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等职业院校音乐合唱教学状态与发展方向

2020-04-20张毅

北方音乐 2020年5期
关键词:发展方向职业院校

【摘要】中等职业院校开展合唱教学的目的是提升学生间的内部凝聚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变得更加团结,培养音乐鉴赏能力与审美情趣。本文探讨了中等职业院校音乐合唱教学的作用,分析了中等职业院校的音乐合唱教学状态,并进一步明确了中等职业院校在音乐合唱教学中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职业院校;音乐合唱;教学状态;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5-0152-02

【本文著录格式】张毅.中等职业院校音乐合唱教学状态与发展方向[J].北方音乐,2020,03(05):152-153.

合唱作为众多音乐演出形式的一种,具有广参与度、强普及性的特点,合唱效果的好坏并不是由个人所决定的,是需要多人之间的共同合作,通过以集体协作的形式来进行展现的。中等院校在进行音乐教育中,要想确保合唱教学功能的发挥,必须要采取科学的合唱教学策略,使合唱教学状态能够向着理想的方向发展,这样才能使中等职业院校的音乐教学质量得到根本上的提高。为此,本文在探讨中等职业院校音乐合唱教学作用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教学状态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明确中等职业院校在音乐合唱教学的发展方向。

一、中等职业院校音乐合唱教学的作用

(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

中等职业院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初、中级技术人才的重要责任,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中等职业院校非常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进行合唱教学,可对学生所具有的合作意识及集体荣誉感进行充分体现,也能使学生在合唱学习中不断提高其自身的音乐鉴赏能力,具备更高的审美高度。并且,合唱教学还可使学生变得更加自制,使学生能够表现出更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平。

(二)促进素质教育深化开展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正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能否得到深化推进,直接关系到整个教育工作的成败,由于中等职业院校相比于高职院校来说,在生源质量上要相对较差,学生的基础教育较为薄弱,因此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也已成为中等职业院校在发展过程中的难题。通过开展合唱教学,有助于素质教育的深化开展,使学生在合唱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提高综合素质。

(三)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正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而对于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由于学历较低,在综合素质与工作技能上也相对较差,在就业后无法对工作环境进行很好适应。通过合唱教学,能够使学生在合唱训练过程中培养勇于进取的精神,在面对困难时也能保持平和的心态,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具备较强的自信心,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二、中等职业院校音乐合唱教学状态分析

在中等职业院校音乐合唱教学中,教师并未全面了解学生是否具备音乐基础,更不关心学生对音乐是否感兴趣,正是由于未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使学生在音乐合唱训练过程中常常表现出兴趣低、出勤率低等现象,学生在合唱训练中也会存在节奏感不好、音不准、声音杂乱等问题,音乐合唱教学成效自然也不理想。除此之外,在音乐合唱教学中,团体合作是非常重要的,而这就需要学生在合唱训练中能够对合唱技能自发地学习,并且还要真正理解合唱艺术,学生只有具备主动性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参与到合唱艺术的表演中。但实际上,教师并未重视学生对合唱艺术的理解与掌握,更没有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在训练过程中往往存在半强制性,这无疑会对音乐合唱的教学状态产生很大影响;最后,教师在音乐合唱教学中所采用的训练方法不够科学,众所周知,在合唱训练中,教师需要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姿势与发声方法,使学生能够在合唱过程中自如的控制气息,并且在合唱中还要吐字清晰,学生之间的声音应做到统一。而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掌握,并以此为依据来对相应的练习曲目进行选择,但事实上,教师并未重视歌唱姿势、发声方法的传授,在合唱教学中只是提出声音集中统一、吐字清晰的要求,这也造成学生在音乐合唱训练中很难掌握正确的歌唱姿势,在发声方面也不标准,从而合唱过程中出现声音杂乱、气息不稳等问题,合唱教学效果也便可想而知。

三、中等职业院校音乐合唱教学的发展方向

(一)对学生基本情况进行全面了解

中等职业院校在进行音乐合唱教学时,要想提高音乐合唱教学效果,改善合唱教学状态,教师就必须要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一个全方位的了解,需要教师了解学生是否具有音乐基础,对音乐是否有足够的了解,能否理解和掌握合唱知识,对合唱训练是否感兴趣等,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注重将合唱教学中的基础知识传授给学生,结合学生在实际训练中的具体表现,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通过声乐训练、乐理训练等方式来不断夯实学生的音乐基础,进而使学生在进行合唱训练时能够具有较高的热情,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合唱训练中,从而使音乐合唱教学状态得到根本的改善。可以说,音乐合唱教学状态的改善,就必须要做到知己知彼,这离不开对学生基本情况的了解,这也是中等职业院校在开展音乐合唱教学的主要方向。

(二)明确音乐合唱教学的目标及内容

在中等職业院校音乐合唱教学中,学生的自觉性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确保学生对合唱艺术有着强烈的兴趣,才能使其在合唱训练中充分发挥自觉性。在合唱教学时,教师需要重视学生对合唱艺术的理解和掌握,通过播放一些优美的音乐作品,帮助学生来感知音乐中的美感,进而使学生能够懂得欣赏合唱艺术,这样才能使其在合唱训练中主动参与到对艺术美感的探求当中去。教师需要强调合唱训练中的心态保持,使学生能够利用合唱来对自身情感进行抒发,进而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艺术品味,使自身情操得到有效陶冶,在此过程中还能增强其协调合作能力。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与内容,通过对识谱、音准、节奏等进行针对性的练习,使学生能够在合唱训练中循序渐进,可先从单声部视唱开始,然后进行二声部视唱,在音准训练时,需按照中声区到高低音区的顺充来进行扩展,还可采取合唱团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合唱实践能力。总之,音乐合唱教学状态的改善,和音乐合唱教学的目标与内容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中等职业院校在进行音乐合唱教学时,必须要先明确具体的目标和内容,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合唱教学成效。

(三)采用正确训练方法

在音乐合唱教学中,教师需要采用正确的训练方法,这也是确保歌唱模式做到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为了帮助学生在合唱中吐字清晰,教师需要强化自然音阶训练,使学生能够分清全音与半音,通过固定唱名来熟悉音阶。此外,教师还要注重节奏的训练,可通过唱谱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合唱过程中进行打拍,以此解决在合唱过程中出现节奏慢或节奏过快的问题。总而言之,音乐合唱教学需要在正确训练方法的指导下进行,这就需要不断探寻更加科学的训练方法,这也是中等职业院校在音乐合唱教学中需要摸索的方向。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等职业院校在音乐合唱教学中,必须要进行不断的摸索,还要总结教学经验,确保学生能够在发声、节奏及音准等方面的训练下,实现声音的协调统一,使学生能够在合唱中感受到合唱艺术的美感,培养其学习兴趣,进而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和巩固勇于进取、团结协作的精神。

参考文献

[1]李若铤.谈中职音乐教学中如何提高合唱质量[J].科技风,2019(7):223.

[2]吴海燕.谈合唱教学在中职音乐课堂中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4):243.

[3]方良洪.职业学校开展合唱教学的价值与策略思考[J].当代音乐,2017(10):33-34.

作者简介:张毅(1980—),女,汉族,河南开封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声乐及合唱方面的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发展方向职业院校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试论职业院校分层教学的策略分析
教学能力比赛促进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实践与反思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浅析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探讨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及发展方向
分析医药市场营销的策略与发展方向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