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剂量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下肢手术的价值研究

2020-04-19张一翔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硬联合麻醉罗哌卡因临床效果

张一翔

【摘  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下肢手术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11月-2019.1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行下肢手术患者,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患者使用1.5mL罗哌卡因,研究组患者使用1mL罗哌卡因,对两组患者麻醉效果、镇痛效果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麻醉效果、镇痛效果均优于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下肢手术患者采取小剂量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可提高麻醉效果及镇痛效果,缓解术后疼痛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荐与使用。

【关键词】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下肢手术;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3-0104-02

近些年,我国医疗水平不断提升,下肢疾病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在下肢手术的过程中有效的麻醉科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有助于术后康复[1]。在麻醉药物中,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较为常用,然而不同麻醉计量对患者麻醉效果以及疼痛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选择合理的麻醉剂量对下肢手术患者极为重要。我院以80例下肢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就不同剂量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下肢手术的价值进行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11月-2019.1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行下肢手术患者,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纳入排除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下肢手术适应症,手术耐受性好,均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严重疾病、精神、心肝肾功能存在障碍的患者。对照组年龄在27-73岁,平均(50.32±1.21)岁;研究组年龄在26-72岁,平均(50.12±1.35)岁。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均立即建立静脉通道,密切监测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给予吸氧并维持氧气流量在3-4L/min。在建立静脉通道半小时内输注少量胶体溶液或平衡盐溶液用以补充血容量。患者取卧位,将患侧肢体放置在下侧,将其脊柱呈屈曲状,铺设消毒铺巾,采取单间隙腰硬联合麻醉。在患者L2-3或者L3-4进行穿刺,将18G硬膜外穿刺针穿刺到硬膜外腔,并将25G腰穿针经此针置入到蛛网膜下腔,再拔出针芯,注入罗哌卡因[2]

对照组:给予1.5mL罗哌卡因。

研究组:采取1mL罗哌卡因。

两组患者退出腰麻针后再穿刺针处置入硬膜外導管,将腰麻给药速度维持在30-60s之间,注药结束后每隔5分钟对患者进行心率与血压监测。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麻醉效果、镇痛效果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

1.4统计学分析

将收集到的数据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x±s)、[n(%)]表示计量型数据以及计数型数据,用t检验计量型数据,用x2检验计数型数据,P<0.05表示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2 结果

2.1对两组患者麻醉效果以及镇痛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及镇痛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对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对照组发生恶心呕吐者3例、肺部感染者2例、低血压者2例、尿潴留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研究组发生恶心呕吐者1例、肺部感染者0例、低血压者0例、尿潴留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X2值为4.1143,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在人体各部位当中,下肢负重较多,近些年,骨科手术中下肢手术较为常见。在骨科手术麻醉中,常通过腰麻方式进行麻醉,而腰麻会影响机体循环系统以及血流动力学稳定,对呼吸系统以及循环系统均会造成不良影响[3]。有效的术前麻醉能够保障患者顺利完成手术,让患者在术中维持稳定、安全且无痛的状况,同时可降低患者术中出现不良反应。罗哌卡因以起效快、持续时间长、止痛作用良好等特点常用于下肢手术麻醉中。研究表明,不同剂量腰硬联合麻醉对患者心率、血压等指标均有不同的影响。我院将80例下肢手术患者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均采取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给予1.5ml罗哌卡因,研究组采取1ml罗哌卡因,对两组患者麻醉效果、镇痛效果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麻醉效果、镇痛效果均优于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曹玲[4]研究中指出,对下肢手术患者采取小剂量罗哌卡因麻醉效果更好,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明显低于大剂量的18.6%,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本次研究与曹玲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对下肢手术患者采取小剂量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可提高麻醉效果及镇痛效果,缓解术后疼痛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荐与使用。

参考文献

[1] 郭庆俊.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03):17-18.

[2] 潘志豪.比较不同剂量低浓度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下肢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A0):97+99.

[3] 张海琴.比较不同剂量低浓度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下肢手术的麻醉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36):47-48.

[4] 曹玲.小剂量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手术的临床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20):2789-2790.

猜你喜欢

硬联合麻醉罗哌卡因临床效果
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分析
罗哌卡因用于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分娩镇痛及对母婴安全影响
探析等效剂量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麻醉中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对术后硬膜外镇痛60例疗效观察
L—CSEA分娩镇痛法用于自然分娩的临床研究
两点穿刺重比重盐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腰椎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