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诗中的字词教学探究

2020-04-19苏双妹

文学教育 2020年3期
关键词:古诗教学质疑理解

苏双妹

内容摘要:诗词文化博大精深,如何通过课堂的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所需要的理解能力,批判能力,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的诗词语感?本文将从细微的字词中入手,通过在语境中理解,理解中质疑,质疑中探究,引领孩子走进诗词的世界,让诗词的意境构建于孩子的心灵中。

关键词:古诗教学 字词 理解 质疑 探究

“古往今来,无论历代教育制度发生怎样变化,也无论时光如何飞逝,传统文化的脉都不应该断了,这是维系教育的根本。”2017年秋季起使用的新修订的教材,重视传承经典,重视古诗文的学习,大幅增加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文比重,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诗词文化博大精深,如何通过课堂的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所需要的理解能力,批判能力,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诗词语感?我认为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从细微的字词中入手,通过在语境中理解,理解中质疑,质疑中探究,将能引领孩子走进诗词的世界,而诗词的意境也必将构建于孩子的心灵中。

一.在语境中理解

鲍道宏教授说:“我不主张在古诗词中一字一句地解释意思,达到懂得古诗意思的目的。而是要让学生在情境中去理解。“如在《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使“字,一位老师是这样处理的:先出示唐朝时期的地图,标示出“西安”“渭城”“阳关”“安西”的地点和路线。学生从图上一目了然地知道了元二这是一路向西,从繁华的西安,经过地处沙漠的阳关,去往新疆这一带偏远的安西。接着问,这是去干嘛呢?经商?旅游?从而自然引出“使”是出使,是受朝廷之命出使安西。这样不仅理解了“使”的意思,而且为感悟下文“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深挚情谊设下铺垫,埋下伏笔。可见将关键字词置于画面中去理解能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同样我们还可以将字词融于音乐中,融于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有情境,有语境的理解能穿过耳畔,抵达学生的心里。

二.在理解中质疑

《学记》曰:“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索,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点。”意思是说,高明的教师的教学,在于善于引导:要引导学生,但决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要严格要求学生,但决不使学生感到压抑;要在问题开头启发学生思考,决不把最终结果端给学生。这就要我们创造条件使学生质疑,并以此激活学生的思维。如何在诗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

如学生联系注释很容易就理解了“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句诗的意思,但我们不能就此罢休,应该启发学生自我设疑“为什们要说更尽一杯酒?”经过思考学生推测可能已经喝了不少杯了,再来一杯。接着继续启发设疑,这“更”尽一杯的背后有什么隐情呢?在这样的质疑中,孩子将联系诗歌创作背景,就可能挖掘出,原来“更”尽的背后紧紧地揉合了战争的残酷、国家的安危、朋友的情谊、长途的跋涉、人生的苦短。诗人王维清楚地了解战争的残酷,也深知友人此次远征可谓九死一生,他很明白此次分离或许就意味着永别。但他依然为友人祝福,期待着友人能平安归来,即便自己可能已等不到那一天的到来……因此,这临行之际“劝君更尽一杯酒”,一个“更”字意味深长,在紧扣“更”字的层层质疑中,学生感悟到了难于言表的依依惜別之情,感悟到了诗人对朋友的远征的处境、心情的深切关怀,也包含着对友人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还饱含着他对国家和平安宁的美好期盼。

孙绍振教授说,“在语文课堂上重复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我从中学生时代对之就十分厌恶。从那时我就立志,有朝一日,我当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是一望而知,其实一无所知的东西来。”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从看似一望便知的诗句中,通过质疑,咬文嚼字,有所发现。

三.在质疑中探究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不仅强调了疑的重要性,还告诉我们质疑往往能让人有收获,取得进步。从质疑到收获进步,这中间必不可少最最重要的就是探究了。因为,与浅显直白的现代文不同,中国古诗文,它是以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意境,含蓄凝练的语言,富有节奏和韵律美的语言,成为人类精神营养丰富的滋补品,所以更需要我们与学生一道,慢慢品读,细细探究,。

那么,怎么开展古诗词的探究活动呢?

1.在有悖于生活经验中,探究用词的缘由

比如;教学“客舍青青柳色新”的时候,有学生质疑“为什么会在‘客舍送别呢?”“‘青指绿色,客舍大都是黑色的瓦灰色的墙,为什么说客舍青青呢?”就此我们展开小组合作探究,大胆推测第一个问题,可能诗人王维送元二送了很远很远,不知不觉送到日暮西山,回去时间也不充裕了,刚好前面有一间客栈,就陪友人留下来住一宿,所以别离就在客栈“,由此学生已经能感受到诗人与友人间的深情厚谊了;也有同学推测,王维送友人送着送着,天空中阴云密布,可能下雨,于是就在客栈留下来,由此我们追问依据在哪里?学生联系上文“渭城朝雨浥轻尘”回答不无道理,由此学生将明白联系上下文不仅是现代文的理解方法,也是理解诗歌的好方法。

学生为了弄清第二个问题,通过查资料了解到青不都是指绿色,在不同的语境中所指的色彩也是不一样的。可以指蓝色,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可以指黑色,如“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还可以指绿色,如刘禹锡《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等。经过一番斟酌讨论,有部分大胆地推测“青青“指黑色,黑色的瓦,黑色的砖头都是那个时代的特征;大部分同学们认为“客舍青青柳色新”的“青青”应该还是指绿色,客舍边种的绿柳,远望去仿佛变成了青青的一片,把客舍都映绿了。

就这样,通过对“客舍”和“青青”这有悖于常理的词探究,学生不仅深入了对事物的认识,还摸索出了理解诗歌的好方法,更对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有了更加深入的感悟。

2.在近义词的对比中,斟酌用词的准确

学生往往容易混淆近义词的用法,通过比较分析,能让学生体会诗人用词的准确。比如,小学阶段常见的送别诗有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李白《赠汪伦》、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赋得古原草送别》高适《别董大》等。“同时送别诗,题目的用词上有什么不同呢?“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就会有所发现,原来有”送“”别“”赠“”送别“不同的说法。通过结合诗文揣摩,再查资料验证,学生就发现”送“指的是诗人留,友人走;送别”和”送“一样;而”别“是诗人走,友人留“对象是不一样的。

同音词也是易混淆的,比如,学生提出:为什么“日照香炉生紫烟”的“生”不用“升”?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握诗中深刻含义的词语,反复推敲,进入诗的意境。 教学“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生”,让学生理解“生”的本义是“产生”,而在此诗句中“生” 既有“产生”又有“升起”的意思,再进一步追问:是什么东西产生并升起来了?“是香炉峰的云雾、水气产生并升起”。让学生展开想象:从“生”字你看到怎样的一幅画面?让学生欣赏诗的意境后,再提出一个问题:诗人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呢?这样,学生就会从诗的本义,诗的意境去进行理解。“升”仅仅能看到烟雾升起,一会儿就散了,没有了,如果用“生”字,就能看到香炉峰的云雾源源不断地升腾这个画面,也能看到香炉峰云雾缭绕的画面,从而看出诗人写诗用词之精当。

综上所述,从微观的字词入手,通过创设语境让学生理解,引导学生通过质疑、探究,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学生学会了深入思考,学会了仔细辨析,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更提高了学生的鉴赏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旭明.“不赞成删古诗文”提醒尊重教育常识.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9月/11日/第007版评论·声音

[2]张树国点注.《礼记》.青岛出版社2009/1/1

[3]孙绍振.《名作细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猜你喜欢

古诗教学质疑理解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古诗教学如何激发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教学研究
谈科学故事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
尹雪艳,永远的上海梦
偏远地区高三英语学习方法探究
对《老人与海鸥》的一点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