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看得见”的音乐

2020-04-20曾佳妮

北方音乐 2020年5期
关键词:低年级学生图谱运用策略

【摘要】音乐作为一门艺术,与文学及绘画不同,往往比较抽象。但是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由于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的音乐知识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图谱能够让音乐变得生动、形象,形成“看得见”的音乐,以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效果。本文主要探讨了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图谱的有效运用,旨在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音乐;低年级学生;图谱;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5-0138-02

【本文著录格式】曾佳妮.“看得见”的音乐——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图谱的有效运用策略[J].北方音乐,2020,03(05):138-139.

图谱作为能够将音乐变得形象化、生动化的一项有效教学手段,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促进了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过程中,运用音乐图谱,可以表现音乐作品的节奏、旋律,刻画音乐形象,表达音乐情感,在音乐欣赏教学、歌唱教学以及节奏训练中,都可以起到良好的作用。为此教师应采取有效的策略,巧用图谱,丰富的音乐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感知能力以及表现能力,实现小学音乐教学目标。

一、音乐图谱的概述

音乐图谱又称为音乐结构图,是以图画形式将音乐呈现在学生面前,是目前音乐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图谱音乐涵盖了音乐作品的相关音乐要素,包括旋律、节奏、音高等,而且不是具体表现某一个具体的音,是从整体上出发,构成音乐动机或旋律。在音乐教学中,通过音乐图谱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理解音乐要素特点,包括节奏、旋律、长短以及情绪等,使得学生更好的认识音乐,充分调动学生参与音乐活动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图谱呈现形式多种多样,一是以打击乐器图形表现音乐节奏、顺序;二是以曲线点表示音乐旋律走向以及节奏;三是色彩对比表现音乐情绪;四是以图形、数字、色彩表现音乐结构。根据目前的小学音乐低年级教学现状,应用较多的为旋律图谱,其涵盖了旋律、节奏以及力度要素等,随着年级的提升,旋律图谱应用的较少,在六年级几乎不使用音乐图谱。可见音乐图谱主要应用在小学音乐中低年级中,特别是在低年级的有效运用,对此应深入分析探讨,加强音乐图谱的运用效果。

二、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图谱的有效运用策略

(一)图谱在节奏训练中的有效运用

节奏训练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应掌握一项能力,传统的节奏训练方式较为枯燥、乏味,导致低年级学生学习兴趣较低,再加上小学生的年龄较小,缺乏一定的认知经验,所以导致节奏训练效果不佳。为此还应将音乐图谱运用在节奏训练中,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促进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例如在表示音乐拍子时,就可以用苹果来表示,即一个苹果表示一拍,半个苹果表示半拍。这种方式很容易记住节拍。例如在学习《好娃娃》这课时,根据这首乐曲,教师制作图谱时,运用一种动物叫声代表不同的打击乐器,小黑鸡表示碰铃、用小青蛙表示双向筒、用小白猪表示铃鼓、用小花鸡表示三角铁,用小黄鸭表示响板等。当教师出示图谱,学生表现出来较高的兴趣,引导学生一边念儿歌,一边打乐器伴奏,然后引导学生换一种节奏演奏打击乐器。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很快掌握这首乐曲的节奏,还可以使得学生认识更多的乐器,加强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

(二)图谱在歌曲演唱中的有效运用

歌曲演唱能够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加强学生的审美体验。图谱在歌唱演唱教学中也可以起到重要作用。具体教学过程中,运用图谱是按照歌词内容,通过图片、形象以及符号有效组合呈现歌曲内容,让学生能够快速理解以及记忆歌曲内容。图谱是以一个字或者每一乐句进行划分的,所以学生通过图谱,就能够明确乐曲的划分,并且能够清楚地唱出来。例如在学习《雪花》这一课时,教师制作图谱,根据歌词内容,可以划分四个乐句,第一句:“雪花 雪花满天飘,你有几个小花瓣?”可以用一个雪花花瓣来表示;第二句:“我用手心接着你,让我来数数看,一、二、三、四、五、六,哦,它有六个瓣”手心用一个心来表示;第三局:雪花不见了,雪花哪去了?”用一个问号来表示;第四句:“只剩下一个圆圆亮亮的小水点”用一个水点来表示。学生通过观看图谱,可以快速记忆歌词,也能快速理解歌词的意思,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除此以外,还可以运用图谱帮学生认识音高,例如在学习《柳树姑娘》这首歌曲时,教师制作图谱时,运用画柳树来呈现,并指导学生一边唱,一边画柳树,当唱到音高的地方,就画柳树上长在高处的嫩芽,反之则画柳树下面的枝叶。这样就能够让学生掌握这首歌曲的音高。

(三)图谱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音乐欣赏活动的开展,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感受音乐的魅力。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欣赏活动经常开展,但是音乐欣赏活动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理解起来较为困难。以往的教学方式就是以学生听为主,导致学生对音乐欣赏活动兴趣不高,音乐审美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将图谱运用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可以用过图画或符号表达曲式结构特征、旋律、节奏以及风格。例如在学习《杜鹃圆舞曲》时,教师在开展音乐欣赏活动时,通过制作图谱呈现,教师可以利用粗线表示拍子的强,用细线表示拍子的弱,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了解这首歌曲的节奏特点,掌握歌曲旋律。教师又让学生一边聆听歌曲,一边画出杜鹃的形象,引导学生加强对歌曲的感受,从而保证音乐欣赏教学的有效性。

(四)图谱在乐器演奏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乐器演奏也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乐器演奏,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乐器,并通过不同乐器演奏表现音乐,能够给予学生不同的感受。通过演奏乐器,可以调动学生手、眼、脑、心,提高学生身心协调能力,使得头脑变得更加的灵敏以及聪慧。在乐器演奏教学活动中,需要学生调动形象思维把握作品以及分析处理作用,因此图谱在演奏教学中也必不可少,通过科学、合理运用图谱,加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为了便于图谱的运用,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需求,设计了生动形象的图形符号,并运用这些图形符号来表示打击乐器,用线段的长度来表示乐句,用大句号表示音乐拍子的强,小句号表示音乐拍子的弱,用波浪线表示串铃,用逗号来表示小玲。又如在学习《沙锤》这课时,教师在制作图谱时,基于学生的认知能力,用水果来表现不同乐器,并呈现这首乐曲的节奏与音型。图谱之间的串联,还应依赖于动作,这种方式可以调动身体能动性,便于学生对这首乐曲的掌握,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乐器以及乐谱。

三、总结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文学及绘画不同,往往比较抽象,不符合低年级小学生的思维特点,造成学生对音乐知识理解较为困难。图谱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运用音乐图谱,可以表现音乐作品的节奏、旋律,刻画音乐形象,表达音乐情感。为此教师应采取有效的策略,巧用图谱,将音乐图谱合理地运用在音乐欣赏教学、歌唱教学、节奏训练、乐器演奏教学中,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感知能力以及表现能力,实现“看得见”的音乐,促进我国小学音乐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琼.小学音乐教学中图谱教学的巧妙运用[J].新课程导学,2018(27).

作者简介:曾佳妮(1981—),女,汉族,福建省龙海人,本科,小学高级职称,研究方向:小学音乐(部编人教版)。

猜你喜欢

低年级学生图谱运用策略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文化“走出去”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2001-2020)
图表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激发低年级学生写话兴趣的几点思考
“合理情绪疗法”在引导学生交往行为中的运用
运用法治思维做好秘书工作
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最精确人类大脑图谱出炉
中国知名官方智库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