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散文新作两篇

2020-04-19李华章

文学教育 2020年3期
关键词:王昭君巫山昭君

在三峡遇着美丽

长江三峡像一座七百里的壮丽画廊,似一组别具魅力的交响乐章。瞿塘峡雄奇伟岸,巫峡幽深秀丽,西陵峡滩多流急。从古至今,曾吸引多少文人墨客、过往游客心驰神往,流连忘返。而千姿百态、云雾缭绕的巫峡更叫人梦绕魂牵,“放舟下巫峡,心在十二峰”。

巫山十二峰,“雨霁巫山上,云轻映碧天,”“山似烟云为神采”,“山得烟云而秀媚”。分列在巫峡两岸,江南、江北各六峰。为了目睹她们的风采,我曾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末,几十次风浪里上、江涛中下。有一次,我从重庆乘轮东下,在三峡,遇着了美丽。轮船离开巫山城之后,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北岸(左岸)的“登龙峰”,位于横石的西侧,正在箜篌山东首,有六座峰峦攒簇,层叠蜿蜒,跃跃欲飞,若龙腾霄汉,格外壮观,海拔1130米,为巫山十二峰之冠。接着,又看见了“圣泉峰”,位于横石溪以东的半山腰,悬岩顺势向上伸延,其势如刀削斧砍,好似一头昂首屹立的雄狮,峰下有甘泉,四季喷流不竭,以此得名。又因峰前岩石独呈白色,俗称“狮子挂银牌”,妙趣横生。那“朝云峰”,清晨,峰前云雾弥漫,朝阳照射,彩云飞舞,山峰似乘云,若隐若现。

然而,观赏巫山十二峰的最佳处要数青石村(今青石镇)。于是,我又一次从巫山县城乘小船,莫约几十分钟就扺达青石。村子不大,二三十户人家,炊烟袅袅,橘林满坡,青山绿水。当时,引人注目的只有信号台,一座平房,黑瓦粉墙,夫妇俩长年坚守,村子没有一家客栈。我坐在农家门前的岩石上,迎着朝霞,隔江相望神女峰,她上入云端,下临长江,山峰旁有一块人形石柱,状如健美的女子,亭亭玉立,脉脉含情,妩媚动人,朝迎早霞,暮送晩霞,故名“望霞峰”,(又名“美女峰”)。加之美丽的神话传说,“神女峰”给了我一种回味无穷的艺朮享受。靠近神女峰之东,另有一峰,峰顶众石排列,嶙峋参差,形似一群仙人相聚,故名“集仙峰”,因为峰顶分岔而立,恰似一把张开的大剪刀,俗称“剪刀峰”。相邻又有一峰峥嵘,形似一顶圆帽盒,故称“帽盒峰”,(又名“松峦峰”)。站立青石村环视,还可见江南(右岸)的“飞凤”、“翠屏”、“聚鹤”三峰。“飞凤峰”在青石之西的小溪旁,因形似一只飞翔的凤凰,凤头直揷江中,两旁山坡逐渐低下,犹如凤之两翅,栩栩如生,故名“飞凤峰”。相传,山腰有一平台,是神女给大禹授宝书之地,名称“授书台”。站立飞凤峰上,我看到了飞翔的诗韵。青石村背后,有一山峰超然卓立,十分陡峭,形似一扇大屏风,漫山苍翠,名叫“翠屏峰”。此峰之东,峰顶怪石磋峨,松杉茂盛,四季常青。传说,每天夜晚聚集无数白鹤,或栖于树上,或翔于峰项,故称“聚鹤峰”。在青石观赏十二峰,算是大饱了眼福。

江右岸的另外三峰,距离长江约有三四十华里,只有一条弯弯曲曲的青石溪可通,交通极其艰难,故无游客能亲眼一见,给人留下了千古遗憾。怪不得古代文人慨叹:“十二巫峰见九峰”。

三峡大坝建成后,水位抬高,高峡出平湖。前年深秋,我溯江而上,轮船行至巫山城,因天色未亮,停泊江中。船上旅行社组织“神女溪”之游。我欣然前往。換乘一只小游船,沿长江下行不远,进入江南岸的峡谷,两山夹峙,最窄处有如一线天,两岸青山如画,江水碧绿照人,紅叶倒映清流,令人赏心悦目。经过“一户人家一个村”时,“怀抱一江水,背靠一座山”,真不愧为天下之奇景!游船深入而进,就遥遥望见藏在深闺人未识的三峰,即:“净坛峰”、“起云峰”和“上升峰”。一时惊喜若狂,恍如做梦。看!那“净坛峰”,峰顶平旷如坛,山道极险,去者绝无仅有,望之令人兴叹不止,据介绍,山上尚有碧渊一潭;那“起云峰”,峰高入云,云气时聚时散,远远望去,“绝壁凌空,云气触石”,气势非凡,云缠雾绕,変幻莫测;那“上升峰”,山势突兀,呈拔地飞腾之势,飘飘欲仙,充满了攀登者的无限豪气。

在三峡,我遇着了最美!

昭君的故乡

昭君故里,留在我心中的兴味和感慨,总是绵绵不绝的鲜活。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兴山县,须搭船溯西陵峡而上,一路滩多流急,怵目惊心;下船后在香溪镇住宿,通宵峡风呼啸不停,难以入睡;次日,再沿香溪河走旱路,蜿蜒曲折坎坎坷坷风尘仆仆地行走一天,才赶到城关高阳镇。招待所招待我们的第一餐饭就是“金包银”(包谷拌大米),名字好听,但南方人咽下去颇不顺溜。我站立香溪河的木板桥上,望着皎洁的香溪月,为兴山多山、且山高雄奇而惊讶;大清早,我爬上昭君台,俯视那碧绿清亮的香溪,为她养育出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王昭君而赞叹不已。

兴山县城虽小,但高阳镇的名字古老而闻名。两千三百年前,伟大诗人屈原诞生在秭归乐平里,与此相比邻,他在长诗《离骚》的首句即吟道:“帝高阳之苗裔兮”。高阳,传说中“五帝”之一,是楚人的远祖。以“逸响伟辞”作为这座小城的名字,也自会“卓绝一世”。宏伟的三峡大坝建成之后,兴山高阳镇淹没于香溪河水之中。一座新的县城崛起在古夫镇。古夫也是一座千年古镇,冷落了多少年之后,因此而时来运转,成了新县城,重新焕发出青春之光。同人一个样,青春是最美丽的,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那香溪流香;那鸽子花绽放;那桃花鱼绚丽多姿;那黄粮飘香;那高岚缭绕;那朝天吼漂流的涛声;那水上公路的腾飞……啊,我心中的兴山,一座多么美丽的山城,一座有生动故事的山城!

行走在“七百里三峡”库区,新建的十几座县城中,数兴山新县城最漂亮,这正同王昭君的美名相匹配。我登上县政府大楼顶上鸟瞰:处处新楼林立,或白墙红顶,或粉墙黛瓦,一片连着一片;每幢楼房设计精巧,仿古建筑有之,欧式风格亦有之,五颜六色,灿然入目;一条条街道宽敞整洁,纵横交错;一座座公园,一块块草地,绿意盎然,如诗如画,堪称昭君故里新创作的一部“杰作”,兴许得伟大诗人屈原之灵感所致。

搬遷县城,兴师动众,牵动人心,三万多人马行动,决非小事。县委、县政府领导抓住兴建三峡工程的机遇,为百姓办实事。要不,古夫镇还会冷落多少年。据主人介绍,在兴山县境内,面积超过1平方公里的坪地,只有古夫、黄粮和榛子三个乡镇,而黄粮、榛子缺水,惟古夫镇水源充足,一条古夫河穿城而过,汇入香溪;上游不远处,修有一座古洞口水库,直通汉水,那千顷碧波,清流涟猗,野鸭悠游,水鸟盘旋,小船往来,衬托出电站巍巍。枯水季节,县前河段筑有橡皮坝,依然碧波荡漾,垂柳倒映。我漫步河边,环顾四望,青山巍峨,郁郁葱葱,山风阵阵;山腰层层橘林,累累红果,挂满枝头;山麓茶园逶迤,似绿色长城。我轻轻呼岋,空气太清香了,恨不得多吸几口。

有一次,一位文友陪我去古夫“寻古”。那时的古夫镇,仅一条窄小的街贯穿,类似绍兴“咸亨酒店”那种老式柜台,只在深巷里剩下几家,代之而起的是二三层的小楼房,气氛冷寂;我们在古夫河滩捡石子,小石子五颜六色。他说,这条小河己流了好多好多年代了,上游有一个古洞口,传说洞中藏了一条龙,龙是东海龙王派遣来的“特使”,是为王昭君离乡出塞来送行的。父老乡亲为昭君送行时,依依不舍,热泪盈眶,情景感人。那条龙也深受感动,流下了眼泪,每行泪化作了一颗颗彩石,闪闪发光。因此,这条溪河又名“彩石溪”。如今,古夫河犹如南京夫子庙前的“秦淮河”,为昭君故里增添了许多韵味!

改革开放以后,昭君故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徜徉在新修的昭君广场,绿树环绕,青草如茵,白石路面照人,不由得神思飞扬。凝视王昭君塑像,美丽动人。如同古诗所吟:“端正闲丽,有异于人。”(蔡邕)“娥眉绝世不可寻……”(曾巩)心想,大山深处的兴山,倘没有王昭君这个品貌绝佳的女儿,会是什么样的情景呢?自古以来,地以人胜。兴山因昭君而美丽,兴山因昭君更闻名。

忽从白石路上走过来一个女子,她叫我一声:“老师好”!踌躇中猜出,可能是参加笔会的陌生文友。她微笑地自我介绍,想不到她热情大方,话语亲热。

我们在昭君广场漫步,谈散文,谈书法,随意聊天。我羡慕她出生在昭君故里;她说,王昭君的“光”,兴山人谁都可以沾,但重要的是要学习她胸怀民族大义的精神,热爱和平,热爱家乡的情怀。

人说兴山是个出美女的地方,可恕我直言,很难遇到昭君似的美女。语音刚落,她哈哈大笑,哪有那么多的王昭君。从古到今,不就只出了一个王昭君嘛!但话又说回来,兴山的确水土养人,有青山绿水的滋润,女儿的颜容肤色就是好看。

我暗自思忖:这位陌生的文友,真够直率的。那一股子敢于亮出自己灵魂的自信劲儿,令人羡慕。一个人没有自信,就不敢直面现实,追求理想,憧憬光明,又怎能成就一番事业呢?!

我说,当然还要有机遇。比如王昭君流芳百世,除了她天生丽质,心地纯洁,品格高尚之外,还在于她抓住了机遇。倘不是她抓住“出塞和亲”的机遇,自愿请行,挺身出塞,迎风冒雪,不怕艰难,说不定王昭君也许会是另一种人生……

过去,囿于地理环境所限,大山阻隔,交通闭塞,兴山戴了多年的贫困县帽子。但兴山人民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在打好精准脱贫的攻坚战中,团结奋斗,人心齐,泰山移。终于,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在宜昌带头甩掉了贫困县的帽子。仅交通一项,现巳开通了宜昌--兴山城际公交车,两个多钟头可到古夫镇,不久还要通高铁,与郑万高铁相连接。同过去相比,真是翻天覆地的変化!昭君故里正向着山美、水美、人更美的“三美”高標准继续努力奋斗!

徐霞客曾说过一句话:“信乎,买山而居,无过此者!”他说的虽是云南某地的“石城”,但现在不知湮没到哪里去了?而兴山却是刚崛起于世人面前,往后将建设得越来越美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作者介绍:李华章,著名散文家,现居湖北宜昌)

猜你喜欢

王昭君巫山昭君
醉美巫山,诗画四季
巫山机场正式通航
民族团结视角下的昭君文化
“第一届长江三峡李花节”在重庆巫山开幕
《汉宫秋》中王昭君的形象解读
脑筋急转弯
马致远《汉宫秋》中王昭君的爱情与婚姻
透过历史文化还原昭君的多维价值
“巫山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