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方志敏爱国主义精神为主题的舞剧创作思考

2020-04-20何樊胡一帆王祺

北方音乐 2020年5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精神方志敏舞剧

何樊 胡一帆 王祺

【摘要】本文通过撰写以方志敏爱国主义精神为主题的舞剧的创作历程,从资料研究、剧本创作、音乐选定、舞蹈创排四个方面阐述了导演构思,解析了舞段“怒诉劝降”如何从舞蹈构思、音乐选择、动作设计、形象塑造这几个方面表现方志敏的爱国主义精神,简述了导演如何通过舞剧形式践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关键词】方志敏;爱国主义精神;舞剧;创作

【中图分类号】J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5-0229-02

【本文著录格式】何樊,胡一帆,王祺.以方志敏爱国主义精神为主题的舞剧创作思考[J].北方音乐,2020,03(05):229-230.

引言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通知》。本人通过学习方志敏的爱国主义精神,对方志敏英雄事迹进行研究,并运用舞剧的形式表现方志敏的爱国主精神,深刻地贯彻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一、导演构思

《可爱的中国——方志敏》是根据方志敏所著《方志敏全集》等相关史料、传记所提炼、创作的小型舞剧。作品创作至完成经历了资料研究——剧本创作——音乐选定——舞蹈创排。

资料研究。一、方志敏的生平事迹以及专家学者对有关“方志敏”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人物历史传记和“方志敏精神”的研究。例如:方志敏本人撰写又经后世排版的《方志敏传》《方志敏文集》《方志敏全集》,刘国云主编的《方志敏研究》、刘国云撰写的《方志敏是怎样练成的》等等;二、表现爱国主义精神的舞蹈和舞剧作品。例如:陈雯、吴骏所编排的独舞《方志敏》,曹向东导演的大型詩画剧《为了可爱的中国》并由上饶市歌舞话剧团演出等等;三、与方志敏相关的文艺作品。例如: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方志敏》,文献纪录片《方志敏》杨虎导演的电影《信仰者》等等。

剧本创作,舞剧剧本有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剧本,舞蹈的艺术载体是人的身体,若文本内容不能运用舞蹈的形式去表现,那么该剧本创作就是失败的,所以舞剧剧本创作时必须考虑文本内容是否可以运用肢体去表现。《可爱的中国—方志敏》剧本创作是以《方志敏全集》为蓝本,选取代表性事件进行故事提炼,从方志敏入狱后的所思所想来展开故事情节,并紧紧围绕方志敏的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的剧本。首先,介绍人物历史背景,其次,把方志敏狱中回忆中具有重大意义且利于舞剧表现的事件进行撰写、汇编。最终,经过反复修改完成剧本创作。剧本以方志敏在狱中的回忆展开,“序”作为故事背景的介绍,而“抵制日货”“眠思梦想”“公园砸牌”“怒诉劝降”和“憧憬未来”构成故事主体内容,每一章节都以“囚室斗争”作为故事连接点和时空转换点。

音乐选定,“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这句话被大多数专家、学者所认同,可见音乐在舞蹈中的重要性。一般舞剧作品的音乐大都以原创或改编其他音乐所产生。而舞剧《可爱的中国——方志敏》的音乐选择范围主要来源于红色题材的影视作品的背景音乐或者主题曲当中,最终耗时两个月,由导演根据情节需要独自剪辑而成。例如:电影《红海行动》中梁皓一创作的《陆上猛虎》,电影《建国大业》中宿雨涵的《红》,电影《建军大业》中香港歌剧社歌唱团演唱的《黑日来临》等等。

舞蹈创排,舞剧根据剧本故事情节发展进行舞蹈构思,构思紧紧围绕方志敏的爱国主义精神,再运用舞蹈思维针对每一章节的内容进行舞蹈创作。然后,选定适合作品的舞蹈演员和主要角色进行舞蹈排练。最终,经历反复修改直至完成作品。作品分为序、“抵制日货”“眠思梦想”“公园砸牌”“怒诉劝降”、尾声——“憧憬未来”以及贯穿舞剧始终的“囚室斗争”,每一场舞蹈表达的内容各不相同,但内涵、意图紧紧围绕方志敏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舞剧选段分析

“怒诉劝降”作为舞剧《可爱的中国——方志敏》的一个片段,取材于“死”这篇类似于纪实小说的文章。以“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绝不能动摇我们的信念!…为了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1]”为灵感创作而成。舞段核心意义主要表达方志敏面对敌人各种诱降时态度坚定、宁死不屈的精神。舞段内容分为三段:第一段,敌人的形象塑造。第二段,敌人用各种方式劝降方志敏。第三段,方志敏“怒诉劝降”。

笔者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解析该段舞蹈是如何表现方志敏的爱国精神,分别为:舞蹈构思、音乐选择、动作设计、形象塑造几个方面。

(一)舞蹈构思

舞蹈构思,“怒诉劝降”的构思以上述方志敏所撰写的文字展开,同时参考以方志敏生平事迹创作的电影《信仰》和歌剧《方志敏》,借鉴两部文艺作品里方志敏狱中与敌对势力斗争的故事情节。编导运用舞蹈思维结合剧本和两部文艺作品展开联想,在脑海中勾勒出想表达的内容以及可以用肢体表现的内容,最终脑海中构建出舞蹈结构。舞蹈结构简明,把“怒诉劝降”分为三段,。一、敌对势力奸诈形象的表现,舞段主要以邪魅、阴沉动作组成。用舞蹈的本质——人的肢体动作,凸显敌对势力奸诈的形象;二、敌人劝降,以各种方式诱导、哄骗方志敏投降;三、“怒诉劝降”,方志敏抱着赴死的态度一次次的拒绝敌人劝降,最终壮烈牺牲。舞蹈形式:群舞。角色:方志敏、长官、士兵(4位)。

(二)音乐选择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音乐的选择十分关键,《可爱的中国——方志敏》在音乐选择方面注重几个方面。音乐符合该剧的主旋律;注重该舞段音乐与全剧中其它舞段音乐风格的差异性,避免重复使用一种音乐风格所产生的听觉疲劳;音乐对应舞蹈结构,即关注每段舞蹈的主体情绪和剧情发展选择音乐素材;音乐选择具有强大的感染力使编者、舞者、观者在编时、舞时、观时内心受到牵引和触动。

本剧的音乐采用剪辑的方式完成。在诸多红色题材影视作品或具有斗争因素的影视作品中寻找大量素材,然后反复聆听,在脑海中比照作品的画面与音乐素材,寻找音乐与舞段的共鸣,最终根据舞蹈结构进行音乐剪辑来完成舞段音乐的制作。

(三)动作设计

动作:舞蹈语言系统中最基本的要素[2],舞蹈动作一般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生活动作;二是传统的舞蹈动作;三是创造性动作。[3]生活动作指的是我们日常生活常用动作,例如:跑步、跳跃、站起、蹲下、吃饭、躺下等等。传统的舞蹈动作是指程式化的舞蹈动作,例如芭蕾、中国民族民间舞、民俗舞蹈动作等。创造性的舞蹈动作是由编导运用舞蹈思维编创或改编后所形成舞蹈动作,且有别于其他类型的舞蹈动作。

编导在舞蹈编排上使用生活动作与创造性动作,对两种动作进行组合排列,把敌对势力的邪魅性格与方志敏的不畏生死的爱国情怀通过动作舞动出来。例如第一段舞蹈开头部分,扮演5位敌对人物的演员,双脚站成一肩宽多,然后目视前方,双手相合,放于腹部,给人以四平八稳的感觉,然后迅速头动,紧接着带动作的身体慢速的从上至下一节节的运动(波浪感),随即迅速回到原位。后续动作都以这种平稳动作与波浪动作相结合的方式去编排,给予观众表里不一、阴沉邪魅的视感,凸显敌对势力的丑恶。该段舞蹈以生活动作与创造性为主,站立造型(静止的动作)为生活动作,身体的波浪运动为创造性的动作。第二段舞蹈以生活动作为主,创造性动作为辅。方志敏被“请”上台后,敌人将其手铐、脚镣解下后,处长上去握住方志敏的手,方志敏猛然甩开,紧跟着处长又去握,方志敏迅速转身,处长握了个空。这一系列动作生活性比较强,编导将生活动作进行节奏处理,使简单的动作形成快与慢的对比,这种对比让动作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凸显了方志敏面对敌人谄媚时正气凛然的态度。

(四)形象塑造

形象:以事物化的形式,再现客观形象[4]舞蹈形象塑造是编导将所看到、感知到的事物或人反馈在大脑中,然后经过加工、美化后,通过肢体动作编排完成形象的塑造。该段舞蹈角色:方志敏、长官和4位士兵(敌人)。

方志敏的形象塑造,通过点、线分明且刚劲有力的动作凸显人物的正气凛然。例如方志敏平稳慢速的迈着步子登场,眼睛平视前方,无视敌人的存在,接着敌人弓着腰去握方志敏的手,随即被一把甩开。后来长官又去握,方志敏迅速转身,面对观众,导致敌人又握了个空。

长官和4位士兵的象形塑造,通过扭曲的动作与点头哈腰等等谄媚的动作完成敌人丑恶形象的塑造。例如舞段开头,敌人原地双脚分开站立造型,看似稳重大方,随即由头顶带动,顺势从头至脚以波浪式的节节运动,然后立马回归到初始的站立造型。通过两种静动对比,造成视觉反差。“静”主要表现敌人的道貌岸然,“动”表现掩藏在道貌岸然的外表之下的丑恶、邪恶内心。

通过两种角色的形象塑造,让方志敏的正气凛然与敌人的丑恶形成鲜明对比,凸显方志敏面对敌人时的勇敢和正气,而他的勇敢则源于身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信仰,以及对国家和民族美好未来生活坚定的信念。

三、创作思考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进行的一系列抗争,就是中华民族觉醒的历史进程,就是民族精神升华的历史进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方志敏无论何时何地都未忘记自己的使命,在狱中面对诱降、面对死亡的威胁依旧没有动摇他的初心。他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了民族和国家幸福而奋斗。

编导通过研究方志敏相关的史料、以及方志敏相关的文艺作品,运用舞剧的形式从他的狱中回忆展开直至方志敏牺牲,来表现方志敏的爱国主义精神。编导希望传达三层意思。第一,再现方志敏的爱国主义精神,把方志敏的故事通过肢体语言再现于舞台之上;第二,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精神,创排此作品的过程就是不断的学习和领悟方志敏的爱国著精神的过程,就是将革命先烈的红色基因注入自己体内的过程、也是弘扬红色精神的过程;第三,践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通过编排与演出《可爱的中国——方志敏》就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最直接的践行,让编导、演员、观众都可以感受方志敏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可贵,激发演员、导演、观众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结语

《可爱的中国——方志敏》是小型舞剧,编导尝试通过精炼的动作语汇,以舞剧的形式表现方志敏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对舞段“怒诉劝降”的解析,阐述导演从舞蹈构思、音乐选择、动作设计、形象塑造是如何表现方志敏的爱国主义精神,而在研究资料、撰写剧本、音乐剪辑、舞蹈创排直至演出的过程,则是对爱国主义教育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实践行为。

参考文献

[1]方志敏.方志敏文集[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 135.

[2]隆荫培 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207.

[3]孙天路.中国舞蹈编导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1.

[4]李仁顺著.舞蹈编导概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0:51.

作者简介:何樊(1991—),男,湖北襄陽人,助教,研究方向:舞蹈学。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精神方志敏舞剧
方志敏:狱中仍奋笔疾书
甘守清贫的方志敏
第二届方志敏文学奖征稿启事
方志敏向死而生
中央戏剧学院舞剧系首届毕业生毕业演出《向经典舞剧致敬》成功举办
试论新形势下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
冯双白
浅谈博物馆爱国主义素质教育的开展
爱国主义精神发展中儒家忠德思想的价值分析
中国舞剧“心理结构”方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