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间歇性导尿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康复护理效果

2020-04-20丹,朱虹*

关键词:导尿管尿量满意率

张 丹,朱 虹*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钻石湾院区康复医学科一病房,辽宁 大连 116033)

从我国脊柱损伤患者的生活质量上看,远远低于部分发达国家,而对于脊柱损伤患者而言,泌尿系统并发症是晚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对于脊柱损伤患者泌尿系统并发症的治疗护理水平较低,脊柱损伤患者的泌尿系统并发症主要是排尿障碍,如果没有有效的处理方式[1],可能会导致患者膀胱输尿管反流,从而引起肾积水、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次研究特对本院脊柱损伤患者采用不同康复护理方式,探究间歇性导尿管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样本从本院脊柱损伤患者中选取100例,研究时间从2018年9月~2019年9月,其中实验组患者中,男性患者选取23例,女性患者选取27例,患者年龄在22~65岁之间,年龄均值为(39.4±2.1)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8例,患者年龄在21~67岁之间,年龄均值为(40.6±1.3)岁,本次研究在开始前先将病历资料交与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符合研究要求后开始研究,在着手研究时,保证参与研究的患者与家属均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从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上看,不会对本次研究科学性造成影响。

1.2 方法

间歇性导尿术康复护理:给予患者间歇性导尿术,并且采用膀胱功能训练,在训练前留置导尿管,在发生尿溢出之前及时导尿,并且将患者膀胱排空,每天上午、下午、晚上各进行1次测量,将尿量平均值作为最后膀胱容量的结构,在患者尿溢出之前不导尿,采用叩击的方式将患者耻骨联合上方进行压迫,排尿完毕之后再进行导尿,将膀胱尽量排空。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护理。

1.3 观察指标

①膀胱容量、残余尿量、②护理满意率。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 22.0,分析研究所得数据。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以t与x2检验。当P<0.05时,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膀胱容量、残余尿量

对比两组患者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分析得知,实验组患者膀胱容量较高,残余尿量较少,两组对比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

表1 两组患者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对比(±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n 膀胱容量(ml) 残余尿量(ml)实验组 50 391.1±32.4# 48.6±5.1#对照组 50 351.6±25.0 105.5±9.6

2.2 护理满意率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分析得知,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较高,两组对比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 论

在患者脊柱损伤之后,患者会出现膀胱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尿失禁、尿潴留,在损伤后早期一般为尿潴留,因此需要采用留置导尿管的方式,但是如果单纯采用留置导尿管则会让微生物直接进入泌尿道通道[2],而微生物在患者的泌尿道的上皮细胞上大量繁殖,导致炎症与组织损伤。而间歇性导尿管可以避免长期留置导尿管而造成的尿道、阴道并发症状,还能进一步刺激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避免患者长期留置导尿管而造成的心理负担[3]。

在本次研究中,对比两组患者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分析得知,实验组患者膀胱容量较高,残余尿量较少,两组对比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分析得知,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较高,两组对比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

综上所述,通过此次研究得知,在脊柱损伤患者康复护理中采用间歇性导尿,对患者膀胱功能改善较高,并且能进一步提高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导尿管尿量满意率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与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
危重症患者导尿管留置与拔除情况调查分析
集束化护理在预防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发生尿路感染中的应用效果
综合ICU护士非必要性导尿管留置的知信行现状的调查分析*
老年男性夜尿增多的诊治
探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米诺环素治疗急性逆行性牙髓炎的疗效探讨
26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研究
右美托咪定对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和尿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