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0-04-18陈先菊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24期
关键词:问题及对策新课改初中数学

陈先菊

摘要: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初中教育也顺应发展要求,并在教育质量上有了长足发展,数学教育也在此列,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数学教学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本文从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期为初中数学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数学;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2-0022

在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下,初中数学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新课改对初中数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将教育重点更多地向学生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傾斜,并且在多样化的现代多媒体设备的帮助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1]。但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部分教师仍然固守传统教学思维和教育方法,并不重视教学实践的创新和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提升。对此,初中学校、相关部门以及教师个人应反思问题出现的原因,进一步推进教育改革,为数学教育质量的提升出谋划策。

一、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目前而言,部分初中学校存在初中数学教师整体能力不高的问题,老教师教学思维以及教育风格固定,难以在新课改背景下主动适应需求来改变教育方式,而新教师比例的增加也使得教师经验不足问题突出。新教师多为刚从高校毕业的大学生,教学能力不高,教学经验不丰富,这就致使部分教师秉承传统教学思维进行教学活动,缺乏课程改革的信心和勇气,也不懂得怎样快速提升教学素质和能力[2]。另外,多数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活动时存在教学方式单一的问题,这并不符合学生好奇心强的天性,进而致使学生对数学的热情降低,学生学习积极性也无法得到有效提高。

2.课程改革意识淡薄

课程改革是全方位的改革,其中既包括教学理念的更新也包括教学方法的创新,意在提升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社会输送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然而,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课程改革意识的淡薄使得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提升,特别是经济发展较为滞后的地区这一现象更为突出。教师认为新课改只是更换了教材,而教学思维以及教学方法仍然沿用传统模式,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仍未得到尊重。新课改的提出的原则是民主性、基础性、个性化以及开放性,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实现快乐学习,在新知获得的同时增强自身创新能力[3]。但是教师课程改革意识的淡薄让学生不得不把绝大多数时间花在完成学习任务以及大量习题上,这与传统教学模式无异,学生并未得到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锻炼。

3.缺乏科学评价机制

新课改的推行使学生所学内容有了较大不同,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考虑到更多因素,不能单以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评判,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但是,社会和学校依然将升学率、中考成绩等作为最重要的考虑指标,这就使教师和学生不得不在此压力下继续重视考试成绩的提升,而对于实践能力、创新思维等的考量被极大地忽略。科学系统的评价机制的缺乏一方面与新课改现实需求相悖,另一方面也是对于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打击。

二、推动初中数学教育改革的策略

1.加强对于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

教师是实现新课改背景下数学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因此初中学校要加强对于年轻教师定期的培训工作,鼓励经验丰富的教师对新入职教师进行一对一指导,在提升年轻教师专业素养的同时帮助老教师更新教育理念。而对于有充足工作经验的老教师来说,学校可以加强与其他学校的沟通合作,促进学校内的教师进行交流学习,吸取对方优秀教学经验,帮助自身实现教育方法的更新和教育不足的弥补[4]。教师自身也要顺应时代发展需要,主动提升综合素质,在实现专业技能提升的基础上注重方式方法的创新。

2.转变传统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对教师教学活动起指导作用,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将新课改知识的学习纳入自我提升规划中,准确把握其精神内涵,实现教学理念的更新,并将理念运用于教学活动中。具体而言可分为两大方面。(1)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做到赋予学生学习主动权,在扮演好自身指导者角色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至学习的各个环节。(2)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初中数学教学在新课改背景下应创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通过形式和方法的创新实现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激发。在数学教学课堂上,除运用翻转课堂等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力之外,还可以通过学生间交流合作等方式发挥学生能动性。如鼓励学生在学习新知后相互提问,然后学生自行解答,教师在其中起引导作用,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思路,促使学生进一步进行探索。

3.构建科学评价机制

初中数学教育要对传统评价机制进行改革,突破“以成绩论成败”的旧有模式,综合评价学生的整体素质。这就首先要求教师转变评价观点,在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将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学习态度、实践能力等纳入评价体系,找到每位学生的发光点,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另外,评价机制的构建要注重系统性和科学性的实现,教师综合考量学生作业完成度,并且在进行成绩评价时可以对学生多次考试成绩进行平均,避免单次成绩记录造成的科学性的缺失。

三、结语

传统教学理念的更新将极大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进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因此,注重教师以及学校要在更新教学理念的基础上注重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推动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稳步、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君.优化课堂组织形式,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效益——以“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为例[J].数学教学通讯,2019(29).

[2]王照芳.少教多学,学案导学——试论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高效生本课堂的构建[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8).

[3]林婷,黄炯.初中数学教材中图形与几何部分的数学文化分析——以人教版和鲁教版为例[J].中学数学月刊,2019(2).

[4]张积云.课改新气象教改新模式——试论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模式的改革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2).

(作者单位: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埠河初级中学434300)

猜你喜欢

问题及对策新课改初中数学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对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浅议财务会计管理在工程企业中的问题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