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县域金融现状及未来发展思路

2020-04-17高上

中国商论 2020年2期

高上

摘 要:金融是区域腾飞的引擎、企业发展的命脉、新旧动能转换的支撑、创新创业的动力,金融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成色。Z市的金融系统在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深入推进新旧动能转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四个城市”和“三区一城”建设等重大决策部署上,不断创新思路,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取得了可喜成效,大大改善了全市贸易条件,个体收入增加,存款速度猛增,极大地改变了全市金融现状。但与之不相适应的却是新的经济组织形式和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的金融制度已经不能带动和促进全市金融事业的发展,现有的金融体制改革也是薄弱而无力的。本文从Z市金融发展成就,分析金融市场现存的诸多问题,并通过现阶段金融改革的现状,对金融系统的市场发展愿景做了简单剖析,找出下一步发展的思路和科学方法。

关键词:金融现状  金融改革问题  发展愿景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01(b)--02

1 Z市金融改革取得的骄人成就

1.1 改制上市,多层次资本市场实现新跨越

全市425家企业全部完成改制;境内外上市企业达到8家;新三板和四板挂牌企业141家,其中,2018年11月,20家企业在蓝海股权交易中心完成集中挂牌;累计实现直接融资134亿元。创新体制机制推动企业规范化公司制改制对接资本市场的经验做法,获得潍坊市2018年度金融创新奖二等奖;相关经验做法得到省政府领导的批示肯定,分别在省政府《专报信息》、新华社《山东要情动态》《齐鲁金融》电视栏目等新闻媒体上进行了宣传报道。组织佳士博、龙光天旭、正泰希尔等14家市场潜力大、有发展前景的优质企业参加复旦大学现代金融专题培训班,邀请兰丞资本董事长讲解境外上市内容,积极与投资基金公司进行对接,不断充实上市挂牌后备资源库。目前,奥扬科技与民生证券、迈赫机器人与安信证券、艾泰克环保与申万宏源分别签订上市保荐协议,下步拟申请山东证监局对奥扬科技、迈赫机器人辅导验收;信得科技、佳士博等企业已启动上市程序。

1.2 信贷投放,金融经济总体运行保持平稳

全市各项贷款余额538.49亿元,列潍坊市第2位。组织召开了政银企对接会议,向各银行下发了2019年过千万元建设项目名录,对重点项目进行集中推介,重点信贷资金支持,取得了良好成效。落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贴息贷款,截至2018年12月末,累计办理或达成意向698笔、1.66亿元;其中,2019年共382笔、8592万元。聚焦农村金融,支持Z市农商行开展全省信用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试点,扩大信贷投放规模。“新六产”链条内经营主体贷款余额31.8亿元,较年初新增4.5亿;支持农民住房贷款余额9.9亿元,新增1.9亿元,“乡风文明贷”贷款余额6.2亿元,新增2.1亿元;“生活富裕贷”贷款余额24.1亿元,新增2.5亿元。整个信贷市场的投放都健康平稳地运行,大大支持了Z市工、农、商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1.3 改革创新,金融服务体系渐趋多元化

积极引进传统金融机构。华夏银行Z市支行已开始试营业;威海商行Z市支行筹建材料已通过省银保监局审批;英大泰和人寿保险、中路财产保险Z市支公司、长江财产保险诸城分公司均已取得营业执照,其中英大泰和人保、中路财保已正式营业。大力招引新型金融业态,新引进、设立恒泰产业、启迪未来、德瀛盛世、中恒港利等4家基金管理公司;积极推动普惠金融发展,蚂蚁金服普惠金融平台已完成搭建,正式上线运营。多元化、特色化金融正如雨后春笋在Z市的土地上全面开花。

2  Z市金融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政府融资促进机制建设滞后,缺乏相应地法制支撑

改革开放以来,Z市政府加大招商引资地步伐,出台了各种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奖励优惠措施,但金融风险的管控考虑不足,安排力度不够,对投融资的统一规划和服务质量存在缺陷和不足。尤其是对战略新兴产业、农业产业项目提供的财政性资金支持力度太低,且后续乏力。政府政策性担保体系功能不完善,导致大量的中小战略新兴产业和农业企业陷入融资担保泥潭,银行机构望而却步。一些企业甚至利用破产法的空子逃避还债,导致大量银行坏账的产生。会计、审计等信息披露不及时不标准,导致金融机构诉讼执行效率太低,“骗贷”“逃债”现象屡屡发生,法制环境的不佳导致了金融生态環境的急需改善。

2.2 银行信贷政策执行不到位,金融资源投向偏失错配

实体经济受益于金融支持的力度有限,虽然国家三令五申强调要加大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但是在实际工作操作中,由于受信贷规模的限制,商业银行对低端产业链条及中小实体企业贷款倾斜政策没有得到有效落实。随着产业转型升级,金融体系的现有能力已经不能更好地适应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侧重于投资重资产的制造业和固定资产投资服务,而对轻资产的现代服务业、科技文化、绿色经济等产业则是弱化状态。储蓄与投资的转化机制不畅,严重地资源错配,造成了游离于监管边缘的民间资金难以有效合法地参与实体经济地运营发展,实体经济融资得不到满足,造成浪费。

2.3 金融服务产品和模式创新不足,不能充分调动客户及员工的积极性

现有金融产品已经跟不上市场和客户的需求,太过传统的信贷文化和制度流程,已经大大制约了金融系统的发展,推出的新产品也是改头换面而已,本质上并没得到有效改进和真正地创新。其门槛高、条件严,没有真正在客户准入、资产评估、抵押担保、信贷流程上进行针对性创新,研发管理体制滞后,基层银行没有研发权,总行对基层需求又缺乏了解和实际调研,推出的产品往往不合广大客户的口味和需求,无法得到有效地推广和使用。创新的信贷产品考虑效益和风险过多,对服务质量要求低,忽视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创新激励机制跟不上,不能充分调动员工创新工作的积极性。

3  Z市金融改革发展的前景和思路

3.1 全面完善优化金融服务体系,打造智能一体化服务平台

(1)在国有四大行及城市、村镇商业银行、农合行及各种保险、投融资的金融体系下,继续加大对传统金融机构引进力度。继续引进银行、保险等传统金融机构来设立分支机构,拓展业务规模,提升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2019年,威海银行、平安银行拟在全市设立分支机构。

(2)积极发展新型金融业态。一方面,自2018年7月蚂蚁金服普惠金融上线运营以来,截至年末,信用贷款累计8620笔、3.5亿元,余额1亿元;截至2019年2月20日,累计11411笔、4.5亿元,余额1.1亿元,为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推动电商“互联网+”的健康、持续发展前提下,继续推广蚂蚁金服普惠金融,为“三农”发展提供无抵押、免担保贷款。另一方面,落实好市里提出的“七个一”产业转型推进计划,加强与市财政、工信等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积极发展多种新型金融业态,服务全市的经济发展和提速力度。

3.2 持续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步伐,突出创新特色优势

(1)做好企业上市服务保障。加强对迈赫机器人、奥扬科技、艾泰克环保、信得科技等拟上市企业的跟踪服务,帮助企业完善产权手续,力争迈赫机器人、奥扬科技尽快通过省证监局辅导验收,上报证监会审批。

(2)加快区域股权交易市场挂牌。不定期深入企业调研,对规范化改制企业进行全面梳理,继续筛选出科技含量高、有发展前景、税收贡献大的20家以上企业,到区域股权交易市场进行集中挂牌。推动企业入驻潍坊“五板”市场,充分发挥潍坊“五板”市场信息发布、资源融通等基础服务功能,发动本地规模企业、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入驻,实现与各金融机构相关服务的匹配对接。

(3)开拓境外资本市场。积极对接境外上市保荐机构,对具有一定竞争实力、特色鲜明的优质企业,进行专门培训辅导,尽快到中国香港、澳大利亞等境外市场上市。

3.3 持续扩大信贷投放规模,精准对接政、银、企、农

(1)加强政银企合作精准对接。不定期举办政银企专项对接会议,搭建银企融资畅通平台,协调银行与企业进行定向对接,增强对接效果,年内新增贷款30亿元以上。各银行机构提供最新融资政策、融资产品和费率优惠等多项融资服务,分析研判产业发展前景及最新金融动态,有针对性的为企业量身定做特色信贷产品;各企业根据自身融资需求与银行加强沟通交流,分析论证项目建设、生产经营和发展前景等相关情况,对新项目进行重点推介,实现银行与企业的有效对接,扩大信贷投放。

(2)督促各银行保障企业资金流动性。引导各银行机构不断提升信贷投放质量,积极向上级行争取政策,开展借新还旧、无缝隙续贷等信贷服务,对生产经营正常的企业做到不随意抽贷、压贷、断贷,维持企业的流动资金周转,实现银企互利共赢。

(3)加大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力度。自2017年出台《Z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贴息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以来,截至2018年底,累计办理或达成意向698笔、1.66亿元;2019年1月新增52笔、1135万元,贴息贷款成效明显。未来将继续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贴息贷款办理力度,支持农商行开展全省信用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试点,扩大信贷规模;配合省农业担保公司在Z市开展担保业务,做好农业信贷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实现“政银保担”协同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

4 结语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结合Z市经济发展现状及金融业发展规律,进一步明确金融业发展的目标和定位,理清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对做大做强金融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全市经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Z市金融业在政府支持和金融系统改革创新前提下,在今后一段时期必将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基于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Z市金融系统必须冷静地分析行业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以省级金融创新试点市为契机,以落实“金创33条”为重点,扎根基层,深入调研,真正以市场和客户的需要为出发点,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加快推进金融强市建设步伐,力争通过完善金融组织体系、活跃金融市场、推进金融服务创新和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增强金融产业综合竞争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县域金融创新示范区,更好地为Z市人民服务,真正让龙城腾飞,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褚应前,秦海坤.对县域经济信贷集中的思考[J].金融纵横, 2002(10).

林毅夫,李永军.中小企业融资根本出路在何方[J].科技创业,2003(3).

陈强.中国银行业信用集中风险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4.

Z市政府信息公开网,Z市金融业第十三个五年发展规划,2016.

Z市政府信息公开网,Z市金融办2018年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打算,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