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2020-04-17王红赵学慧

中国商论 2020年2期
关键词:高职学生构建

王红 赵学慧

摘 要:随着现阶段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逐渐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实现正规化和体系化,进一步推动着我国创业体系的发展。在此期间,高职学生也要不断地挖掘自身的潜能,勇于展现自我的聪明才智,进而来满足新时代的使命,构建与之相符的体系,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业能力。

关键词:高职学生  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构建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01(b)--02

就现阶段而言,大部分的高职院校教育都是以创业教育为主要的教育目标,创业教育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就业问题,可以为高职学生在以后的社会发展中提供一个全新的发展平台。创业教育可以有效地推动我国新型产业的发展。本文主要简述了培养高职学生创业教育方面的内涵和特点,要高度重视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方面建设的相关教育体系,并进行深化研究分析。

1 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含义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主要以专业为根本,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给学生提供一个专业性的平台。相关的教育部门要想进一步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体系,就必须具有以下几点条件:

其一,高职院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时,相关的教育单位就要制定合理、科学、规范化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其二,高职教师可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基本上都融入现阶段的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体系中,根据学生的专业内容,重新构建一个新的创新創业教育课程体系,进行针对性训练,对特定的学生开展相关创业技能方面的实践活动[1]。其三,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搭建一个与专业对口的创新创业锻炼实践平台。其四,相关教育机构要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的运行机制。

2 在高职院校中构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2.1 帮助高职院校树立创新创业教育的新理念,为国家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就现阶段而言,我国大部分的高职院校缺乏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平台,不能够更好地为国家创新型建设提供更好的机会,加强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能力方面的提升,进一步减轻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压力等方面的理解。在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创新创业教育是属于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教育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培养创新创业的意识、强有力的思维模式和实践能力[2]。高职教师能够更好地树立创新创业的教育观念,为国家和社会培养综合能力较强的创新创业技术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职院校就要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体系的构建。

2.2 进一步激发高职院校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的热情,进而提高社会的竞争能力

将创新创业教育引入到高职院校中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有利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充分掌握所学的知识要点,促进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中,进而提升学生自身的适应能力。高职院校的学生不仅要学习专业方面的理论知识,还要进行与专业相关的思维能力训练,将所掌握的专业技能积极地运用到实践过程中。学生为了进一步将直接简单的思维变得活跃起来,可以通过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不断地学习和锻炼,开拓自己的眼界,接触更多的新鲜事物,加强自身的接受能力,有效地推动高职院校的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相关方面的提升,在国家的经济社会建设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逐渐实现高职院校中运用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3]。

2.3 帮助高职院校学生减轻就业的压力,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近几年,随着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进行大规模的招生,导致出现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高职院校如果不加强创新教育模式,那将会造成大量学生没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扎实的社会实践能力,出现人才质量不佳的问题。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问题直接关系着人们的切身利益,在社会稳定和谐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影响。所以,高职院校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在传统的教学思想上不断地改革创新,将创新创业教育积极地引入到高职教学中,要从多个方面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业。

3 在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方面出现的问题

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被我国高职院校广泛地应用到日常的教学体系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形成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得到了大部分高职教师和学生的认可。但由于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比较晚,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导致效果不是很明显,具有不完善的教学体系[4]。

3.1 较薄弱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在现阶段没有完全地有效利用,大部分的家长和学生在就业方面的观念比较传统,一致认为只有一个固定的“铁饭碗”才是学生学习的真正目的,在创新创业的思维方面比较老化,或者没有创新创业的意识,致使我国教育事业没有很大的突破。在一部分的高职院校中,没有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学生没有正确地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方法只是单方面针对学生的就业制定的一种常规性教育指导,并没有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当作一个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的新方法。正因为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比较薄弱,无法为社会竞争培养一批有勇有谋的高质量人才。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高职院校必须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加强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的能力。

3.2 没有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

虽然创新创业教育已经被我国大部分的高职院校使用,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能力方面也引起了关注,可是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仍处于原地踏步的状态,没有一点突破[5]。大部分的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把学习的重点都放在了教材知识和课堂上,没有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在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性。即使一部分高职院校已经注意到了创新创业教育给教育事业、国家、社会以及学生自身的影响力,但在一定范围内还是没有得到国家政策的正确指引,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中参与了大部分不具备专业性的高职教师,在学生学习中给予不正规、不健全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造成了学生只能在步入社会以后才能不断地探索和学习的现象,进而来提高自己的适应力。有时还存在高职教师的教学思维比较传统老套的现在,在学生教育方面需要使用一些陈旧的教学方法进行引导,有可能会使学生逐渐偏离创业的道路,没有进一步地在教育和教学方法上注入新元素,没有得到真正的改革。

3.3 不健全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

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只注重于创新创业的表面教育,没有正确地融入人才方面的培养,没有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划分到选修课程中,只通过知识点讲解和知识竞赛的方式进行教育,完全忽略了教材知识和社会实践能力相结合[6]。传统的素质教育和专业知识的教育根本无法顺应时代的发展,在学生的创新创业水平上得不到一点帮助,没有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只靠创新创业的表面教育根本无法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4 高职院校学生在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方面的构建

4.1 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的课程中,可以通过学生所学的专业和所涉及的专业岗位职业能力进行具体分析,构建相关的课程体系,其中分为学生基本能力素质的培养、专业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以及拓展学生学习创新创业的能力,通过不断地实践进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在进行优化创新创业课程教育体系的同时,要提倡并组织教师与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培养学生创新创作能力的活动或者专题讲座中,高职院校可以聘请校内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讲师进行讲解和分析,可以适当地邀请一些有成果的学生创业团队与学生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创业经验[7]。通过与成功人士和专业教师的交流,进而改变学生的思想,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意识,有效将创新创业教育思想观念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激发学生不断创新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学生自行管理和自主学习。

4.2 积极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高职院校可以多次组织有关创新创业教育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对创新创业教育有了新的认识,积极地鼓励学生参与到学校创办的创新创业能力竞赛中,还可以让专业性较强的教师成立一个设计导师团,专门针对学生进行设计创新指导,通过指导环节,让学生和教师相互探究学习,研究出一种比较成熟的创新设计指导方法,共同营造一个具有生命活力的创新创业校园气氛。

4.3 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制度

结合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际情况,学校领导可以成立一个督查小组,全方位的深化到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基地中,定期地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制定一个适合现阶段学生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制度,加强落实工作,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其中,真正地领会到创新创业教育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学校针对一些积极创设校园文化环境的学生,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奖励,让他们带动全校师生,加快学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8]。

5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的构建主要就是以专业为基础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但可以满足现阶段国家创新战略的发展,还可以为国家培养一些高质量的创新创业人才,进而实现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意义。

参考文献

李媛媛.利益相关者视角下高职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与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35(08).

饶欢.论建筑类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以创客教育为视角[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21).

邓丽君,姜波.产教融合理念下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07).

刘丽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与优化[J].智库时代,2019(25).

曹雄彬,傅贻忙,康红磊.非正式学习视角下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体系构建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10).

兰小群,李巖.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药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模式构建[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05).

范琳,刘敏.“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的思考[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8,8(06).

陈敏,姚世明.挖掘与融合——基于CAS理论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J].价值工程,2018,37(29).

猜你喜欢

高职学生构建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结合“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育浅谈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动车组检修基地与动车检修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