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阳眼镜行业发展现状及管理策略的思考

2020-04-17朱霄翔

中国商论 2020年2期
关键词:管理策略发展现状

朱霄翔

摘 要:江苏丹阳眼镜业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起,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整合,形成了以设计、生产、配套和销售一条龙较完整的产业链和社会化分工产业体系。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消费者生活质量的提高,眼镜行业的发展也遇到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基于丹阳眼镜行业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从而对丹阳眼镜的管理策略进行探索思考,促进新时期眼镜行业的创新发展之路。

关键词:丹阳眼镜  发展现状  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01(b)--02

早期丹阳眼镜业的发展模式基本都是作坊式的生产,前店后厂,集售卖、验光、磨边以及割边于一体。随着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转变,行业的规模日渐壮大,发展模式也随之发生变革。尤其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越来越多的国外知名眼镜企业的涌入与国内新兴眼镜企业的崛起,以及电子商务产业的迅猛发展,给丹阳眼镜行业带来了重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只有坚持转型发展,不断转变发展模式,丹阳眼镜行业才能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1 丹阳眼镜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1.1 产业规模庞大且有发展潜力

丹阳有着“中国眼镜之都”的美誉,眼镜是丹阳轻工业产业集群特征最为明显的一项传统产业,有从事眼镜生产及相关的工贸企业2000余家,年产眼镜架近两亿副,占全国总量的1/3,年产光学玻璃及树脂镜片3亿副,占全国总量的75%、世界总量的45%。2018年,丹阳市眼镜行业累计完成工业销售约197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02家)完成销售74.75亿元,同比增长15.01%;眼镜出口3.74亿美元,同比增长15.22%。玻璃镜片、树脂镜片、隐形眼镜、合金架、全钛架已经形成规模化和系列化,近一半的产品远销东南亚、欧美等国家。而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都催生眼镜行业的发展潜力,据中商产业研究院《2017—2022年眼镜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分析机会分析报告》和《2018—2023年中国眼镜市场前景调查及投融资战略研究报告》,2011年中国眼镜行业销售收入仅175亿元,2016年增长至330亿元,预计2022年行业销售收入将达547亿元;2017年中国眼镜零售市场规模730亿元,预计2020年中国眼镜行业市场规模将达850亿元。

1.2 产业链条衔接完整但可以进一步优化

丹阳眼镜行业发展相对比较成熟,拥有自己完整的产业链,配套健全,分工精细,企业之间分工协作,各司其职。从眼镜的原料配件,到镜架的设计、制作和电镀,镜片的生产和加工,再到眼镜机械、镜盒生产、印刷、包装,形成一条衔接完整的生产加工销售经营的产业链条。国家眼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眼镜产业集群品牌培育基地、眼镜技术创新服务中心等的设立,为生产企业、终端零售市场等做坚强的服务后盾,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从最初的产品生产基地向精细生产、工贸联动转变。但整体分析,丹阳眼镜的产业链条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如丹阳眼镜的优势在于镜片,镜架生产处于低端,高档镜盒、高档电镀、太阳镜等属于短板。

1.3 产业聚集性强有利于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

丹阳眼镜产业拥有很强的聚集效应,95%的眼镜加工、生产企业都分布于司徒镇与丹阳市经济开发区内;而销售和贸易企业则集中在眼镜市场,形成了丹阳特有的眼镜制造业集聚区和服务业集聚区。位于丹阳西郊的司徒镇2007年规划建设中国(丹阳)眼镜产业创业园,逐步引领提升本镇乃至丹阳市的眼镜产业集群竞争力,该镇现有眼镜企业近400家,拥有亚洲最大的树脂镜片生产企业万新公司、中国最大的隐形眼镜企业海昌公司、全球最大的眼镜网络销售专业化公司淘镜公司,年产镜片和镜架产量分别占全国的1/3和1/5。丹阳眼镜市场则位于丹阳市的城区,交通便利,占地共91亩,建筑面积为13.35万平方米商铺多达1000多间,是丹阳眼镜最主要的交易市场,也是亚洲最大的眼镜产品集散地。定位好眼镜集聚区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共同打造和运营好“丹阳眼镜”这个区域品牌,提高“丹阳眼镜”知名度和美誉度,是提升丹阳眼镜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1.4 质量兴业意识浓厚但创新能力需要提升

丹阳眼镜业经过持续快速发展,坚持质量兴业之路,质量意识不断强化。目前全市眼镜行业拥有注册商标3100多个,具有中国驰名商标6个、江苏省著名商标18个;已有三十多家企业通过了ISO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据市场监管部门的数据显示,连续几年来,眼镜质量检测合格率达到90%以上。部分企业生产设备和管理已达到先进水平,并自行建立了产品质量检测与研发中心。2018年丹阳市眼镜商会又获得“国标委第二批团体标准试点单位”,目前“非球面镜片”团体标准制定工作正在进行中。但目前中小规模企业缺乏自主开发能力,大部分还属于“接单”加工型,缺少核心竞争力。

2 丹阳眼镜市场管理发展的策略思考

2.1 完善电子商务新业态,构建多样化销售体系

随着电子商务产业的迅猛发展,受全国电商的冲击,丹阳眼镜企业和商户的生存受到了挤压,发展压力与日俱增,一些企业看到了传统销售模式的不足,捷足先登了淘宝等网站,实现线上线下的整合,电商正在成为眼镜行业的“标配”。相比于传统的“铺货销售”模式,网络销售的资金回流既直接又迅速,解决了很多眼镜企业面临的资金周转问题。但初期由于单打独斗、资源分散且总体规模不大、特色不明显,没有形成集群式发展,丹阳市早期建立的600多家网店,有销售业绩的只有100多家,做得好的少之又少,如何抓住“互联网+”的优势推动电子商务新业态模式茁壮成长,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在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方面进行积极探索。2015年丹阳眼镜城与阿里巴巴合作,开通的丹阳眼镜诚信通特色平台,打造了一个集中展示丹阳眼镜品牌和促进线上线下有序交易的智能化网络平台,是推动丹阳眼镜产业创新营销的成功范例。在传播销售道路多样化的今天,必须强化线上营销的能力,保障营销渠道的通畅和高效,建立起代理商渠道、直营以及电子商务等多样化营销方式,基于每个渠道的市场目标的不同,全面发展。除却现在比较盛行的淘宝、京东等销售平台,还可以创设自己专属的眼镜直播平台和采用C2M等模式,针对用户需求,量身打造,定制服务,从而形成完善的网络营销体系。同时也不能忽略“铺货销售”等传统模式,由于眼鏡不是普通的销售商品,它们本质上还属于医疗器械,需要更多、更好、更专业的销售服务,眼镜实体店的专业技术、服务能力具有线上销售不具备的优势。因此,在线下销售中做好验光、配镜等传统服务,尝试个性化、差异化的眼镜服务不失为一个新的方向,一些新的眼镜经营方式,如打造综合性视光中心,创新智能新零售,也会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2.2 立足质量业兴根本,健全品牌文化发展机制

品牌就是核心竞争力,尤其是在网络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只有塑造专业的品牌形象,才能让消费者喜欢,才能不被市场淘汰。丹阳眼镜要在立足提高质量和服务这一根本点的基础上,加强“丹阳眼镜”品牌宣传。通过打造民族品牌、品牌明星代言、投入央视&卫视电视广告等方式持续不断地加大产品的品牌推广力度,扩大品牌影响力,塑造丹阳眼镜的品牌形象,打造“金字招牌”。近日,“丹阳眼镜城号”G106列车开通,让“丹阳眼镜”传播得更广更远。要充分运用眼镜商会的微信公众平台、商会官方门户网站、外贸预警点工作站、商会内刊《丹阳眼镜》报、眼镜专业媒体《第1眼镜》杂志等现有的各平台媒体以及国内、外专业的眼镜展览会和“丹阳眼镜风尚小镇”特色小镇建设等有效途径全力打开推介丹阳区域品牌、产业集群的宣传推广通道,全力、全方位地提升中国眼镜生产基地、出口基地、省区域名牌和“世界眼镜之都”、知名眼镜文化旅游城等品牌效应。

2.3 注重人才管理,带动企业创新发展

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才始终是一个企业、一个行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尤其是在经济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对于眼镜除了作为医疗用品的功能需求外,人们的审美观念和需求都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对于眼镜的要求从外观、材质到功能使用都有了新的追求。要坚持把人才作为产业发展主攻点,培养和引进更多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同时加强管理宣传销售人才队伍建设,构建丹阳眼镜行业新兴的人才体系。要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创新作用,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视光学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目前丹阳眼镜各类眼镜科研机构15家、专业技术人员2000人,许多眼镜企业都与上海、江苏等地大学科研院校有技术合作,自主开发了CR-39树脂镜片、高档全钛镜架等产品,为丹阳眼镜业赢得了荣誉和市场。要实现丹阳眼镜行业之间的资源整合,加强企业之间的联系和技术协作,以龙头企业为牵引,大企业实现技术创新,带动小企业提升发展,避免被市场淘汰。万新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末研发成功树脂镜片对丹阳眼镜起到了一个里程碑的作用,现今与南京金陵职大合作成立了视光学院,为企业今后的发展聚集了人才。

2.4 加强行业整合管理,提高产业竞争力

提高丹阳眼镜产业的竞争力,就需要明确行业发展标准,规范行业的竞争秩序。要重视丹阳眼镜行业商会的地位,提高商会对眼镜行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充分发挥商会在行业中的自律性、规范性,以商会为纽带,建立起眼镜商与政府在人才培训、产业规划、企业维权等方面的联系。要进一步提高丹阳眼镜产业集群竞争力,定位好行业集群的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对内规范行业内部竞争,避免各自为政、同质竞争;对外加强行业维权意识,捍卫丹阳眼镜行业的知识产权,有力保护“丹阳眼镜”品牌形象。要实施品牌带动战略,鼓励有条件的眼镜企业积极地创立品牌和著名商品,并且对取得品牌和商标的企业进行现金奖励和扶持,从而激发和带动更多的眼镜企业加快自身发展。要提高眼镜专业服务质量,建立健全丹阳眼镜行业的标准化体系和监督体系,完善技术监督,加强服务培训,不断强化“验光和配镜”环节的精确性、专业性和服务的优质化,引导企业走向品牌化、规范化、诚信化的经营道路,形成行业内的企业共同维护和监督“丹阳眼镜”品牌的氛围,从根本上提高“丹阳眼镜”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

3 结语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在日新月异的大数据时代,消费者的需求和购买方式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文章结合丹阳眼镜业发展的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对丹阳眼镜行业管理发展策略进行了思考,期望对丹阳眼镜行业的发展有所助益。

参考文献

滕鹏.丹阳,迈向全世界的“中国眼镜之都”[J].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16(17).

孙喜,于璐.“丹阳眼镜”华丽转身的背后[J].中华商标,2014(11).

中商产业研究院《2017—2022年眼镜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分析机会分析报告》

中商產业研究院《2018—2023年中国眼镜市场前景调查及投融资战略研究报告》

眭阳.中国质造:让世界改变目光——丹阳眼镜中国制造产业集聚区样本[J].上海商业,2017(03).

猜你喜欢

管理策略发展现状
高速公路合同计量变更管理策略
浅论肝胆胰外科护理的风险因素与管理策略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策略
医院在职职工体检结果分析与健康管理策略
食品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策略
特殊生校园管理策略探析——以福州第十五中学平安校园建设特殊生管理工作为例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