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都是高清、超高清,凭什么国产剧不如外国的清晰?

2020-04-19谢幺谢幺

看天下 2020年8期
关键词:电视机高清内容

谢幺谢幺

《唐顿庄园》海报

前两天听到一个说法:

“同样是高清(HD)规格的剧,国产的品质就是不如同期的欧美日剧。”

告诉我这事的是阿里文娱(优酷)的一位音视频技术专家,江文斐。江文斐拿了几张图给我看。2011年的国产剧《爱情公寓》,2012年的国产剧《错点鸳鸯·戏点鸳鸯》,和2012年的英剧《唐顿庄园》。

我當时用电脑一看,都是高清画质,却高下立判。

知乎网友也问:美剧英剧日剧都比咱国产剧清晰,这是什么原理?后来我发现,这事儿牵扯到一段非常神奇的高清视频发展史。

先制作高清电视节目,还是先生产高清电视机?

1992年,中国为高清视频技术发展立了项,决定追赶欧美发达国家的步伐。摆在全世界专家面前的最大难题不是技术题,而是一道“逻辑题”:“先制作高清电视节目,还是生产高清电视机?”

如果先拍高清节目,但没有高清电视机,拍给谁看?可如果先生产高清电视机,却没有高清节目,那高清电视机卖给谁?这就相当于:到底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1997年,一个叫数源科技的电视厂商生产出我国第一台数字处理彩电,还因此拿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掌声、鲜花纷纷献上,围观群众不计其数,真到掏钱时却一哄而散。

由于太“超前”,技术创新的先锋,成了市场竞争的炮灰,后来数源科技还是靠着转型成市场型企业才慢慢恢复元气。高清节目从哪儿来?这道题出现了两种解法。中国的答案是:集中力量办大事,政府引导做高清内容。

1999年10月1日上午八点,我国第一条高清电视频道正式开通了,播的内容是50周年国庆大阅兵。进入新世纪,高清电视机渐渐多了起来。2004年,高清电视总销量已经超过80万台。另一个推动高清内容发展的因素也是一件举国欢呼的事:北京奥运会。

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国际奥委会有一条规定:凡是申办奥运会的国家,其所具备的条件之一就是:要有高清晰度电视的转播。国家发改委发话了:“要制定我国地面数字电视标准,尽快在全国各大城市开播地面高清电视,保证2008年奥运会全面实现高清转播。”

广电总局继续往下交代:“大力推进高清电视制作,开播高清频道,为终端用户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高清节 目。”

2006年之后,高清电视频道明显增多。那两年你家的电视机旁边是不是多了一台影碟机大小的机顶盒?于是到了2008年,中国观众就真的透过高清直播画面见证了一枚又一枚奖牌。

我们看看国外的情况。欧洲各国政府投不了那么多钱,产业就自己联合起来做。影视制作公司、电视台、设备厂商结成产业联盟,电视机厂商财大气粗:“你们电视台尽管去播高清节目,我们设备厂商给你们补贴钱,按小时计费,怎么样?”

节目制作方代表们左右相望,这主意不错。设备厂商之所以那么积极,道理很简单,从标清迈入高清,人们才愿意把原本计划用十几年的旧电视换掉。一部分观众看过高清,就再也回不去了,主动掏钱买高清内容和新设备,一个死局就这么盘活。

看到这里,似乎一切都好,可为何多年以后,中国的高清就不如外国了呢?“你有没有发现,我们不知不觉就进入了高清时代,仿佛从来没有为高清付过费。”江文斐问我。他这一问,直接命中答案。人们的消费习惯没跟上。

“有线”变成机顶盒,高清频道慢慢增多,画面变清晰,一切发生得太自然。大部分人没觉得自己为高清付费,也没有这习惯。2006年之后,家庭宽带普及,视频网站崛起,人们悄无声息地从电视转向电脑和手机。

在那个盗版影视漫天飞的年代,别说为高清付费,能为正版内容付费就谢天谢地了。中国视频网站一开始的逻辑,是先用免费来获取用户,再用广告流量变现。对内容制作者来说,拍高品质的内容,未必能带来更多广告回报,却必定带来额外的制作成本和时间,这意味着风险。更何况,你拍了高清,观众也不一定能看得了高 清。

为了确保在线播放的流畅,内容平台会把所有视频压缩转码,处理成几个档位,比如360P、480P、720P、1080P,观众可以自选,也可以根据网络自动适配不同码率。2010年,我们国家的平均下载速度大约100kb/s,一部720P的高清电影少说也有2个G,大部分人根本没法流畅播放。视频内容平台为了节省带宽成本,也给不了太高码率,会压缩视频。

制作方就会想:即便我拍出画质超高的片子,观众看到的还是被压缩转码之后的普清版本。既然如此,节省一些制作成本和时间岂不更好?于是,高清视频就分成了两种:“踏踏实实的高清”和“凑合能看的高清”。有生意头脑的都选了后者,并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干掉了选前者的人。

国外是什么情况?电视节目且不论,在线视频网站有两个典型:一个是以 Netflix 为代表的“会员派” 。Netflix 做光盘出租起家,从一开始就是内容付费,要么买片要么买会员,掏钱看片天经地义,同一个片子,清晰度越高价格越贵。

由于国外内容版权贵,Netflix 很早就“被迫”自己投钱拍片,进入了“想让观众掏钱,就做更优质内容”的良性循环。这些年 Netflix 拍的片子单从画面质量来看几乎无可挑剔,不愧为世界第一内容大佬。

另一种是以 YouTube 为代表的“免费派”。国内大部分视频网站一开始都跟 YouTube 模式类似,靠免费内容和广告,只可惜YouTube十几年如一日地亏损,全靠Google养着才越做越大。所以国内三大视频网站:优酷、腾讯视频、爱奇艺背靠着各自的“金主”,也常年亏损。

《爱情公寓3》海报

本质上,还是因为我们看广告产生的那点价值根本不够支付我们看的内容成本。所以这些年他们也一直探索会员制度、付费观看和自制剧,从 YouTube 往 Netflix 的方向转。

讲到这儿就有结论了,为什么当年国产剧的高清质量只够“及格分”?因为我们观众掏的钱只够买“及格分”的高清。

靠的不是开发者自觉,而是严格把关

2019年3月1日,国家有关部门定了个小目标,眼瞅着“超高清时代”又要来了。简单来说就是亮的地方更亮,暗的地方更暗,颜色更细腻。更多细节就不一一提及,总之观影体验上了一个台阶。可是,超高清制作的质量控制问题却依然摆在面前。资深影视从业者、锐艺多吉的董事长谢昆告訴我,要做超高清,至少有四个大难题摆在面前:

一是存储。电视剧按照以往2K的标准制作,素材大概60Tb(1T=1024Gb),如果按照超4K高清的制作标准,简单算一下,存储量大概要翻16倍,差不多1000T,存储成本和便利性都是个问题。

二是计算能力。现代影视作品用到大量视觉特效,尤其是古装、玄幻类,按照超高清标准,这些视觉效果需要非常强大的运算能力,现在普通机器的计算力已经到瓶颈,需要更新换代。

三是后期制作时间。按照高清标准,假设一个人一天可以做3集,按照超高清标准,一个人1天1集都做不完。真要是1000T的素材量,速度不知道要慢多少。

四是内容审查。在中国,每一部影视作品都要提交内容审查,一般是上新之前一个月才开始,审完之后一般只有半个月左右的修改时间,按超高清来,修改再输出,半个月根本不够。

在这种情况下,制作方要么就干脆不做超高清,非做不可,只好先做一版高清,等过一阵子再上超高清版本。但这又导致另一个情况:最狂热的那批粉丝一定会第一时间追剧,他们永远得不到最好的视频体验。

内容平台也发现了这个问题。江文斐告诉我,很多制作方都说只要有预算就能走,他们说的“有预算”是指无限预算,不计成本。“很多时候,实际拿到东西一看,说是超高清,好像也没有特别制作优良。”

据我所知,广播电视规划局做了一套“超高清节目技术质量测评系统”,用技术手段鉴别真假4K。在网络内容这块,还有一个适合干这件事的角色——分发平台,也就是我们说的视频网站。

打个比方,苹果iOS系统的APP质量为什么口碑好?因为乱获取权限的应用都被挡在 AppStore 应用商店的大门之外了。苹果靠的不是开发者自觉,而是严格把关。视频网站同样可以做“超高清的 AppStore”。

● 摘自浅黑科技 有删改

猜你喜欢

电视机高清内容
三峡工程高清影像公布 等
闭眼睛的电视机
闭眼睛的电视机
电视机
视听与高清行情
读编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