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弘扬民族音乐的有效途径

2020-04-20向洁

北方音乐 2020年5期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民族音乐

【摘要】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具有直接影响。所以在中小音乐教学中,如何弘扬我国的民族音乐,成为了相关工作者研究的重点问题。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民族音乐;弘扬传承

【中图分类号】J6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5-0134-02

【本文著录格式】向洁.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弘扬民族音乐的有效途径[J].北方音乐,2020,03(05):134-135.

一、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弘扬现状

民族音乐是我国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充分反映了我国民族风情以及文化特色。音乐是中小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能够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民族音乐,能够加强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和理解,掌握更多关于民族音乐的知识,了解我国民族音乐发展规律和艺术特点,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升中小学音乐教学水平的提升,促进我国中小音乐教学的发展,还可以渗透民族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实现我国民族音乐的弘扬和传承。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我国中小音乐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民族音乐在中小音乐教学中的融入,学生对民族音乐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但是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民族音乐在中小音乐教学中的开展还存在许多限制因素,具体表现在教师采用的音乐教学模式较为落后,导致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比较枯燥、乏味,学生对音乐学习缺少兴趣,导致民族音乐教学效果不佳;由于学校以及家长更重视学生语数外等学科的学习,所以即使学生对音乐学习充满兴趣,也无法全身心投入学习,长此以往,就会降低学生学习兴趣,无法保证音乐教学效果;教师对民族音乐融入程度不够,没有在中小音乐教学中合理的引入民族音乐,导致学生对民族音乐认识不够,对学习民族音乐的积极性不高,对弘扬和继承我国传统的民族音乐造成了阻碍。

二、在中小音乐教育中弘扬民族音乐的有效途径

(一)在思想中重视民族音乐

在中小音乐教育中,弘扬民族音乐,先要从思想上重视民族音乐,应充分认识到民族音乐的重要价值。民族音乐是由我国各民族音乐所组成的,充分展现了各民族文化,通过学习民族音乐,学生在获得民族音乐知识技能的同时,能够加强对各民族风土人情的了解,形成强烈的民族意识,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怀。为此应明确民族音乐在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创造弘扬民族音乐的环境。同时作为音乐教师,应肩负起宣传民族音乐的责任,将民族音乐充分融入到具体的教学中,从中小学开始,让学生接触民族音乐,学唱具有民族风格的民歌,教师还应将更多的优秀民族音乐作品推荐给学生,加强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欣赏,促进学生正确的认识民族音乐,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从而热爱民族音乐,继承民族音乐,宣扬民族音乐,加强学生的民族审美情趣,实现弘扬我国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这对我国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在行動上学习民族音乐

想要真正实现民族音乐的弘扬和传承,还应有具体的行动上的表现,应将民族音乐真正地引入到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以往中小音乐教学中,虽然也有关于民族音乐教学,但是由于重视程度不够,所以导致民族音乐教学开展效果不佳。为此中小音乐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民族音乐教学观念,摒弃民族音乐太土太迂的错误观念,以传授学生民族音乐知识,加强学生民族音乐审美能力为重要目标,通过有趣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更好的学习民族音乐,让学生充分感受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歌、舞、乐,认识到民族音乐的重要价值,提升民族音乐在学生中的地位,不断吸取民族音乐中的“营养”,这对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具有至关重要作用。

(三)在活动中弘扬民族音乐

弘扬民族音乐时,应采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课堂教学主要通过听、唱、节奏训练等方式,传授学生民族音乐知识。在具体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兴趣爱好,通过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将民族音乐融入其中,使得民族音乐知识更加生动、有趣,有利于加强学生对民族音乐作品理解。在欣赏课中,为学生推荐优秀的少数民族乐曲以及民歌等,感受不同民族音乐的不同风格,增强学生的音乐体验,从而为学生传承和弘扬民族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课外活动中,应组织学生开展各项关于民族音乐的活动,例如组织民族音乐兴趣小组,小组学生经常分享一些民族音乐知识;利用学校广播,为学生播放一些优秀的民族优秀;鼓励学生参加一些关于民族音乐的比赛,通过唱一些民族音乐作品,继承和弘扬民族音乐作品;学校可以在节日中举办关于民族音乐的主题音乐会,组织学生表演具有浓郁地方民族音乐风格的作品,宣传民族音乐文化。通过上述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加强民族音乐的弘扬,在校园中形成热爱民族音乐的良好风气。

(四)在教学中发展民族音乐

在中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想要发展民族音乐,应实现音乐教学民族、音乐教学的本土化。根据目前的中小音乐教材,还应适当增加民族音乐的比重,同时还应纳入到民族音乐作品进行精选,必须是极具特色的优秀民族民间音乐作品,这极大的符合我国《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想要发展我国的民族音乐,还应采用科学、合理的音乐教学法,借鉴和引入国外先进的音乐教学教学法,包括德国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匈牙利柯达伊音乐教学法、美国“综合音乐感”教学法等等,在具体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应基于我国音乐教学实际情况,音乐教师应科学、合理的选择,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音乐教学方法,仍然需要立足于我国民族自身的音乐民族文化,创建一套适合我国民族音乐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呈现我国各民族的音乐作品,加强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促进我国民族音乐的弘扬。

(五)在课后作业中融入民族音乐

在中小音乐教学过程中,课后作业的布置也非常重要,为此教师可以将民族音乐融入到课后作业中,这样能够使音乐作业布置更加的生动、有趣,充分调动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小学音乐作业布置效果的提升。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我国的一些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三组,每组学生要至少收集五部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并对这五部的民族音乐作品鉴赏,分析这五部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的特点以及充分展现的民族特色,学生可以通过上网搜索、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收集,小组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选出五部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然后在课堂上与全班同学进行分享。之后教师对学生收集的民族音乐作品进行评价,进一步帮助学生深化对民族音乐作品的理解,对于表现好的小组,教师还应给予一定的奖励,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加强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增强学生对民族音乐作品的喜爱,为今后的音乐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总结

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具有直接影响。所以在中小音乐教学中,应重视我国民族音乐的开展,教师应肩负起宣传民族音乐的责任,采取科学、合理的策略,丰富学生民族音乐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同时加强学生的民族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这对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学以及民族音乐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陈萍.让学生在欣赏中感知民族音乐的无限魅力[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8(10).

[2]陈小静.浅析中国民间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课堂的渗透[J].当代教研论丛,2016(12).

作者简介:向洁(1990—),女,汉族,湖北省荆门人,本科,小二,研究方向:小学音乐(湘教版)。

猜你喜欢

中小学音乐民族音乐
在高一年级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
论高校音乐教育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与作用
传统文化与民族音乐的重构研究
民族音乐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深化策略分析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中西民族音乐在多元世界民族音乐中的地位探析
中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探索与思考
浅谈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现状及改善策略
浅论动画音乐进入音乐课堂
论体态律动教学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