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探索式学习的展开方式及其成效

2020-04-19李亚萍

文学教育 2020年3期
关键词:课堂实践提问激发兴趣

内容摘要:探索式学习意在探寻、思考的方式中学习,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互动,形成思考问题的习惯最终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几年以来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的授课实例,逐步在课堂展开探索式学习的试验,效果明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探索式学习 课堂实践 提问 激发兴趣

探索式学习顾名思义是要在探寻、思考的方式中进行学习,鼓励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掌握主动权,积极能动地参与到课程中,形成思考问题的习惯并最终学会解决问题提升自我能力。应该说在探索式学习中强调的是学生主体性的凸显,教师的主导性位置相对发生改变,成为课堂中的引导者、问题讨论的激发者或总结者,以此改变以往教学过程中较为明显的弊端即一堂言,教师累、学生乏、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这种探索式学习不仅指向学生更指向教师,虽然教师的主导性位置在课堂上发生了转变,但这意味着在课后教师所承担的责任更为重大,他的课前准备、课后学习对课堂是否能够成功实现互动是十分必要的。根据笔者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总结,我认为探索式学习恰恰是一种真正能够推动教学、实现教与学互动的方式。正如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所说的:不称职的教师奉送真理,而一个优秀的教师则教人如何发现真理①。而今面对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非常广泛,面对这一新的形势,教师也应该从“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定位中解放出来,通过不断自我教育、更新知识体系以提升自我综合素质,改进传授知识的方式,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引路人,与之共同学习与进步。

一.探索式学习的适用范围

探索式学习的教学方式适用于小班授课的形式,以我自己的实践经验来说,最好是25-30人左右。这样可以充分照顾到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让他们也产生强烈的存在感,参与课堂的互动会更积极主动。譬如,我会对“现当代文学专题”这门选修课明确规定选课人数不超过30人,并且在第一次课上跟学生说明这门课程主要以张爱玲作品研读讨论为主,主动劝退一部分学生,最终确定的选课人数为28人。这个规模比较容易推行这种探索式学习的授课模式,相对于目前所上的“台港澳文学选读”课程,选课人数达到60人左右,我试图采用这种方式就比较困难。因此,探索式学习的方法在实践中是有一定的限制的,最好采用小班制,师生较易获得互动。

这类授课方式适合专业选修课,尤其是经典重读类课程更为适用,且教师对该领域有自己的研究心得。对授课对象的熟悉程度在总体因素中占据了50%的重要性,这并不是夸张的说法。目前有很多教师为了追求多开课,开新课,往往自己还未真正了解这一学科或领域的情形就匆忙上阵,这虽然会吸引学生的新奇目光,但要真正做到引领学生观其堂奥恐怕是非常困难的。以我所上的课程为例,我以张爱玲作品研读作为专题,首先这是学生都熟悉的经典作家,其次也是我本人较为擅长的领域,这样的内容是师生都可以激发兴趣的并且又具有经典重读的意味。这样既让学生有较高的参与度,同样对教师而言也是其研究成果的一种展示并且可以进一步学习拓展,正如洪堡提出的,大学教学必须与科研相结合,大学教师只有在教学活动中不断纳入创造性的科学研究成果,其教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教学②。

二.教师課前的必要准备

首先,教师必须具有革新的意识,认识到教学活动不仅仅是一种单向的施与,更要成为一种与学生双向的生命交流与沟通的互动,甚至有时需要从学生那里习得新鲜的视角与思考问题的方法。具有这种思想意识之后,教师自然会具有某种特殊的平易气质,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引得他们的信任,并能够敞开心灵,积极表现自我。这是教师对自我职业气质的一次自我调整,也是真正做到教学互动中的民主、平等的第一步。

其次,教师应对教学内容有非常严格的计划安排。在每学期开始就有一份详细的课程内容介绍、每周的具体安排、所需要阅读的文献资料及必须探讨的问题等都一一陈列出来,传达给每个学生。这一方面是让学生意识到这门课程的严谨性、科学性,同时也提醒他们必须进行的学习任务。这样严格的规划不是上一两个学期的课程就可以把握的,毕竟其中需要教师高度把控自己的授课节奏、学生的进度等。但是这样的准备工作对课程的展开实在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这一环没有做好,课程内容无法完成,课堂效果也不会有明显改善。以本人所讲授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为例,首先课程内容是我自己十分熟悉的张爱玲研究,从本科到现在一直都关注张爱玲,首先是其作品的粉丝,再者对张爱玲研究的国内外境况较为熟悉,因而在课程安排与文献资料等的准备上比较充分,在发挥上能够自如应对。因此,我在列给学生的参考书目中包括了张爱玲在上海、香港及美国时期的创作以及国内、海外等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如作品必读书目:《传奇》所有作品、《流言》中的散文、《十八春》、《怨女》、《小艾》、《半生缘》、《秧歌》、《赤地之恋》、《小团圆》、《同学少年都不贱》;传记评论类阅读书目:胡兰成《今生今世》、司马新《张爱玲在美国:婚姻与晚年》、张子静《我的姐姐张爱玲》、余斌《张爱玲传》;研究类专著阅读书目: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中的张爱玲部分、许子东《张爱玲的文学史意义》、林幸谦《历史、女性与性别政治》、高全之《张爱玲学》以及跨学科研究集成《张爱玲学校》等。这样的书目架构基本上囊括了张爱玲这一作家的创作历程、生平转折乃至各个领域内对其的研究成果,学生不仅全面从作品中体会张爱玲的文字魅力,更从其影响及转播中感受其作为经典作家的流传力量。在每次课结束时,给学生布置下一节课的具体内容,需要阅读的文本及思考的问题,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做好准备。比如第二次课准备讨论《金锁记》与《怨女》两部作品,除仔细阅读作品外,还需阅读相关论文如迅雨《论张爱玲的小说》、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张爱玲部分。思考两个大问题:《金锁记》与《怨女》的差异,《金锁记》的成功之处体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带着问题进入就能够抽身而出进行思考,并将其结果做个简单的笔记,同时通过参照别人的评价形成自己的观点。

最后关键是课堂上的展开如何进行。经过多次在不同课程中的实践,我发现最好的方式还是提问,以各种小问题来串连课堂,逐步把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比如课程开始先让学生回忆文本内容,如何用一句话概括所看的文本?作者如何把这个核心展开的?这就逐步让学生将所读作品的主要人物、事件、情节推动、矛盾冲突等一一回忆起来,在讲述过程中逐步清晰自己对该作品的理解。然后再针对其中某些问题展开讨论,比如讲到《白玫瑰与红玫瑰》一文时探讨主人公佟振保的性格特征、对女性的掌控等问题时,带到目前经常讨论的现实问题“凤凰男”是否可嫁?这一问题很容易引发学生将文本与现实关联,于是激发大家对这一问题的热烈讨论,在此论争中可以看到现在学生不同的择偶观,他们的价值判断以及回到张爱玲时代,作家本人对这种现象的价值判断。如此,文学已不是过去的世代,而是活在当下具有了其现实的意义,经典自然在现实中恢复了力量。

三.科研成果的适当融入和课堂鼓励的运用

大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如何能逐步将大学生们培养成为创新型人才而不是庸庸大众,那么教师的影响力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在课堂上纯粹做个知识的搬运工,那么这对一个大学尤其是知名学府而言是完全不够的,“大学教师应在其特定的专业领域成为具有原创性的思想者和研究者,能够帮助学生在获取各种隐藏在各种知识背后的智慧,引导学生展开对可能性的想象,获得意想不到的洞见,最后将之培养成为思考、分析和探求真理的创新型人才”③。我非常赞同王耀东先生对新时代双一流大学教师的定位,而这种理想和追求如果立足现实脚踏实地地在课堂中展开,具体则应该表现在教学与科研的并重,也即教学过程穿插教师本人对该领域、该课题的研究心得,能够对众多的研究成果进行辨识,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因而,在授课过程中,虽然我引用众多研究者对张爱玲的各种研究成果,但并不盲目认同,有时会对某一种论断提出挑战。比如夏志清先生对张爱玲《金锁记》文学史地位的界定,他认为“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这一说法自然有其特定的背景,如何在张爱玲被淹没多年后的背景中来理解夏先生的评语,甚至在今天我们如何定位张爱玲等都会在课堂上为学生进行阐述,也引发大家对此的讨论。再比如,在《连环套》这篇大家普遍不看好的作品里,我认为张爱玲实际上采用一种戏剧式的写法将其对女性自我奋斗的话题进行了反讽式的书写,具有独特的价值。当然,这些反其道而为之的思考并不是空中楼阁,而是以我本人对张爱玲的多年阅读、长期研究中获得的一点自己的看法。而授课过程中将这些研究心得传达给学生,一方面可以让他们感受到经典作家的阐释是多变且多角度的,另外也是鼓舞他们在经典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找到自己的言说方式。

在课堂中适当融入自己的科研成果也需要把握好尺度及融入的方式。上课不能成为纯粹的研究成果的报告,而是应当将其进行转化,深入浅出,让学生能够结合具体的问题理解这种转化吸收融汇。

探索式学习说到底还是要以学生作为主体,那么在课堂上教师如何“隐身”是十分重要的,也即教师对学生的各种讨论不急于去表达自己的意见,而是鼓舞他们百家争鸣,这才能形成热烈的气氛,激发大家对问题的或深入或浅显的观点。教师在课堂中不仅不要过于掌控,而是要下放权力,让学生成为表达的主体,教师除了引导就是激励,否则各种积极的探索就有可能被扼杀在摇篮里。在课堂上自然会遭遇到有些学生对文本的误读,甚至是以现在的眼光看待文本中的某些人与事,做出违背作家本意的结论,面对这种情形,教师不能过于守成,而应当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接纳学生的挑战性思考。应当说,课堂上教师也是作为学生中的一员参与到课程的行进中,教师本人与其他学生之间真正实行一种平等的姿态,尊重学生的观点,只有这样的态度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才能在之后的课程中更积极主动地思考,逐渐形成探索式学习的良好氛围。

四.探索式学习的初步成效

经过三四个学期的试行,笔者感觉学生的变化很大,课堂氛围逐渐活跃,思想上的碰撞不断增多,无形中也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情谊。

首先,课堂氛围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学生的主动性在逐步被激发出来。在我试行探索式学习教学方式的过程中,刚开始学生并不太适应,尤其是在我提问后,大家都是犹犹豫豫不太积极,甚至要我点名才有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这种情形大约持续了五六周的时间,当然慢慢有些学生能够大胆回应,虽然声音比较小。到了学期过半,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已经可以做到积极回应了,并且比较踊跃,尤其是我提倡的用一句话概括所读文本的内容,大家对这个比较感兴趣。刚开始让学生复述小说文本的梗概时,大家都无法把握住小说的故事内核,因而枝蔓颇多,概述显得毫不凝练。经过不断尝试练习之后,学生们已经很能准确把握文本的内核,并以简练的语句进行表述。然后再启发学生根据这一内核或关键词展开对文本内容的详致回忆,试图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在进入文本后又能跳脱而出,以一个客观的读者身份对之进行剖析。课后学生反映这种方法非常好,他们很能从中体会到评论的过程及其乐趣。师生之间的互动在不断升级,而且彼此都很融洽,课堂上经常会有大家会心的微笑、不同观点导致的热烈争论、精彩的辩驳引来的阵阵掌声等,一改过去教师在上面声嘶力竭而学生却面无神色的枯燥乏味的课堂境况。课后,学生留下來单独向我请教或谈论的情况也越来越多了,学生明显地开始对自己所学的东西产生了兴趣,并有进一步探索的兴致。这应该是所有教师希望看到的场景。

其次,从最后课程考核结果来看,学生们的探索精神已经在课程论文中有所体现。虽然张爱玲研究已经有了许多的成果,而且涉及到许多的方面。但最后学生的课程论文还是让我感到惊喜,有学生专门就张爱玲小说中的声音描写进行分析,探究其小说文字展现的听觉魅力;有的学生则对张爱玲小说中疾病的书写以阐释张爱玲心理上的不安全感等;有学生从影视文学角度分析张爱玲作品独特的视听效果;有学生对张爱玲小说的地域性进行尝试性的阐释……应该说,学生们没有被原有的大量研究成果所束缚,而是从自己感兴趣的角度对张爱玲的作品进行剖析,获得了一些新的元素,也初步显示了学生们的创新能力。

最后,师生增进了了解,彼此间建立起良好的情感联系。学生在课后甚至毕业后都还记得这门课的精彩,时常与老师保持联络,这也更激发了教师在教学上的付出,由此形成良性循环,进一步推动教学水平的提升。

综上所述,探索式学习对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具有极大的帮助,对改善课堂氛围也有良好的推动作用,并且这一方法是能够切实推进教与学的双向互动的。一方面既增强了学生的自信与进取精神,同样也促进了教师对自身素养的不断提升,学生与教师都能够感受到收获的喜悦,在学习和讨论中一起成长的欢愉。

注 释

①[德]弗里德里希·第斯多惠:《德国教师培养指南》,袁一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29页。

②转引自王耀东:《双一流时代,大学应重构科研与教学关系》,光明网,2016年10月28日,http://news.gmw.cn/2016-10/28/

content_22690936.htm。

③同②

本文为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建设项目“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的文学评论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的前期成果。

(作者介绍:李亚萍,暨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及海外华人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课堂实践提问激发兴趣
大学英语网络资源与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学、导、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情景模拟在大学英语课堂实践中的应用
让趣味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谈谈提问在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