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通过古文教学提高艺术专业学生的文学修养

2020-04-19笑虓

文学教育 2020年3期

内容摘要:艺术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古文时,会产生抵触心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通过诵读引发学生兴趣,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来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古人作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关键词:重视诵读 展示作者人格魅力 发展创新思维 弘扬爱国精神

随着近几年国家政策的调整,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对中国传统文学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大。给非中文专业的学生,特别是艺术专业的學生上大学语文课,老师都会面临不少挑战。

为了提高艺术专业学生的文学修养,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是这样着手的。

一.以诵读为先

面对一篇古诗文,艺术专业学生可能会产生厌烦情绪。能将他们顺利带入教学情境的方法就是观看和聆听名家朗读视频。在古朴优雅的音乐声中,感受朗诵者对于作品的理解,通过视听双重作用体会古诗文的魅力。在老师的指导下,可以观看一两遍视频。然后,就可以进入诵读环节。南宋朱熹曾说:“大抵读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之于吾之口,继之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之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耳。”因此,语文学习,尤其是古诗文学习,应该将重点放在诵读上。学生在反复诵读过程中,增加了记忆的效果。通过诵读,不断累计对作品的感性认识,为接下来老师的讲解奠定一个非常好的基础。

诵读可以贯穿整节课。在开始、中间、结束时,都可以穿插诵读的环节。这样的安排一方面可以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让认真听讲的学生直接参与进来,有效缓解这部分学生的疲劳感;另一方面也可以让那些心猿意马的学生心思回到正轨。这些学生注意力虽然不能完全集中,但是只要在大家的带动下,出声朗读,对课文就会有一定的熟识度。面对不同篇幅的课文,老师的诵读要求也应该是不同的。以《孔雀东南飞》为例,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读整篇文章是不现实的。但是这篇文章里蕴含了太多中国传统的风俗民情,值得我们现代人好好学习。因此,老师可以规定课文中的几段内容,学生必须朗读,这些内容也是以后每周上课必读的。1、“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这几句话反映了东汉时期中国人的婚嫁观念:一般女子17岁左右出嫁。在出嫁之前,娘家人要好好培养自家女儿,以便将来能“出得厅堂,入得厨房”,嫁一个好人家。这种培养,绝不能简单的理解为三五个月就可以完成了。它是从女孩子13岁时就开始了,这时候女孩子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可以在外面抛头露面,而是应该待在家里,和自己的母亲一起,把未来的“立足之本”好好学一学。同时,从这几句诗里,学生也可以了解到,当时一般家庭的女子并不是仅仅学习烹饪、缝补一类的活计就可以了,还要会“弹箜篌”、“诵诗书”,要求还是蛮高的。2、“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即使要被休回家,刘兰芝仍然要将自己打扮齐整了,才向婆婆告别出门。刘兰芝这时的穿着,实际上也是当时普通女子的正常打扮。我们可以细细欣赏一下,脚上、头上、身上、耳朵上,还有手指、嘴唇以及她的步态。这些细节,一方面反映了刘兰芝是一个温婉细腻的女子,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习俗,即使是普通女子,也是不打扮,不出门。其装扮的认真程度,对细节的追求,丝毫不比我们现代女子逊色。3、“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这是焦仲卿、刘兰芝二人感情真挚的一个象征。我们一说到古代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想当然以为古人肯定没有幸福美满的姻缘。焦、刘二人真挚的情感,无疑可以改变很多人的偏见。同时,他们对感情的忠贞不渝,也给我们现代人上了很好的一课。当我们面对恋爱、婚姻危机时,是不是也应该慎之又慎?

这篇文章还有其它一些传统习俗蕴含其中。比如:“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等等,这些内容可以师生问答的方式来完成。

通过每周的诵读,复习旧课,学习新课,一学期下来,许多诗文学生都能比较熟悉。

二.展示作者人格魅力

语文课本里所选的古诗文篇目,基本上都是名篇佳作。这些作家之所以笔下能有这样的传世之作,和其深厚的文学功底、丰富的人生阅历是分不开的。那么,在学习作品之前,对于作者生平事迹的介绍,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以曹操的《短歌行》为例。这首作品的主题非常明确,就是作者求贤若渴,希望人才都来投靠自己,为统一大业奠定基础。曹操在其政治活动中,为了扩大他在庶族地主中的统治基础,打击反动的世袭豪强势力,曾大力强调“唯才是举”,为此先后发布了“求贤令”、“举士令”、“求逸才令”等;而《短歌行》实际上就是一曲“求贤歌”、又因为运用了诗歌的形式,含有丰富的抒情成分,所以就能起到独特的感染作用,有力地宣传了他所坚持的主张,配合了他所颁发的政令。这首作品里,还有一种深沉的孤独感。就好像一个英雄站在茫茫荒野里,抚剑四顾而无一知己所产生的痛苦,让人对作者充满了同情。

学生大都了解一些关于他的支离破碎的故事,老师可以选取几个特别能代表他矛盾性格的事例,放在当时的大背景下,让学生了解。这样有助于学生对这一英雄的全面认识。曹操这个人思想复杂,城府颇深。在中国历史上,评价向来褒贬不一。他有奸诈狡猾的一面,比如小时候假装摔倒,来诬陷叔父;逃跑途中,误杀朋友一家,然后说出“宁可我负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负我。”这样令人寒心的话。但他也有一个政治家应有的胆识与魄力。他不畏权贵,平定北方诸侯,一心想着完成统一天下大业。这样一个乱世中崛起的英雄,其一生还是值得我们敬佩的。

学生们一般对曹操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还是很感兴趣的,老师可以“通过感知使外在于主体的客观对象变成主体内心的感情波澜”[1],将这些故事与作品结合起来,先讲故事,再顺势讲解作品,都能收到不错的效果。

再以苏轼为例。其作品流传非常广泛。学生们从小到大学了不少苏轼的作品,对他的了解也比较多。但是很多信息因为长久学习艺术专业的缘故,已经模糊了。老师有必要将那些已经久远的记忆再帮学生重新捡拾回来。

东坡一生“历典八州,身行万里”,但他始终以从容、潇洒、旷达的心态来面对一切挫折,从来没有被打倒过。“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句诗透露出其一生的行程,这不仅是东坡的无奈也是历史的无奈。一生颠沛流离,受尽磨难,但他仍然能够保持一种乐观的天性,“此心安处是吾乡”,不管走到哪里,都能够随遇而安,享受人间的乐趣。他曾说:“吾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这句话体现了大文豪苏轼的海大肚量、容纳百川、博爱宽厚、淡泊洒脱的风范。

如今,生活、工作压力逐渐增大,越来越多的人焦虑、浮躁。学生虽然身在学校,难免也会受到影响。面对未来的择业、生活等诸多难题,许多人可能会迷茫、失望,甚至一蹶不振。而苏东坡就是学生们应该学习的一个榜样。作为教师,应该采用诚恳的态度,将其一生的坎坷告知学生,有责任引导学生放下包袱,缓解压力,直面困难,笑对人生。

三.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是需要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紧密结合、协调统一的一种审美活动。康德说过:“想象是创造的翅膀。”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无疑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宽度,为深度思考问题奠定良好的基础。哈佛教授K.Fischer提出知识创新是建立在知识横向间的“网状”(weblike)联结关系,而不是一种“阶梯状”(ladderlike)累积。当今知识的创造与发现,已朝向“蕃薯藤”的横向发展,而不是“树状”的线性发展。[2]22-27

以《孔雀东南飞》为例,传统的结论往往都是分析出这部作品深刻揭露了封建禮教、封建家长制和封建婚姻制度的罪恶,他们无法跳出“用政治眼光关照文学”[3]的思维定式。我们在分析这部作品时,注意引导学生将作品的写作背景、诗歌内容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事例紧密结合起来。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还是会占有相当比重,许多学生在家里同样被父母以“关心”的名义强迫去做各种事情。现实生活中的“焦母”其实大有人在。当学生纷纷吐槽的时候,老师可以引出弗洛伊德的“恋子情结”这一理论,引导学生思考讨论:1、焦母的行为是不是“恋子情结”?2、这种“恋子情结”在现实生活中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危害?这种方法,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善于运用理论的武器去阐释社会现象的习惯;另一方面,也让班里的那些被父母过渡关心的学生们好好思考一下,要想改变现状,父母和自己都需要做出哪些努力。当学生们已经对这个问题理解得比较透彻时,老师再不失时机地给学生们推荐阅读一部现代文学作品,张爱玲的《金锁记》。里面的曹七巧和焦母虽然相隔一千多年,但是两个人物却存在一定的相似性。这也是由于寡母的身份和中国特殊的社会环境造成的。

威尔逊说:“文学是人格和社会的表现”。[4]11将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不断拓展,让学生们把一个个问题“吃透”。经过这样持续的训练,可以让学生们养成一种遇到问题,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好习惯。

苏轼的《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通过两对假设句和反问句,揭示了人间事物的完成都有赖于主体和客体的统一这样一个普遍哲学道理。课堂上,一篇含蓄隽永的文学作品,同样需要师生共同来配合完成。我们在学习名篇佳作的时候,情感上可以和作品融为一体,但在心理上,我们也要时时提醒学生,不必做权威的“俘虏”,要敢于形成自己个性化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在中国文学史上,这样的榜样是很多的。比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杜甫,“有时吐向床,枕席不解听”的孟郊,“两句三年得”的贾岛,还有白居易、韩愈、辛弃疾等等,他们呕心沥血,就为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如韩愈的《师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老师不一定样样都超过学生,学生也可能在某方面胜过老师。学生要虚心向老师学习,老师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以平等的姿态,培养和鼓励学生持续学习的兴趣和习惯。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解甲归田以后所写的一篇抒情小赋。这篇作品字里行间看起来都在表现农村生活的闲适安逸,从中学学过的《归园田居》组诗中,学生也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印象,因为作者“性本爱丘山”。那么,到底作者对于回归田园是不是真的很心甘情愿?老师可以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结合作者生平以及以前学过的陶渊明作品,思考这个问题。答案也应该在学生讨论中露出真面目。首先,作者出生于官宦家庭,祖上曾有显赫的功业。陶渊明应该有责任继承祖业,不辱家风。其次,作者先后5次尝试“出山”,想去建功立业。如果贪恋田园生活,会一次又一次进行这种尝试吗?第三,作者在作品中流露出“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这样的愤激之语,说明作者对官场曾经抱有很大的期望。鲁迅先生在谈到陶渊明时就说:“就是诗,除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也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在证明着他并非整天整夜的飘飘然。”(《题未定草》)最后,作者赋闲在家,写了《饮酒》诗20首,序中也说到:“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说明作者的田园生活,并非想象得那样惬意。等到归田第四年,一场大火把家当烧光,就更加剧了这种痛苦。因而,这首诗歌,并不能给人一种轻松感,因为在诗人看似逍遥的背后其实是一种忧愁和无奈。

明白了这一道理,老师还需要点拨学生,陶渊明是因为时代环境的局限,辞官回家,而作为21世纪的年轻人,应该以天下为己任,好好学习,将来为社会做贡献。

再如贾谊的《过秦论》,文中叙述了秦国崛起,建立秦朝而后迅速灭亡的整个过程。这篇文章有两处对比令人难忘。首先,面对强大的秦国,各个国家都想抑制它的扩张。于是他们联合起来,人才济济,实力远超秦国之上。但是“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虽然他们联合起来了,但却是一盘散沙,貌似强大而已。可见,秦国统一天下的霸气已然成形。其次,“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这是前无古人的伟业,举世瞩目。然而陈涉这样一个出身低贱之人,振臂一呼,天下响应,不可一世的秦朝就土崩瓦解了。文章最后一句,告诉大家原因:“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老师可以将课文与当今世界形势联系起来。中国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崛起令世人惊叹。2013年,我国提出“一带一路”政策。我们在发展的同时,不忘大国责任,帮助许多国家共同发展。而美国,作为世界头号强国,到处煽风点火,制造混乱。他们的这种行为引起了世界人民的反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历史的发展总在不经意间让人有似曾相识之感。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要不断强大自身,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国际舞台上有更多的发言权。这篇两千多年前的文章,现在看起来,还是能给我们很多启示。

四.弘扬爱国精神

艺术专业的学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考进大学的文化分比较低,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学生们也认为自己文化底子差,想弥补差距很难,于是对自己的要求就放得更低了。另外,还有人认为,如果在文化科目上花费精力太多,就会影响专业成绩。大家都已习惯了对艺术专业的学生网开一面,觉得他们文化课成绩差是理所当然的。但是作为教师,我们是否应该对这一现象听之任之呢?我的答案是:不行!相反,我一直有一种看法,就是文化课特别是古文学好了,对专业成绩的提高、学生行为的规范乃至学生正确的人生观的树立都是有促进作用的。

1998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世界第一次高等教育大會”,各国精英一致认为:“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与负责任的公民。”“高素质”,表现为大学生要具有崇高的理想和道德情操,过硬的专业技术本领,以及勇于创新的思维品质。“负责任”,表现为对社会对国家负责任,国家的兴亡就是最大的责任,也就是说,大学生应具有爱国主义精神。

我们国家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历史上我们一度拥有灿烂的文化,诞生了孔孟、老庄、孙子、屈原、李杜、苏轼等等数不尽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汉唐盛世,至今让我们回味无穷。但是到了近代,我们远远的落后了。在现代社会,落后就要挨打,所以我们要向发达国家学习,学习他们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但是在向他们学习的同时,是不是一定要丢掉我们祖宗留下来的丰富文化遗产呢?现在的大学生,普遍存在着漠视民族文化传统,崇尚西洋文化的倾向,而这种风气也不可避免地影响着艺术专业的学生。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世世代代智慧的凝聚,理应得到后人的尊重与继承。可是,我们现在守着一个民族文化的“聚宝盆”,却不以为然甚至视而不见。这样下去,如何能培养出“高素质的毕业生与负责任的公民”呢?一个不了解本国民族文化传统的年轻人,他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根基又在哪里呢?就拿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谈起唐诗宋词元曲,说起四大名著,都羞于启齿,请问他所表现或表演的艺术作品又有多少中国特色的东西呢?缺少了中国特色做底蕴,其作品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他的艺术动力就会缺乏动力,不能长远!

总之,不断阅读、体会古人的诗文,能给我们学生带来很多启发,在未来的人生之路上,也会令学生们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1]王尚文.语感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陈伯璋.大学学术社群与教育改革[J].教育研究,2004(3)

[3]黄荣华.文学解读的三重障碍[J].语文学习,2003(4)

[4]周宪.超越文学——文学的文化哲学思考[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基金项目: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2019年度院级课题(2019G18).

(作者介绍:笑虓,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