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周围流速和电压下的绝缘子积污特性*

2020-04-19陈广思牛一博

关键词:风洞试验绝缘子气流

陈广思,牛一博,席 云

(吉首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在电气化铁路中,周围流速和静电容易让污秽颗粒物停留在绝缘子表面,从而降低绝缘子的电气绝缘性能.研究表明,污闪尤其是绝缘子污闪,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2].污闪的发生是有一些必要条件的,积污就是条件之一,因此解决积污问题的意义重大.有学者指出周围流速和颗粒大小与积污有关[3-6],还有学者指出可以通过风洞试验研究绝缘子积污过程[7-10].为了厘清周围流速和电压与绝缘子积污质量的关系,笔者拟采用风洞模型,并结合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进行仿真实验,具体是应用电场模块和流体力学模块,将这2个模块同时添加到仿真过程中.

1 数值模拟风洞试验的控制方程

1.1 电场的控制方程

唐秋明等[2]采用静电场研究颗粒在绝缘子表面的吸附过程,获得了不错的效果,故静电场为首选.静电场方程为

其中:D为电位移强度;ρv为体电荷密度;E为电场强度;V为电势.

1.2 风沙流场的控制方程

风沙流场中既有气流也有颗粒,是气固两相流体,因此结合连续方程和动量方程对气流相进行数值模拟,可获得更好的效果.控制方程用来模拟颗粒运动状态,通过湍流场分析绝缘子的气流.连续方程和动量方程分别为

其中:ux,uy,uz分别为气流相流体在x,y,z轴方向上的速度矢量;ρ为气流相流体密度;μ为气流相的流体动力粘度;μT为气流相的湍流脉动附加动力粘度;p为气流相流体单元受到的压力;I为主应力张量.

绝缘子表面有许多气流,这些周围气流产生的流线很容易受绝缘子的影响,因此在仿真实验时用RNGκ-ε模型进行模拟可以获得更好的模拟效果.湍流方程为

2 风洞试验的模拟方法

2.1 简化处理与网格剖分

伞裙的积污主要覆盖在表面,这部分是主要研究内容,其他部分可以简化.绝缘子分块示意如图1所示.仿真实验采用的模型如图2所示.

图1 绝缘子分块示意

图2 风洞模型及网格剖分

2.2 边界条件的设定

仿真实验中所使用的流体力学模块、电场模块,都需要为了某种特定的仿真环境,在实验过程中进行设定.

3 仿真实验

绝缘子表面的周围流速较大时,电压与积污质量几乎是不相关的,即没有影响;绝缘子表面的周围流速较小时,静电与积污质量的关联度较强[7].为了进一步厘清周围流速和电压与积污质量之间的关系,笔者进行了仿真实验.风速的取值一般小于40 m/s[9],周围流速取3,30 m/s.周围流速为3 m/s的各电压下的仿真工况如图3所示,各电压下的积污质量的变化趋势如图4所示;周围流速为30 m/s的各电压下的仿真工况如图5所示,各电压下的积污质量的变化趋势如图6所示.

图3 v=3 m/s,各电压下的仿真结果

图4 v=3 m/s,各电压下的积污质量的变化趋势

图5 v=30 m/s,各电压下的仿真结果

图6 v=30 m/s,各电压下的积污质量的变化趋势

由图3和图4可见,周围流速为3 m/s时,电压增大,绝缘子表面的颗粒增多(即积污增多),积污质量增加.由图5和图6可见,周围流速为30 m/s时,电压增大,绝缘子表面的颗粒没有任何改变(即积污没有任何改变),积污质量也没有任何改变.

4 结语

基于流体力学原理和电场理论建立了绝缘子风洞模型,并利用仿真实验分析了周围流速和电压与积污质量之间的关系,得到以下结论:

(1)绝缘子表面的周围流速较小时,电场力增大,沙粒会更容易与表面发生碰撞进而吸附在表面,所以绝缘子两端的电压增大,会导致积污质量增加;周围流速较大时,即使电压增大,积污质量也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

(2)结合静电场和流体力学场共同作用来模拟风洞试验,仿真结果与实际风洞试验结果基本相符;相较于用单一流体力学场进行仿真,两者结合更符合沙粒的实际受力情况,得到的绝缘子积污特性更准确.

电压较低、风速较小时,绝缘子表面更不容易积累污秽,这可以为绝缘子表面伞裙的清扫,以及在电压不同时如何提高绝缘子的部分性能(如防污性能等)提供进一步的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风洞试验绝缘子气流
垂直气流电除尘深度提效技术研究
基于Mask RCNN的绝缘子自爆缺陷检测
气流的威力
小水滴在风洞气流中的跟随性
浅析输电线路绝缘子防污闪技术
比翼双飞
飞翼布局飞机阵风减缓主动控制风洞试验
滚转机动载荷减缓风洞试验
电力送电线路绝缘子性能及运行情况分析
红外检测劣化绝缘子的仿真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