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对话式问读的应用

2020-04-19梁正中

文学教育 2020年3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梁正中

内容摘要:语文阅读的学习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进行陶冶情操,并能够感悟人生的哲理,进而自我提升个人修养。良好的阅读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求知欲望,并且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详细理解问题,学会怎样思考问题,从而可以品味不同的思想感悟和人生经历,最终达到进行自觉学习和自我管理的目的。在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对话式问读教学方法就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阅读水平和能力,更能够开拓阅读思维思路,有利于以后各门学科理解和学习。

关键词:初中语文 对话式问读 阅读教学

在初中阶段,教学是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运用能力为目的展开的,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语文阅读的教学不只是要求学生能读通课文,更重要的是要读懂课文,要让学生对知识有一定的积累,并且还要培养学生开发思维,通过自主思考的方式,让学生提高自己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话式问答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理解能力,从而逐步强化学生自主阅读的水平。但要想展开对话式的教学方式,就要要求教师有一定的教学经验,通过技巧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对对话式问读教学的兴趣,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比较严峻的考验。

1.学生提出目的性问题,引导下进行主动阅读

新课程改革后,传统的教学模式就被阅读教学的方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目的在于应试教育,也就是只需要死记硬背标准答案即可。对话式的教学是指让学生通过在课文的学习中,通过阅读课文引出一系列问题,通过解决问题加深对语文课文的理解,这种方式下,就要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制定问题,或者,教师也可以在学生阅读课文后在补充问题。

当然,教师提出的问题也要有目的性,比如,可以提出这几个问题:“本文中主人公的家庭情况,会不会对主人公的性格造成影响?”“这篇课文,那些句子和段落是描写社会环境的?”在阅读前提出这些问题,就会引导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自主思考,通过对对话模式的有效创设可以让学生對语文知识产生浓厚的求知欲,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以及人物情感[1],这种方式有利于帮助学生开拓思维,也会使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活跃。

2.教师提出艺术性问题,让学生共同参与探索

教师可以利用问题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基本构架,再调动学生对文章详细处进行阅读和思考,使学生在解决疑惑的同时可以轻松的了解文章的本意。大部分的初中学生,思维能力都还处于发育发展时期,教师应该更加注重艺术性的提问方式,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出发,通过抢答的方式,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欲望。那么,如何做到艺术性的提问,首先就要要求教师结合教学的目标和目的性,在根据学生吸收知识的水平以及学生的自身特点,确定教学的方向和难点,让学生事半功倍的完成学习任务。

在学习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中,“闲人”这个词是文章所学的重点,教师可以针对这个词提出问题,比如“文中的闲人指的是闲散之人吗?”等问题,通过这种问题,让学生能感悟苏轼遭遇贬职流放后,还具有这种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以及他具有的宽广胸襟。可以让学生通过交流的方式,轻松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同时也能让学生在这种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轻松的氛围,增加对话式阅读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对学习的综合素养。

3.教师进行精心引导,组织学生小组合作研讨

因为大部分的初中生的思维还在发展中,很多学生不能完全自主的思考问题,而在教学中往往都会有难度比较大的问题提出,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习进行分组学习,小组成员可以根据问题自行进行探讨,最后在总结出答案,这种方法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

学习《我的叔叔于勒》这一课时,教师首先提出问题:“菲利普一家在见到于勒叔叔前和见到于勒叔叔后,态度有什么不一样”。之后让学生先将课文阅读一遍,教师再针对不同学生的水平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学生通过对问题的交流和探讨,活跃思维的同时也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自主的发挥主体作用,在多层次的学习对话当中提高语文素养,推动初中生身心综合素质的进步[2]。

4.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后再进行知识扩展和积累

了解文章的内涵是学生对课文阅读的主要目的,教师也可以通过扩展知识的方式进行教学,比如,在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通篇的阅读,让学习先对课文知识有基础的了解,阅读过后,教师再对学习进行提问,“父亲是怎么知道我被困在悬崖上的?”“作者没写我的父亲为什么知道我会困在小悬崖一种错误吗?”学生在回答问题后,教师在对问题进行延伸,“文章采用了哪种写作方式?”“这种写作方式有没有好处?”“采用这种写作方式,作者应该怎么样选择素材?”等等问题,让学生在思考这些问题的过程中累积写作知识,为自身的写作能力奠定了基础。

5.对话式问读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是学生喜欢阅读、学会阅读。

阅读是初中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内容,语文课程的基本素养需要依赖学生的自主阅读来实现。由于初中学生的知识积累和心理特点,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不是很高。尽管学校为学生提供了阅读的环境和图书,老师也大力倡导学生自主阅读课外书籍,从实践效果来看,借阅图书的学生比例不到一半,这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阅读进行技能指导和兴趣培养。对话式问读的的作用首先是教师通过技巧性的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寻找答案,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对阅读内容产生兴趣;其次是有助于阅读能力的培养,在对话问读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在不自觉中得以提升。对话问读适合拆解式阅读,教师需要剪辑一个文本片段或者一篇短文进行教学,问题设置中要逐层深入,由简到难,最后达成阅读课的教学目的,学生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阅读内容,大大减轻了学生对阅读的恐惧和压力,从而让学生感受到阅读带来的成就感。突破对阅读的恐惧是学生走向自主阅读的关键一步,因此对话问读的终极目的还是实现学生的独立阅读。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后,对话式的语文问读教学在初中语文课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对话式的问答教学改变了传统语文教学的刻板性,在对话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和课前的准备工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激发了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自主阅读和思考的能力。学生在对话问读的过程中克服对阅读的排斥情绪,并在对话中逐步渗透阅读的技巧和方法,最终实现学生高效的自主和独立阅读。因此,对话阅读是比较有效的阅读课教学策略,对学生的阅读兴趣、方法和能力都有积极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胡敏.基于对话模式的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8,616(12):111.

[2]张冲.初中语文教学的对话型模式创建[J].语文天地:初中版,2017(9):80-81.

(作者单位:甘肃省庆阳市环县思源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习作单元中的阅读教学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