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编排的改进*

2020-04-19王赛群尹小红

关键词:表题敏化表格

王赛群,尹小红

(1.湖南农业大学图书馆,湖南 长沙 410128;2.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正交试验法被广泛用来优化多因素试验条件.基于此法而产生的科研成果论文在农学、林学、医学类期刊中十分常见.正交试验因素及因素水平是正交试验设计必须明确的条件,所以,无论是从客观实际还是从理论层面来看,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是进行正交试验分析必须具备的.笔者发现,尽管关于表格设计和加工的研究[1-7]较多,但科技书刊中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编排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刊物审读结果也表明这部分内容的编校差错率明显偏高[8-9].编辑界对该表的编排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因此,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1 文献中因素水平表编排的常见问题

笔者重点以文献[1]中表1和文献[2]中表4为例,分析文献中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编排存在的常见问题.

图中表格分别为文献[1]中表1和文献[2]中表4的截图.

1.1 表题欠精准

表题应该表述准确,语言规范,结构合理,选词准确,详略得当和语序正确[5,10-11].文献中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表题的形式多样,常见的有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试验因素水平表、因素水平、因子水平、正交试验因素与水平、7 个因素的 3 个水平值、正交试验结果表,等等[1-2].可见,对这些形式多样的表题加以规范是非常必要的.归纳起来,可以从精、准二方面来判断表题是否恰当.

1.1.1 表题欠精 图1中表题“水提取法正交试验影响因素及因素水平取值”的表叙欠精练,其中的“水提取法正交试验”和“影响因素”可以删除.这是因为论文的研究主题是“水提取法正交试验”.这一点在论文的标题和正文中均已充分体现,所以,表题中只要出现“试验”或“正交试验”甚至二者均不出现都不会影响表格的自明性.此外,表身中没有出现与“影响因素”相对应的数据.“影响因素”是表题中凭空多出来的一项,应予删除.

图1 文献中的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

1.1.2 表题欠准 文献中表题欠准通常表现为如下情况.

1)与逻辑规则不符.图1中表题 “试验因素与水平”中将“试验因素”与“水平”并列,但二者在逻辑上不是并列关系,而是从属关系,“试验因素的水平”才是二者关系的准确表叙.

2)与语法规则不符.从语法结构看,偏正短语的中心语之前需用“的”[10].文献[4]表1的表题“因素水平”是属于偏正短语“的”字漏用的情况.“的”字漏用使定语和中心语界限不清[10],令人难以理解.

3)对表身中数据的属性或特征描述不准.图1表题中的“水平取值”特别强调了因素“水平”的数值特性,但因素的“水平”很多情况下是不具有数值特性的,例如,当试验因素为电解液种类[12]、乳化剂类型[2]、敏化方式[2]等时,其水平分别表现为NaNO3、NaCl、NaClO3和非离子型、高分子型、复合型及物理敏化、化学敏化、复合敏化等形式,只有当试验因素为时间、温度、功率等物理量时,其水平才是可以用数值进行衡量的,所以,“水平取值”描述不准确.其实,图1中表题中的“水平”与其表身中数据已经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此处加上“取值”二字反而导致了偏差.

由1.1.1和1.1.2的分析结果可知,以“因素的水平”为表题,就能很好地概括表中数据的属性,满足表格自明性的要求,并且其表述符合逻辑规则.

1.2 项目栏信息编排不规范

1)理解一中“C”和“温度θ/℃”的内含不同,因为“C”是因素“温度”的代号,C=数值×单位;而“温度θ/℃”=数值(数值=物理量/单位[13]).表中将内含不同的二项排到同一单元格里构成一个栏目,而与之对应的数据只有一列,这跟栏目与表身信息应该一一对应的要求不符(栏目是栏内信息特点或属性的准确反映[4],所以,不可能存在一列数据对应2个栏目,或1个栏目对应2列数据的情况).可见,理解一存在错误.

2)理解二的排版方式“C温度θ/℃”与编排规范和语法规则均不相符.按照表格编排规范,其正确的编排方式为“温度(C)/℃”或“C(温度)/℃”或“C(θ)/℃”或“θ(C)/℃”.以上方式中,相对而言,采用括号加注的形式表示因素及其代号的同位关系,即采用“温度(C)/℃”比较接近常规习惯.

1.2.2 图1中表4的编排问题 表中数据排列要遵循主谓语原则,即表格左右两部分分别为主语和谓语[14].左侧主语为表格中需要强调的内容,右侧谓语一般是说明主语特性的数值指标[14].左右二部分内容通常可以连成一句具有主谓逻辑关系的话,例如,“在样品层为下伏泥炭层时,有w(石英)=57.12%”[14].套用此办法对图1中表4进行检验,不难发现表中信息存在主谓倒置的问题,应该将表中行与列的内容进行互换(俗称“主谓互换”).

1.3 左起第1列的栏目有误

经查,发现文献中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左起第一列栏目的命名比较随意,有命名为水平、位级的,也有命名为水平因素或因素的[15].栏目与其表身数据应构成集合与组成元素的关系[16].运用该方法对图1中表格左起第1列数据进行检验,可得到“水平={1,2,3}”和“水平号={1,2,3}”的结果.因为集合{1,2,3}中的数字只是右侧数据的行号,而不是“水平(试验因素所处的状态[17])”,所以,图1中栏目“水平”和“水平号”均没有准确地概括出该列信息的特征或属性.该栏目应改为“序号”.

1.4 栏目与表身数据的关系不符合同一律的要求

三线表项目栏的各项之间以及栏目与其表身数据之间应存在着简洁、确定的逻辑关系[19].表格编排应按照逻辑学同一律的要求来安排项目栏和 表身的信息[19].参照文献[18]的3.1分析图1表中因素及其水平的正确编排方式:因为“水平”加上其修饰词试验因素后,可以构成“水平”的种概念(如“敏化方式的水平”是“水平”的种概念),所以,可以以试验因素为划分标准对“水平”进行划分.由于文献[2]中只有原材料配比(A)、乳化剂类型(B)和敏化方式(C)共3个试验因素,故适宜采用列举法进行划分(在属概念全部外延不明确的情况下适宜采用列举法进行划分[18]).图1中表4按“水平”进行划分后的角规式分叉图如图2.

图2 水平概念图

由图2分析可知,图1中2个表格的栏目“因素”均应该改为“水平”.

1.6 因素代号被视作量符号排成了斜体

因素代号有时被视作量符号排成了斜体[20],其原因是没有弄清二者的区别.量(物理量)具有定量确定的属性[4],且有规定的标准符号,而因素是代表需要考察的试验要素.这些要素可以是时间、温度、提取率等物理量,也可以是电解液种类、乳化剂类型、敏化方式等试验要素,因素代号“A,B,C,…”等的含义等同于“考察要素1,考察要素2,考察要素3,…”,所以,因素不总是具有定量确定的属性,应该排正体.

2 因素水平表编排的改进样式

由前面分析可分别得到图1中表1的改进排法(表1)和表4的改进排法(表2).

表1 因素的水平

表2 因素的水平

严格说来,表1中左侧列是可以删除的.删除该列后表格信息仍然是完整的,所以,单就表格设计的需求而言,删除该列后表格会更加简洁、规范,但考虑到正交试验次数较多时,对试验水平进行编号有助于试验操作的有序进行,加上长期以来行业内的编排习惯,所以,论文写作时还是保留序号列为好.

3 结语

为提高科技书刊的质量,科技编辑应协同科技论文作者规范写作,力争做到表格设计合理,语言表达准确.单就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的编排而言,笔者建议对文献中的常见排法进行改进,以“因素的水平”为表题;以括号加注的形式表示因素及其代号的同位关系,即排成“温度(A)”的形式;左侧列栏目改为“序号”;将栏目“因素”改为“水平”;因素代号排正体;其余都按表格常规排法进行操作.该排法符合编校规范,简约易操作,可为书刊中该表的规范编排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表题敏化表格
穴位敏化柔性辅助检测传感器的研发
《现代临床医学》来稿表格要求
冠心病穴位敏化现象与规律探讨
近5年敏化态与非敏化态关元穴临床主治规律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统计表格的要求
铜的硫化物对电极在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履历表格这样填
关于《真空与低温》杂志投稿需提交中英文图题、表题的通知
本刊表格的要求
关于表格制作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