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0-04-17李娜

中国商论 2020年2期
关键词:比较优势第三方支付盈利

李娜

摘 要:本文认为第三方支付行业主要存在法律法规不完善、用户信息泄露风险、金融与交易风险、盈利模式单一等问题。基于此,本文从政府法律法规、企业内部建设和行业发展模式出发对第三方支付的发展提出了完善法律法规、建立个人信息保密制度、建立账户紧急止付和快速冻结功能、盈利模式多样化等对应的解决策略,为我国支付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建议,促进我国第三方支付产业稳健发展。

关键词:第三方支付  比较优势  支付宝  风险  盈利

中图分类号:F6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01(b)--0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移动设备的普及、电子商务这种新型商业模式的快速发展,第三方支付已经成为消费者网上消费必不可少的支付方式,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的发展速度极快,发展前景可观,但目前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研究支付方式的比较优势及其主要问题对于未来稳步发展的第三方支付市场有着重要的意义。

1 第三方支付的比较优势分析

我国现今的支付方式分为三类,第一方支付即现金支付,是最古老的支付方式,它具有直接,信任度高的优点,但当需要支付大额度的交易时,会存在携带不便,而且安全风险较高的问题,并且由于货币是实物,所以在交易中会存在地域和距离限制的情形。第二方支付即依托于银行的支付,主要包括银行卡支付、银行汇票等。它具有信任度高,可支持大额交易,且不受地域,距离的限制,但有交易限额,时间上的限制和在操作中的不便性。而第三方支付使用比例逐年上升,发展前景可观。第三方支付行业的比较优势有如下几点:

1.1 资金转账方便

第三方支付行业是依赖于网络的行业,以支付宝为例,在全民普及网络的今天,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41次中国互联网使用调查》数据统计,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人,普及率达55.8%,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7.53亿人,占比达97.5%。用戶之间转账依靠的是电子数据,不止是用户之间转账速度快,在支付宝账号余额中提现资金到绑定的银行卡内也是在2小时内到账,十分方便、快捷。

1.2 交易成本低,覆盖范围广

第三方支付覆盖范围广。与第一方支付做比较,第一方现金支付大部分用于小额消费和小额转账方面,而第三方支付交易提供了线上消费支付、线下扫码和社交转账的服务用于取代现金支付;与第二方支付做比较,第二方银行的功能大部分是用于存款、理财、贷款和银行转账以及大额消费,而第三方支付交易提供了货币基金和大量理财产品,理财收益更高,更稳健,如支付宝推出的余额宝;另外第三方支付也提供了消费信贷,不用抵押物而依靠于信用度,用户体验好,更方便,如支付宝的蚂蚁花呗;还有第三方支付的设计转账和线下扫码功能比银行转账更为快捷,且支付成本较银行支付更低。随着现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众选择在互联网平台上购物,如今第三方支付已经成为互联网购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国现在的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很快,能支付的环境涵盖很大,包括餐饮、超市等日常消费的商家,现在人们出门基本上都不用携带现金,消费只需要依靠支付宝扫一扫二维码即可付款。

1.3 提供多元化的投融资便捷服务

以支付宝为例,2014年10月,蚂蚁金服正式成立,旗下包括支付宝、余额宝、招财宝、蚂蚁聚宝、网商银行、蚂蚁花呗、芝麻信用、蚂蚁金融云、蚂蚁达客等子业务板块,共同为小微企业和消费者提供金融服务。目前对于消费者而言,蚂蚁花呗是在支付宝中最常用的一款业务板块,它可以给消费者在日常消费时提供消费信贷的功能,消费者在日常消费中可以先预支花呗中的额度,享受“先消费,后付款”的服务;蚂蚁金服中除了信用借贷服务外还有很多金融投资项目,比如余额宝,支付宝用户把在账户里面的钱存放在余额宝内,可以获得余额增值,而且余额宝里面的钱可以随时用于支付或者提现,给支付宝消费用户带来了多方面的消费体验和账户余额投资方向。

2 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发展问题

2.1 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出现,既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我国金融交易体系,也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我国金融市场秩序。自2011年央行发布《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确定第三方支付行业的法律地位起,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开始迅速发展,但在发展迅速的同时,由于网络市场的虚拟性和交易的非实名制,导致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对网络金融监管的相关法律法规监管不全面,监管力度不够完善。

我国关于第三方支付的相关法律法规出台,从2007年1月1日的《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到2017年8月1日的《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虽然近年我国在对第三方支付的法律法规已经有了一定的完善,但对网络金融体系来说仍存在不足。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就容易使不法分子钻网络金融非法交易的空子,具体包括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性质不明确,网络金融中仍存在的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洗钱”的行为和网络平台交易中存在资金管理过程中的利息归属权的问题。另外,在我国法律中还未有专门关于第三方支付的法律法规相关文件,一旦有关于第三方网络支付的诉讼或纠纷,很难从法律上保护相关人员的权益。

2.2 用户信息泄露的风险

现今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大多需要进行实名认证后才能在平台中注册网络身份,从而进行网络交易行为,而注册身份所用的用户个人真实姓名、身份证信息、住址、银行账户和手机号码等都会上交到第三方机构后方平台。而第三方支付由于发展迅速,相关的监管机制还不成熟,第三方支付交易平台中存在着用户个人信息被机构相关人员泄露或被网络黑客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买卖用户信息盈利的现象。

2.3 金融与交易风险

相比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金安全性来说,第三方支付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安全性上来说,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资金交易转让的安全性要小于商业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依赖于开放的互联网技术,用户之间的资金交易转让时以通过网络数据的运输和存储来进行的,因此对于网络数据运输中易受到病毒和黑客的篡改,出现修改客户身份、交易金额和支付信息等情况。所以对于如何解决第三方支付行业的支付安全问题现在仍是行业发展的第一大问题。

2.4 盈利模式单一的问题

一方面,我国对于第三方支付范围有很严格的限制,《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限制了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只能提供小额的支付中介服务,不得为客户办理其他的金融类服务。另一方面,如今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盈利模式大部分是采用对接入商家收取一定手续费的方式。而第三方支付在资金转入转出过程中必须要连接银行通道,所以在成本和利润上受限于银行资金额度的转让,导致第三方支付发展空间越来越小。盈利模式的单一使得第三方支付平台机构争相占据市场份额,缺乏了行业模式的创新力和服务范围的增加,使得我国第三方支付机构生存越来越困难。

3 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发展对策研究

针对前面提到的四个问题,本文从政府法律法规、企业的内部建设和行业的发展模式出发对第三方支付的发展提出了对应的解决策略,为我国的支付行业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3.1 完善法律法规

在第三方支付给我国人民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我国第三方支付的风险也在逐渐显露出来,不容小觑,国家相关政府机关及监管部门应该尽快建立并完善对第三方支付的监管机制。首先应明确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定位,即第三方支付在金融市场中担任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具体由谁来监管;其次对于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中存放的大量沉淀资金产生的孳息所有权问题;再次,遵守“反洗钱”法律法规相关规定,对资金交易过程中的资金来源和去向要有相应的信息记录,并设立相应监管部门对资金流通信息进行审核,严禁非法分子钻网络信息不明确和相关法律不完善的空子。

3.2 建立个人信息保密制度

对于第三方支付用户而言,在网络交易中如果个人相关信息被泄露会给用户带来信息骚扰,影响其正常生活,所以相关第三方平台机构对于用户在第三方平台上交填写的个人相关信息安全保密上必须要予以保障。首先,在第三方平台机构内部建立相应制度并落实,防止相关内部人员为牟取私利私自泄露用户个人信息;其次需要加强机构在网络上的信息安全处理,加强提高网络安全程序力度,防止系统受到病毒和黑客的攻击,从而被非法分子窃取第三方支付平台中用户的个人信息和支付信息等。

3.3 建立账户紧急止付和快速冻结功能

对于存放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中的大量资金,当第三方支付业务系统存在安全问题时,会存在网络上的不法分子利用系统漏洞等手段非法获取用户账号信息,从而转让资金造成用户的经济损失,严重的会导致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信任危机。所以第三方机构应建立相关账户紧急止付和快速冻结功能,一旦出现系统异常,易导致用户资金出现损失的情况就可以采取该措施,从而停止交易的进行和资金的转让,保证资金的安全。另外国家应该出台相应政策,确保第三方平台公司在出现公司运作不当或其他影响公司正常运营时用户存放在第三方平台内资金的安全,防止用户因第三方平台公司的倒闭而出现资金损失。

3.4 提升服务质量,促进盈利模式多样化

在我国现今的金融体系中,第三方平台的营业模式和服务内容相对单调,未来不应只关注交易规模的扩大,而应该以用户体验为重心,提高完善服务质量,调整转型战略,促进第三方支付行业在未来才能保持持续、稳健的发展。比如,将第三方支付和银行线上线下支付区分开来,加强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可支付范围,并且增加第三方机构的服务内容。

参考文献

倪文文.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建议[J].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

蒋先玲,徐晓兰.第三方支付态势与监管:自互联网金融观察[J]. 改革,2014.

任曙明,张静,赵立强.第三方支付产业的内涵、特征与分类[J]. 商业研究,2013.

陈一稀,李纳.互联网金融下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及对策建议[J]. 新金融,2014.

包麗红,封思贤.第三方支付监管机制的国际比较及启示[J].上海经济研究,2015.

猜你喜欢

比较优势第三方支付盈利
家电企业的盈利能力评价
单次止损幅度对组合盈亏的影响
新时期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探讨
基于差别优势和比较优势的企业竞合效应研究
第三方支付风险管理研究
论互联网金融创新
第三方支付平台对国有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完善
优化供给结构对消费效用的影响分析
一季度公募赚得盆满钵满 “盈利王”华夏基金每天帮投资人赚3.8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