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实施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20-04-20魏秀梅

北方音乐 2020年5期
关键词:音乐教学素质教育创新能力

【摘要】音乐对人文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是令人瞩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教育对音乐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中小学的素质教育中,人们也越来越要求更多地体现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何更好地在音乐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正成为当代教师越来越重视的研讨主题。

【关键词】音乐教学;素质教育;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5-0181-02

【本文著录格式】魏秀梅.浅谈在实施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北方音乐,2020,03(05):181-18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人类社会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传统教育方式缺乏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严重影响了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创新教育则要改变这种局面,追求民主、平等、自由的教育精神,营造自主、愉悦的教育气氛。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创造,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音乐通过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可以激发和强化人的创造冲劲,音乐教育对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智育无法替代的作用。下面仅就如何在实施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几点看法: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将音乐教材中的图像、内容、节奏等展示给学生,可以引起他们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教学效果也会得到极大提升。例如在学习《小宝宝睡着了》这首歌曲时,先让学生闭上眼睛听音乐,尽情地想象:静静的夜晚,天上的星星、月亮,树上的鸟儿、虫儿都进入了梦乡,小宝宝也在悠荡的摇篮里,听着妈妈甜美的歌声入睡了的情景。然后出示图片,静静的夜晚,美丽的星空,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到歌曲意境,接着引导他们随着音乐自由地律动,随心所欲地表现这一美妙的画面。学生的动作有的形象,有的抽象,但大多能表现出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

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巧设情境。音乐源于生活,脱离生活实际的音乐教学是枯燥的,将音乐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如学习歌曲《理发师》,孩子们已经有很多次理发经历了,在教学活动中,为了创造理发店氛围,我准备了他们熟悉的理发用的工具,并配上象声词,剪刀——咔嚓咔嚓,喷雾的啫喱水——沙沙沙,电吹风——呜呜呜,他们看到了这些理发工具受到感染,跟随音乐创编了洗头——哗哗哗,小木梳——刷刷刷,并兴高采烈地表演起来。还有一次学习《保护小羊》,学生在听了几遍歌曲后,争先恐后扮演各种动物表现歌曲,如小绵羊、大象、狗熊、小猎狗……有的学小绵羊咩咩咩叫起来,有的学大象慢悠悠走起来,有的学小猎狗汪汪叫起来,有的学大狗熊举起大手掌晃起来,其精彩的编排出乎老师所想象……当他们愉快地唱起歌曲时,那一只只可爱的“小动物”也正翩翩起舞,这正是学生创造力的充分体现。

二、突出主体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9世纪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不好的老师是转述真理,好的老师是教学生去发现真理。”今天,不仅要传承这一主张,更应发扬光大。主体性教学,即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地尝试、操作、观察、想象、质疑等实践探索活动,也是训练、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现代音乐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创造的过程。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能够使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充分参与到音乐教学中,积极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

重视学生的直接尝试,引发创新。音乐知识是按螺旋上升、循序渐进的原则编排的,小学生已有的音乐知识结构和生活经验为独自探索解决问题提供了可能,也为创新奠定了基础。开始让学生尝试编创小段的音乐时,学生们往往会很惧怕,不知所措,觉得音乐创作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其实可启发学生先为一串已编排好的音高即兴加上节奏唱出来,或为指定的音列任意编唱,还可以用指定的音来进行旋律“接龙”,让学生在活动中大胆尝试自己想法和做法,找出规律,消除惧怕心理和依赖心理,找到创作的乐趣。从而培养了学生进取、自信的精神,拓展了思维空间。

鼓励质疑,培养创新。问题是推动创新的动力,鼓励学生提问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在音乐课上鼓励学生奇思异想,大膽的提出个人看法,可以帮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独立思考,从而获得和掌握新知识。如歌曲《大鹿》,小白兔在被猎人追赶的紧要关头,是大鹿挺身而出,救了小白兔。当问学生还想说什么时,有的同学就提出问题。如果大鹿也害怕猎人,不给小白兔开门,小白兔会怎样?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对于他们提出的问题,即使是不合理的问题,也应给予积极的合理评价,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培养创新能力。

引导小组活动,合作创新。奥尔夫曾说过:“让孩子在合作中共同实践、一起去创造音乐是十分有意义的”。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能够促进全体学生参与学习,既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又能挖掘个人的内在潜能,培养创新意识。如《唐僧骑马咚得咚》,一年级的学生接触乐器少些,对各种打击乐器的音色了解得不多,这时可以引导他们分小组活动,听一听不同的打击乐器为童谣伴奏有什么不同的效果,从而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童谣伴奏。

三、运用切实有效的训练手段,培养创新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想像力推动世界,是知识进化的源泉。”音乐学习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情感世界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从引导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开始。

在唱歌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唱歌就是对歌曲的二度创作,可提示在速度和力度变化上动动脑筋,引导学生讲出各自的处理方案,享受自己思维劳动创造出来的美。歌曲教学《大鹿》,学生学会歌曲后,我引导他们,大鹿站在房子里,透过窗子往外瞧时心情是怎样的?大家回答:悠闲的。我又问:当小白兔急急忙忙跑来敲门时心情是怎样的?大家回答:非常着急的、紧张的、害怕的。我接着问:我们应当用什么方法表现它们的心情呢?大家各抒己见,有的说:大鹿站在房子里往外瞧时唱得稍慢些,小白兔来敲门时唱得稍快些。我先让他们尽情地想像,自己试着低声唱唱,然后按照他们的处理意见集体演唱歌曲,学生们都做得很好,整堂课也达到了高潮。

在知识技能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如创编歌词,教学中可以启发学生根据已掌握的音乐知识和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给熟悉的歌曲改编歌词,或者创编歌词,这样既可以提高演唱歌曲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学习《谁唱歌》,在同学们学会歌曲后,我启发学生,你还知道谁的叫声?能模仿一下吗?他们立马热情高涨,纷纷举手发言,又问:谁可以把这个小动物和它的叫声编成歌曲呢?马上有学生唱出:谁唱歌儿汪汪汪?谁唱歌儿喵喵喵?谁唱歌儿咩咩咩?谁唱歌儿呱呱呱?有学生接着唱:小狗唱歌汪汪汪,小猫唱歌喵喵喵,小羊唱歌咩咩咩,青蛙唱歌呱呱呱。大家你问我对,整个课堂沸腾起来。

通过欣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音乐欣赏的内涵与外延的广泛性和不确定性为学生展示创造思维能力开辟了一个广阔天地。音乐欣赏就是让学生在感知音乐、理解音乐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再创造活动。在欣赏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多种感官,通过听、看、动口、动手等提高他们对作品的理解能力。有一次我教一年级时,带领孩子们欣赏《玩具兵进行曲》,完整欣赏乐曲后,选择乐曲情绪:A雄壮活泼 B优美抒情,学生能很快说出《玩具兵进行曲》非常雄壮,我说:谁能用其他方式来体现这种雄壮、活泼的情绪呢?同学们有的当指挥官带着大家模仿玩具兵踏步,有的双手扛枪姿势踏步,还有的拿出画笔画他们表演的场景。通过自由选擇表演形式,充分挖掘了孩子们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在音乐教育的实践活动中,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师必须具有开拓精神,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时代赋予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努力实施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作者简介:魏秀梅(1979—),女,汉族,山东日照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 小学音乐。

猜你喜欢

音乐教学素质教育创新能力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也谈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