌棉、杨善耕等的著作。世纪之交,外文出版社与英国柏树图书公司合作共翻译出版20部武术系列丛书,包括李天冀的《中国武术指南》、李德印的《太极拳》等[6]。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后,武术文本英译及其研究与日俱增,主要涉及武术的宏观介绍、不同武术拳种、武术技术技法乃至武术文化等领域,在很大程度上对推动中国武术国际化传播产生积极的影响。然而,受中国武术流派众多、中西文化差异以及不同译者对武术的认知、翻译策略、翻译水平不同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武术英译文本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3.3  问题与反思

1)“一词多翻、同名异译”的问题与反思。

就武术文本英译而言,“一词多翻、同名异译”是指同一个武术专有名词却有多种译文的现象。这种现象较为普遍,容易使异域读者感到困惑不解,从而对于武术的国际化传播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仅就“武术”一词的翻译,就有“Wushu”“Kungfu”“Gung Fu”“Martial Arts”“Chinese Martial Arts”等不同譯本。其他的诸如“散打”被译为“Sanda”“Sanshou”“free combat”“combat boxing”等;“太极拳”译作“Tai Chi”“Tai Chi Chuan”“Tai Chi Chuan”“Taiji” “Taijiquan”“Taiji boxing”“Shadow boxing”等不同的版本。

究其原因,一是有些采用韦氏拼音,有些采用汉语拼音进行翻译。韦氏拼音早于我国现行推广的汉语拼音,容易形成“先入为主”的心理定势。尤其是海外译者早期大多以韦氏拼音来翻译武术术语的居多;二是由于中国武术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名目繁多的武术术语,甚至不同时期同一武术现象的名称也不尽相同,这样就给译者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从而产生了将武术置于不同历史视野下进行释义和翻译,从而导致不同的译文名称这一现象,因而也极易使人们(尤其是非母语国家人士)产生困惑(为什么同一动作的名称不同),造成误解;三是流派众多的中国武术形成了繁杂多样的武术术语,民间流传更是多样,一直以来没有统一规范这些武术术语和范畴,没有形成权威的统一标准,从而使译者对源语言文本较难把握。

2)“生硬僵化、机械翻译”的问题与反思。

“生硬僵化、机械翻译”是指按照字面意思生硬翻译的现象。由于专业资料的匮乏、文化交流的不畅通及精通中国武术又熟悉英语文化背景和翻译技巧的译者较少,武术英译中的机械翻译现象较为普遍。特别是有些只是简单借助现代网络翻译工具就直接生成的译文,拗口晦涩,有些更是错误百出。比如,对于“野马分鬃”这一动作,有人译为“mustang parting its mane”[7],再反译过来就是“野马分自己的鬃”。又如:“长拳”“红拳”“短拳”本是指不同风格特色的武术拳种,却被生硬地译为“long boxing”“red boxing”“short boxing”[8],看似字面工整对应,实则令人莫名其妙。字对字的对等翻译,表面工整一致,背后却是民族文化本源意义的缺失、文化传递的谬误。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译者对相关武术专业知识不熟悉,对相关文化背景不了解,因而只能按照字面意义进行翻译。而网络翻译尚不具有随语境进行语义灵活转化或语法、语式随机变化的人工智能。

3)“牵强附会、顾名思译”的问题与反思。

“牵强附会、顾名思译”是指不了解某一词句的确切含义,仅从字面上牵强理解,做出不确切翻译的现象。例如,“金鸡独立”这一武术术语,有人曾将其译成“the golden cock stands on one leg”。殊不知,在英语中“cock”一词既指“雄鸡,公鸡”,也指“雄鸟,雄禽,雄蟹”,在俚语里还指“男性的生殖器官”。如用“cock”翻译,不仅造成文本的源语言美感顿失,还易引起不雅的联想,因而应译为“rooster”更合适。“rooster”意指“公鸡,雄鸡”,更能形神兼备地传达中国文化“雄鸡”的形象。又如,有人将“力劈华山”这一武术术语翻译成“strength splits Mount Hua”[9],看似字面工整,主谓宾结构完整,实则有些牵强。源语中的“力劈华山”并不是“力量劈开华山”这种“主+谓+宾”结构,而是“状语+谓+宾”结构,应理解为“用力地劈开华山”,这是用夸张的手法形容动作气势,而非是“strength”(力)作为主语来实施动作“splits”。由此,把“力劈华山”翻译成“strongly splits Mount Hua”或“splits Mount Hua with power”更合适。

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中西文化差异造成语言翻译中的源文化与目的语的语义不完全对等,翻译技巧上的不当则容易使读者思维上产生错位,理解上形成偏差。因而,武术文本翻译必须立足源语文化,在源母语的隐语模式下选择适宜的目的语,以期寻找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唤起读者思想共鸣、文化共鸣的审美表达方式,而不能牵强附会、“顾名思译”。

4  中国武术文本英译的跨文化审视

4.1  中国武术文化意象的跨文化审视

武术文本离不开中华文化的审美表达,中国武术文本英译也要设法将这种审美意境传递给国际社会,才能真正起到传播中华文化的目的。意象或意象组合构成意境,所以,武术意境也可以看作是一个整体的意象群,它超越了单一的武术技术本身,透视出武术技术、武术文化、武术精神、武术情感的整体景象,体现“超乎象外,得其环中”的武术心境,给人带来的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整体审美感受。

解决武术审美意象的英译问题至关重要。译者不仅要谙熟英汉两种语言,还应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甚至通晓中国诗歌、文言文典籍以及地道英语的表达方式,才能真正在武术典籍中的文言文、白话文之间进行语内翻译以及与英文之间的语际翻译,从而才能传递武术意象源语言本意并且让外国人能够理解翻译之意。诚如邱文生[10]所说:“由于语言符号的转换,文化意象的语言环境(语境)发生了变化,原文化意象赖以生存的‘文化语境必须在另一种语言所沉积的文化环境中重新构建。”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是找到翻译中最佳契合点的必经之路。只有这样,才能运用合适的翻译策略最大限度地缩小原文与译文间的距离,从而将原文中感受到的审美体验,用比较确切的文字传达给读者。

4.2  不失民族本色,转变文化身份,树立全球意识

多元文化混杂交融的时代背景下,“民族性”犹如一把双刃剑,在凸显中国武术民族文化价值的同时,也极易陷入“民族中心主义”的误区[11]。因而,在武术文本英译中,既要不失民族文化本色,又要树立全球化意识,兼顾两种文化,寻求双方便于理解沟通的翻译策略。

霍米[12]指出:“语言的‘异质性是不可译的核心,超越了主题的透明度。不同语言体系之间的意义传递不可能是完整的。”因而,一些与异域文化难以对应的武术词汇,我们不妨让“受众”转变一下文化身份,学习一下中国文化,尽量保留中国文化特色。武术文本英译必须置于一定的文化语境之下,根据实际问题运用翻译策略,才能最大化消解英译中因语言差异而造成的文化遮蔽或缺失问题。

5  中国武术文本英译的实践路径

5.1  音译

中国武术中一些特有的术语在英语中很难找到适宜的对应词,这是武术术语的民族性使然。比如,“武”字本身就是一个会意字,从甲骨文词源学角度来看,“武”表示士兵“持戈而立”,后发展为“持戈而行”,因而,“武术”一词本身就是“意象”。而当今对武术的英译中,不少译文采用“martial art”“martial arts”或“Kungfu”“Gung Fu”,显然都不能体现“武术”一词的源语义。“martial art”从字面意思来看是指“军事艺术”“尚武艺术”或“战斗的技艺”,仅仅强调了武术的艺术性色彩,而武术中健身、技击、修心等内涵并没有被传递出来,所以“martial art”比武术的内涵要小;而从西方民众对“martial art”的认知情况来看,其外延又比武术广泛,不仅包括中国武术还包括跆拳道、空手道、柔道等格斗术,显然是指武技类的格斗术。所以,尽管跆拳道、空手道、柔道等也有它们各自的英语名称,但在西方人的认知世界中,中国武术、跆拳道、空手道、柔道等技击术也被泛泛统称为“martial arts”。所以,武术与“martial art”或“martial arts”在意义上是不对等的。“Kungfu”是根据“功夫”之音而译。虽然“功夫”一度成为中国武术的代名词,一代功夫巨星李小龙的武打影视在国际上的风靡更使“功夫”一词深入人心,但是,“功夫”更侧重于技击的实战应用,也不能代表武术的全部,而且,如果不在一定的语境下,仅从名称的外延来看,“功夫”也可应用于其他领域,比如“他学习下了一番功夫”。因而,“Kungfu”一词与武术也不能完全对等。

由此,不妨采取音译的方法,直接将武术统一译为“Wushu”,既能避免与跆拳道、空手道、合气道等“martial arts”混为一团的误解,还能让西方人学习到了“武”的文化渊源和深刻内涵,又能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尊和中华武技的民族特色。其实,国际武术联合会已统一了武术的英文译名为“Wushu”[13]。其他带有“太极”“阴阳”“五行”“六合”“八卦”等中华民族文化印记的武术术语,诸如“太极拳”“形意拳”“五行拳”“六合门”“八卦掌”等,无论直译还是意译都无法准确再现原文内涵,不妨统一采用音译的方法译为“Taijiquan”“Xingyiquan”“Wuxingquan”“Liuhemen”“Baguazhang”等。其他的武术拳理中带有这些中国文化特定概念和意蕴的词语可以音译的方式呈现,比如“气”“阴阳”等可音译为“Qi”“Yinyang”等。

还有,有人把“气沉丹田”译成“inhale deeply into the abdomen”[14],反译过去就是“向腹中深吸气”。这种译法实际上是将丹田等同于腹部。而丹田一般指“前从肚脐(神阙),后至阳关、命门部分(小腹部)。不是单指某一点,也不是单指一平面,而是指由外而内,从上到下的立体部位”[15]。应仿照中国哲学及中医学领域翻译的方式翻译为“Dantian”,这样就能忠实反映武术源语言本真,保护了武术文化传承的完整性与真实性,让外国人在学习中国武术的同时学习和领悟中国文化,从而彰显民族的文化自信。

由此,对于武术文本中某些带有强烈民族文化印记或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固定概念及表述,在音译时不必束手束脚地考虑英译的可接受问题,皆可以通过音译的方法进行翻译。通过音译既保留了中华武术的民族特色,也使非母语国家的武术爱好者学习到其中的文化渊源,不断增进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的话语权。实际上,日本的karate(空手道)、kendo(剑道)、judo(柔道)、韩国的taekwondo(跆拳道)这些不同民族的“martial arts”也都是通过音译而来的。

5.2  直译

武術文本往往含有许多与自然现象、日常生活密切关联的专业术语,尤其是富有自然生命美韵的表述,给人带来审美愉悦的感受,可以采用直译的方法,既不失源语言本义,又使之富有生机。

比如,传统武术器械“月牙铲”将“月牙”这一自然现象与“铲”这一日常生活实用工具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形成“月牙”和“铲”意象的意象群,通常可直译为“crescent shovel”。“流星锤”同样体现了“流星”意象与“锤”意象的意象群,可直译为“meteoric hammer”。还有诸如“燕子穿林”“白蛇吐信”“野马分鬃”“抱虎归山”等可分别直译为“a swallow flying into woods”“a white snake spitting its tongue”“to smooth/part the mane of a wild horse”“to hold the tiger in arms and take it back to the mountain”,武术动作的源语和直译出来的译语都很生动形象、富有张力。“金鸡独立”和“鲤鱼打挺”直接译为“pose as golden rooster on one leg”和“take a carps leap”,毕竟比意译的动作短语“stand on one foot”和“jump up from the lying position”耐人寻味,诗意的美感令人浮想联翩,尽显中华审美情趣和文化韵味。

5.3  意译

意译指以文本的内涵和意义为根本,结合上下语境灵活传递原文思想情感的翻译方法。对于许多武术谚语、术语、名称,采用直译的方法不能很贴切传达原文的意思,只好采用意译的方法。

例如,“花拳绣腿”就不能从字面直译原意,而应突出原文的寓意。而意象即“寓意之象”,在翻译的过程中分析利用意象,以意象作为载体传递意义和内在含义是必须之举。拳谚云:“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一个习武之人不练内在的功和劲,只演练空架子,他所练的便是“花拳绣腿”。因此,深层理解原文寓意后可将其译为“showy but not practical Wushu”。这种方法的主旨要求译者凭“象”寻“意”,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原文所隐含的意义,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由“意”得“象”,受到启迪和教育。又如,对于醉拳中的“形醉意不醉,步醉心不醉”,可通过变通的方式将之译为“drunk in appearance but strong-willed,unsteady in steps but sober in mind”。这种译法虽然损耗部分源语意义,却可以让外国人参悟到这句话的真正内涵。

5.4  借译

借译是指在翻译过程中直接借用译入语已经约定俗成的名称的方法。这种方法更有利于西方读者明白所译文本,并易于接受译文。如在翻译武术散打动作名称或术语时,完全可以借鉴拳击中的术语,因为散打的很多拳法和拳击非常相似。

如“前翻滚”译为“forward roll”,“前倒”译为“fall out”,“器械”译为“weapons”等。再如,武术散打中的“冲拳”与西方拳击中的“直拳”是类似的动作,所以“冲拳”这一武术术语可直接借译为“straight”。但按照汉语习惯,通常会直接译成“straight fist”或“straight punch”,而拳击中只用“straight”表达。同样地,武术散打中掼拳和抄拳可分别借译拳击中的“cross(摆拳)”和“hook(勾拳)”,也不用加“fist”。剑术的动作术语亦可借鉴国际击剑术语,如“刺剑”“云剑”“撩剑”,英译时只需将前面的动词译出即可,即分别译为“thrust”“spin”“uppercut”,而“sword”一词完全可以省略。

5.5  音译+解释

为更为明确阐释翻译文本的内在意蕴,最大化消除误释,翻译时可进一步说明其确切含义或补充一些相关背景内容,称为“音译加注”。为使不熟悉中国文化的外国人正确理解武术术语和谚语,有些武术术语英译时可采取“音译加注”策略。例如“蛇拳”可在其音译名“Shequan”后加注“a style of Wushu which imitates a snakes attacking movements”。武术基本动作“转身摆莲”可译为“sweep around with a leg like a blooming lotus that is turn around and kick horizontally”。再如“南拳北腿,东枪西棍”这条武术谚语,一方面表达了武术流派的地域性特征,另一方面又是传递了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这一内涵。而常见的译文为“south is fist,north is leg,east is spear and west is cudgel”,让读者困惑不解,这时就应增补更详尽的信息,进一步加注“That is a general speaking for Chinese Wushu families,South China is the origin of Quan (fist techniques),North China is famous for Tui(leg techniques),East China is the home of Qiang (spear as weapon) and West China is the source of Gun(cudgel as weapon)”。

有人把太极拳中的“手挥琵琶”翻译成“play guitar(弹吉他)”[16],虽然使英语读者更易理解,但失去琵琶在中国文化中特有的韵味。琵琶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主要弹拨乐器,多用于演奏中国古典音乐。琵和琶指的是两种右手弹奏手法,琵是右手向前弹,琶是右手向后挑。琵琶不仅是一种中国传统乐器,还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吉他虽也属于弹拨乐器,但源于西方,具有西方獨特的审美情调。将“手挥琵琶”译做“play the guitar”,以吉他之形代替琵琶之形,虽然让西方人消解了对琵琶理解的障碍,但不能使中华传统文化得以传播,造成琵琶所蕴含的民族文化本义的缺失,也失去了“手挥琵琶”带给人的审美体验。倘若译为“Play the Pipa”,再进一步加注“Pipa is a kin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usic instruments”,既保持了民族特色,又传达了文化差异,让外国读者一目了然的同时,也使得中华文化的背景信息得以传递。

5.6  音译+意译

英译中,为便于沟通和理解,根据需要在同一文本中采取许多种译法混合翻译,这种方法称为“混合译法”。

中国武术与西方搏击术在很多方面有共同之处,它们都是基于人体的肢体展示,因而在“人”这一支点上是相通的,比如手法、腿法之功法练习,翻转腾挪之运动形式等。所不同的是基于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因而存在着“文化空缺”,这样在英译中就可对比中西文化习惯,尽量达到顺利沟通的目的。比如,对“青萍剑”“少林棍”“佛汉拳”“阴阳八卦掌”等术语翻译基于文化共通性,剑、棍、拳、掌法之类的范畴性概念可译其“意”,而具体的概念则译“音”,于是便形成“Qingping sword”“Shaolin cudgel”“Fohan fist”“Yinyang Bagua palm”等“音译+意译”的混合式英语表达。这种混合译法策略,既能补偿意译术语时的文化流失,凸显中国武术的民族文化特色,又能通过中西达成共识的文化理念突破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障碍,从而达到沟通交流的目的。

猜你喜欢

中国武术术语英译
摘要英译
史料整理:认识中国武术的一条路径
摘要英译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中国武术“元问题”的历史思考——《中国武术思想史》评析
有感于几个术语的定名与应用
从术语学基本模型的演变看术语学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