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改进措施

2020-04-17宣锋

中国商论 2020年2期
关键词:风险评估内部控制

宣锋

摘 要:内部控制是促进企业实施有效管理、减少或降低风险、实现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有助于企业合法合规地经营、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提高经济效率与效果,促进企业实现战略目标。但是目前大多数企业由于专业能力、经济环境、成本与效益等因素的影响,内部控制在建设与实施中普遍存在着许多缺陷和不足,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如何构建一个符合企业实际经营情况的内部控制制度并有效实施,成为很多企业关注的问题。为了帮助企业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本文对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并提出一些建设性应对策略。

关键词:内部控制  内控环境  风险评估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01(b)--02

构建全面、合理、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有利于促进企业精细化管理,更好地应对经营风险,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自身发展。但内部制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削弱了内部控制的管理效果,笔者针对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剖析,旨在为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与完善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 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意义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内部控制在企业的管理、风险防范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对企业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企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一个健全的内部控制,而当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在实行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这就要求企业应该重视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与执行,切实发挥内部控制的管理作用。

2 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现状

2.1 内部控制环境

内部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基础,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可以保证内部控制有效实施,但因观念淡薄、机制不规范等原因,内部控制环境存在以下问题:

(1)內部控制意识薄弱。从整体上看,不论是管理者还是员工,普遍缺乏内部控制意识,严重阻碍了内部控制的建设与执行。

(2)治理结构不规范。未建立规范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相应的议事规则,或虽设立但不规范,公司权限不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未在法律和公司章程规定的权限范围内行使职权,控股股东往往独揽决策权。

(3)组织结构不健全。受限于规模、成本效益等原因,企业基本的组织结构不健全或不科学,部门和岗位权责不明确,造成了职能交叉重叠或缺失,推诿扯皮、运行效率低下等情况。

(4)人力资源规划不合理。人力资源缺乏,结构不合理,激励约束制度不当,缺少优秀人才,没有员工培训机制,或虽有但不全面、不持续,职工的知识与技能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价值创造能力低下。

(5)忽视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精神,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实际上,大多数企业没有形成自身的企业文化,员工对企业缺乏信心和认同感,没有凝聚力和向心力,团队协作意识、诚实守信理念淡薄。

2.2 风险评估

企业在市场竞争环境中,会受到各种事件的影响,这些不确定性事件有可能带来不利影响,也可能带来机遇,如果能及时识别和有效管理风险,有助于企业减少意外和损失,或创造更大价值。但许多企业在风险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风险管理意识薄弱,未建立风险评估程序或虽有但不正式。缺乏识别、评估风险的专业知识,未能合理估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影响程度。风险应对策略不恰当,未能有效规避或减少风险损失。

2.3 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具体方式,但由于设计不合理及执行力不强等原因,有许多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常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不相容职务。由于组织结构不健全、机构简单,两个或多个互不相关的职务冗杂在一起,甚至有一人身兼数职的情况发生,没有充分做到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各岗位之间缺乏相互制衡作用,很可能发生错误和舞弊行为。

(2)授权审批。企业在办理各项业务时一般要经过授权审批程序,但审批程序存在以下问题:审批权全部由董事长一人行使,无论事项性质、金额大小;未明确各级授权的范围、权限和责任,交易授权控制层次不适当;对重大业务和事项未实行集体决策或联签制度。

(3)会计系统。财务核算、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会计机构内部岗位分工不科学、不合理,岗位之间未起到相互监督与制约作用。会计核算基础薄弱,会计人员专业水平有待提高,未及时了解、掌握新会计准则的变化,对非常规的交易和事项无法处理或处理错误。

(4)财产保护。由于管理粗放,企业的财产发生被侵占、偷盗、浪费、损失、丢失等情况屡见不鲜,究其原因,主要是财产保管存在以下问题:对重要的文件记录未采取适当的安全保护措施,甚至丢失;缺少盘点制度,未对资产实行定期盘点制度,资产的权属、数量、质量等情况不清;未防范资产的接近。

(5)预算管理。全面预算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以实现企业发展目标为目的,进行企业管理活动的规划和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一种重要方式,对提升经营管理效率,实现经营效益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从各企业预算管理来看,还普遍存在问题:缺乏对全面预算的充分认识,一是认为预算只是财务部门对各项资金的规划,二是认为市场发展规律是不断变化的,想在动态中进行预算管理是不现实的,这就导致不重视预算管理工作;未编制预算或虽编制也是简单、粗糙,流于形式;预算执行不到位,缺乏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监督、评价程序。

2.4 信息与沟通

信息与沟通机制是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的重要条件,但是由于不重视或受制于成本、效益等因素,企业在信息与沟通中通常存在以下问题:未建立必要的信息与沟通机制获取内、外部信息,无法及时提供充分、准确的信息;与客户、供应商、监管者和其他外部人士沟通渠道不畅,未能实现有效沟通;企业内部有没有充分畅通的横向沟通渠道,不能提供有关人员履行其职责所需的充分信息;未提供适当的人力和财力开发必需的信息系统。

2.5 内部监督

内部监督是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监督检查。但许多企业未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对于发现的内控问题,相关责任部门未采取整改措施或整改不力,导致内控流于形式,无法达到内控目标。

3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对策

3.1 内部控制环境

(1)营造良好的控制环境。通过各种方式强化全体员工的内控意识,打造良好的控制环境氛围。

(2)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使得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分离又相互制约。

(3)调整组织结构、明确权责。企业应当根据企业的性质、管理要求等,科学合理地设置内部职能机构,明确各机构的职责权限,避免出现职能交叉、缺失及不相容职务未分离等情况,形成各司其职、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

(4)规划人力资源。企业应当结合生产经营实际需要,制定各发展阶段的人力资源总体规划,按照德才兼备、公开、公平的原则,选聘优秀人才,建立员工培训机制,促进员工知识、技能持续更新,不断提升服务效能。

(5)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应当总结优良传统,挖掘文化底蕴,提炼核心价值,遵循诚信和道德规范的观念,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

3.2 风险评估

强化风险管理意识,形成与本企业经营状况相适应的风险管理理念,建立组织架构健全、职责边界清晰的风险管理结构,形成风险决策、执行、监督与评价等职能既相互分离与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通过風险管理将不利因素控制在企业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风险评估程序考虑影响目标实现的内外部因素,公司应高度关注企业内外部经济环境形势的变化,建立科学的评估方法:识别相关的经营风险,估计风险的重要程度,评价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对每项重要的目标,确定影响其实现的重大风险和特别风险,决定应对这些风险应采取的措施,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首先,要收集各类风险源信息,并保证各类风险信息源的真实性、可靠性与完整性,这样才能保证之后的风险管理工作能够有据可依。其次,对于收集到的各类企业风险信息进行评估,分析其中所隐含的机遇、挑战或者可能造成的损害结果。最后,进行综合性评价,针对分析评估后的风险信息制定出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企业风险管理方案制订后就付诸行动,因为只有将企业风险管理的方案付诸行动,才能真正发挥其实际效用,才能看到风险管理方案是否适合企业解决相应的风险。

3.3 控制活动

(1)不相容职务。不相容岗位和职务应当分离,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机制,在不相容职务不便分离的情况下,应当采取检查交易记录、实物盘点等替代性控制措施。

(2)授权审批。建立授权审批体系,办理各项经济业务时,必须要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批。对于重大业务和事项,应当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者联签制度,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

(3)会计系统。建立健全财务核算、财务管理制度,科学、合理地设置岗位,明确各岗位的权责。选聘具备专业胜任能力的会计人员,加强后续教育,持续不断地培训,及时掌握新的会计准则,根据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按照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各项具体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及其他相关规定进行会计核算。

(4)财产保护控制。对资产和文件记录采取适当的安全保护措施,这在计算机处理条件下尤为重要,访问计算机程序和数据文件要设置授权。定期对实物资产进行盘点,如盘点结果与账面记录不一致,应分析原因,查明责任。严格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对资产的直接接触。

(5)全面预算管理。普及全员的全面预算管理认识,使员工意识到预算管理将通过每位员工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上。建立和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制。设置预算目标,对目标层层分解,确定预算目标、对象以及各部门的预算方案。落实预算的执行及执行过程中的差异分析和调整。建立预算考核和奖惩机制。

3.4 信息与沟通

建立必要的机制获取内、外部信息,提供充分、准确的信息材料,提高信息的有用性。企业应当明确内部控制相关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递程序,确保相关信息在企业内部、外部及时沟通,重要的信息应及时传递给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促进内部控制有效运行。

3.5 内部控制监督

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后续持续的跟踪、监督,对于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及时加以改进。建立独立行使监督权的内部审计机构,加大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力度。

综上所述,规范与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实现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企业要想实现发展战略,必须加强内部控制的建设与执行。

参考文献

任龙伟.浅议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改进措施[J].中国总会计师,2018(07).

张桂红.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优化措施之我见[J].财会学习,2018(1).

晋庆粉.新时期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应对措施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09).

猜你喜欢

风险评估内部控制
铅锑冶炼污染场地周边土壤铅污染特征及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风险评估
互联网形势下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探究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局限性及其对策研究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