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高血压管理中应用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0-04-20

关键词:慢性病血压饮食

叶 明

(北京市朝阳区东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100018)

高血压是当今社会中最为常见的几种慢性病之一,其发病率正在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而升高。老年人发生高血压的几率往往更高,这种心血管内科疾病对于老年患者的危害性也比较大,对心脑肝肾等重要器官均有所影响,容易引起其它相关病变,进而降低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由于当前尚无法彻底根治老年高血压,以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保持健康的日常生活,进而减少疾病的不良影响。在此过程中,社区是为老年高血压患者提供有效管理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本文以2017年2月~2017年7月的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84例为对象,研究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7年2月~2017年7月的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有男女患者24例和18例,平均年龄68.5±2.4岁,病程3.7±1.1年;观察组有男女患者26例和16例,平均年龄68.7±2.2岁,病程3.5±1.3年。对照组和观察组间,性别、年龄、和病程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纳入患者均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符合诊断标准,年龄60岁以上,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未纳入合并心理障碍或精神障碍,合并非高血压性心脏病,原发性心肺肝肾功能不全,非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定期对患者电话或上门随访,了解患者血压水平变化,叮嘱患者按时按量服药,定期到院复查等[2]。

1.2.2 观察组

观察组采取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收集患者各方面信息,建立档案,对生活饮食习惯、疾病治疗情况、各项检测指标等均详细记录。强化系统管理,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和症状,分别制定健康管理方案,定时对患者病情信息更新。对于病情加重的情况,要建议患者及时到院就诊。叮嘱患者日常注意自身症状的观察,如果有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开展社区宣讲,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活动中心、健康室等,请高血压疾病专家定期开展健康讲座、健康指导等,解答患者的疑问,满足患者对疾病知识的需求[3]。定期组织患者之间的交流会,让老年高血压患者能够相互交流和总结经验。对于存在的不明确的问题,由专业的高血压病专家予以解答。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正确的日常饮食,明确饮食摄入种类、时间、量等。保证营养充足,注意饮食禁忌等。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血压水平,以及护理后的知识掌握情况。其中知识掌握采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制问卷,由经过培训的人员开展调查。问卷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说明知识掌握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别用均数±标准差代表,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护理前血压水平没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后舒张压(71.2±3.4)mmHg、收缩压(140.3±10.6)mmHg,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观察组护理后知识掌握,疾病知识(94.6±4.5)分、健康行为(93.4±4.7)分、日常饮食(95.3±4.2)分、运动锻炼(94.2±4.4)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护理前后血压水平对比(±s)(n=42)

表1 两组护理前后血压水平对比(±s)(n=42)

注:相比于对照组,*P<0.05。

组别 舒张压(mmHg) 收缩压(mmHg)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81.9±6.7 71.2±3.4* 156.8±15.7 140.3±10.6*对照组 81.8±6.5 78.6±4.1 156.7±15.2 151.2±13.9 t值 0.64 6.28 0.58 6.71 P值 >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护理后知识掌握对比(±s)(n=42)

表2 两组护理后知识掌握对比(±s)(n=42)

注:相比于对照组,*p<0.05。

组别 疾病知识 健康行为 日常饮食 运动锻炼观察组 94.6±4.5* 93.4±4.7* 95.3±4.2* 94.2±4.4*对照组 80.6±2.3 81.2±2.2 83.2±2.7 80.1±2.5 t值 7.54 8.13 8.05 8.39 P值 <0.05 <0.05 <0.05 <0.05

3 讨 论

老年高血压十分常见,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等,进而造成冠心病、心力衰竭等,最终可能导致患者死亡。在本文中,应用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管理有明显的优越性(P<0.05)。因此,对于老年高血压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开展管理,帮助患者有效控制血压,同时提高高血压疾病及健康知识的认知,帮助患者保持健康。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是以社区为主要场所,面向高血压患者及家庭开展的全面管理和健康教育等[4]。以社区为单位,由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为老年高血压患者提供相应的医疗卫生服务,建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个人档案,详细了解患者的各方面基本情况,从而能提高护理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完善社区慢性病管理系统,随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进而调整其管理模式,控制高血压疾病的进展。通过社区宣教,让患者了解更多的高血压疾病相关知识,为患者答疑解惑。同时还应该提供生活和饮食指导,帮助患者保持健康行为。

综上所述,采取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开展老年高血压管理,对于血压水平的控制和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的提升,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应用效果较好。

猜你喜欢

慢性病血压饮食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春节饮食有“三要”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最怕啥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