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机电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分析

2020-04-17孙宏民闻晨阳王静怡陆煜薇

中国商论 2020年2期
关键词:机电产品因子分析法江苏省

孙宏民 闻晨阳 王静怡 陆煜薇

摘 要:本文简要梳理了近年来江苏机电产品出口现状,采用因子分析法综合传统贸易指标,总体评估产品竞争力。结果表明:若仅考虑出口,江苏机电产品竞争力在2010—2016年间曲折上升。但综合进出口来看,竞争力自2012年起便开始下滑。针对问题,本文提出了利用财政优惠分担企业研发支出、创新人才引进机制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江苏省  机电产品  出口竞争力  因子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01(b)--02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外贸迅速发展,其中机电产品起了重要作用。我国入世来,江苏总出口中机电产品出口常年占比62%以上,远高于农产品和纺织产品。但在以成本要素为主的传统外贸优势削弱,新优势尚未形成及保护主义抬头的变局下,江苏出口持续增长能力遭遇挑战,研究当下江苏机电产品竞争力态势十分具有现实意义。

目前针对我国机电产品贸易的研究已较为丰富。有学者专注于机电产品出口与外资、国际物流等因素间的关系:陈奇等(2016)[1]认为FDI的贸易创造、贸易扩张和技术溢出等效应一同提高了江苏机电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黄伟新等(2014)[2]运用引力模型分析丝路经济带国际物流绩效对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发现中国对丝路经济带贸易伙伴的机电产品出口额因国际物流绩效提高而明显改善。

另有针对出口增长实质和竞争力国际比较的研究。范爱军(2012)[3]利用Hummels等(2005)的二元分解法分析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的二元边际,认为2003—2009年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增长主要来自集约边际的贡献,即源于数量扩张而非价格提高;马鹏翔(2016)[4]从产业内贸易角度分析中德机电产品竞争力差异,发现德国和中国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呈现垂直型特征,前者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但后者竞争力日益增强。

1 江苏机电产品出口现状

1.1 总量及结构

2017年江苏机电产品出口额达2393亿美元,较2016年增长313亿美元,占全国机电产品出口额18.11%。前五种产品出口额占总额71.44%,对于主要产品依赖程度较深。主要出口产品为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电视、无线电讯设备、集成电路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而浙江则主要出口汽车零配件、家具、照明装置等资源劳动密集型产品,江苏产品结构更加优化。

1.2 产品附加值

通过出口产品价格指数考察主要机电产品的附加值情况,给出公式:

意为报告期商品价格与基期价格的比值,>1表示价格上升,附加值提升,<1则表示价格下降,附加值下降。

以2009年为基期测算47种主要机电产品2010—2016年的价格指数。结果显示2016年28种产品价格上升,19种价格下降,虽然多数产品价格有所上升,但下降产品出口额占总额77.99%,主要产品如集成电路、半导体器件下降尤为明显。

可见产品价格不增反降,附加值较低且几乎无增长。原因是多样的,首先是由于出口市场竞争激烈:一方面,大量中低端产品面临越南、墨西哥等国的竞争。另一方面,伴随技术逐渐标准化,国内行业同质竞争加剧影响出口价格;其次是由于机电加工贸易比重较大:一方面,由于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和转移价格的存在,产品价格被人为低估;另一方面,加工贸易增加值环节少,增值空间小,限制价格的提高。

2 江苏机电产品竞争力评价

2.1 变量选取

选取历年《江苏统计年鉴》数据计算2010—2016年7年间江苏机电产品出口指标:国内市场占有率、显示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指数、出口渗透率、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和高新技术产品比率。参考朱黎霞(2006)使用因子分析法将六个单一指标通过线性组合综合成两个综合指标,对江苏机电产品出口竞争力做总体评价。

2.2 软件计算

通过SPSS软件,得到表1、表2。通過主成分确定两个因子。本处省略相关性矩阵表,需要的读者可致信索取。

表1表明前2个主成分特征值较大,故选择前2个公共因子。

表2根据具有Kaiser正规化的最大变异法,经过三次迭代,由因子矩阵得到旋转因子矩阵:

由六项指标可见,国内市场占有率、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及高新技术产品比率只关注出口,不涉及进口和国内市场。而贸易竞争指数、出口渗透率、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则不仅关注出口和对方市场,还涉及进口和己方市场。

依据一系列数据处理,将此六项指标综合两类新型指标,并组成一个指标体系。将前三者命名为“出口优势指数”即表2中的因子1,将后三者称为“贸易优势指数”,为表2中的因子2。见图1。

2.3 指标评价

出口优势指数在7年内由负值上升为正值,且上升幅度在减小,这是仅考虑出口和外国市场的结果。若考虑进口与本国市场,贸易优势指数从2012年就已开始下滑,大致从1.5降至-1.5。

前者上升趋缓的主因在于国内成本要素性贸易优势的减弱。与2010年相比,2016年江苏机电产品十三个主要产业中的九个平均工资上涨幅度大于50%,一些行业达到80%,企业不得不负担更多的人力成本,这对低利润的加工企业影响很大。另外,7年内国内宏观税负增长迅速,仅2011—2015年5年间就从19.4%增至29.1%,企业总税率(企业税费+强制缴费/商业利润)也维持在68%的高水平上(2013年68.7%,2014年68.5%),不仅高于发达国家,还高于我国出口的主要竞争对手如墨西哥、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直接结果就是企业利润低,设备和技术更新困难,出口竞争力不强。此外,土地价格上涨、借贷成本走高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由技术和管理进步、政策促进带来的竞争力的提高。

而造成后者下降的主因有固定投资增长和国内消费升级拉动进口增长,以及出口产品市场地位较低等。2010—2016年,江苏社会固定投资额增长了2.78万亿元,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31万亿元。产业结构升级带来了大量对中高端机电设备及其中间产品的需求,而国内产业不能完全满足此类需求,需求缺口引起机电产品进口增长;另外,由于加工贸易比重较高,出口增长刺激了中间品进口增长。中高端机电产品进口量大、附加值较低的加工贸易比重大,反映出江苏在机电产品贸易中地位依然不高,竞争力尚不强。

3 建议

针对现实中暴露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3.1 鼓励新技术研发,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利用财政优惠分担企业研发投入,降低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技术研发风险,引导其加大科研投入;引导知识产权中介机构发展,促进商品、技术及专家的流通;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知识产权侵权打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3.2 合理扩大行业开放,引进高质量外资

完善招商引资政策,树立同步引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的引资观念;加大对于行业急需技术、关键零部件和设备引进的支持力度;通过二次开发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提高企业技术能力与产品研发水平。

3.3 加强对企业的信息支持,建立风险预警和应对体系

为企业提供系统的知识产权培训,帮助提高企业经营水平;建立信息传导机制,帮助企业深入了解贸易国或潜在贸易国的贸易政策、行业动向、诉讼维权等信息,防范重大风险和损失,降低企业信息获取成本。

参考文献

陈奇,张成星.FDI对江苏省机电产品出口竞争力影响的实证研究[J].经济师,2016(02).

黄伟新,龚新蜀.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物流绩效对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4(10).

范爱军,刘馨遥.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J].世界经济研究,2012(05).

马鹏翔.中德机电产品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

猜你喜欢

机电产品因子分析法江苏省
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问题分析
吃火锅的发现
建筑业综合竞争力评价研究
快递服务配送环节的顾客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抽丝剥茧 层层递进
国有工业企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国有工业企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基于因子分析法失地农民的城市融入评价体系
机电产品计算机辅助一体化技术设计研究
《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