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于心,践于行

2020-04-17李阿静

青年时代 2020年2期
关键词:小学德育班主任

李阿静

摘 要:德育在小学教育中是十分重要的构成部分,同时也对小学生形成价值观以及人生观造成直接的影响,能够帮助学生塑造性格以及品德。本文在分析小学生德育内容和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

一、引言

在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下,很多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对于纪律、成绩等要求非常严格,但是对于学生的德育不够关注,不仅影响了班级管理的效果,还会对学生以后的长远发展产生一些影响。在进行班级管理中,要将新课改的“以人为本”与课堂德育相融合,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将德育教育融入其中,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价值观、道德观以及人生观,使教育效果可以有显著的提升。

二、小学生德育概述

(一)德育内容

具体来说,小学生的德育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思想道德教育。在教学中,要求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进行全面提升和加强,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道德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第二,行为道德教育。在学生进行行为道德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促使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第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不断加强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使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并在生活学习中团结友爱、热爱班集体。

(二)德育重要性

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人生价值观最重要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内重视并加强学生的德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具体来说,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有助于有效落实教育目标。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对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全面的要求,即“四有”人才,并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对小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全面加强学生的德育工作,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对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第二,有助于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小学生在成长中极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其成长偏离正常轨道。而全面加强小学生的德育工作,不仅可有效预防小学生的心理疾病,促使其身心健康成长,也会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第三,有助于帮助小学生抵制不良文化。小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当前信息技术的影响下,极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而加强学生的德育工作,则可以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建立一道有效的防护墙,使其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的冲击。

三、小学班主任做好德育工作的措施

(一)统筹协调将德育与各科教学相融合

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不仅要发挥好引导作用,还需要统筹协调各科教师一起将教育与德育相融合[1-3]。比如:很多学生虽然学了词语,但学习的过程比较机械,不明白词语的意思,在行动上也没有有效落实,这时班主任就需要和语文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在语文课程之外,师生一起实践“窗明几净”“耳聪目明”,改掉“漫不经心”“毛手毛脚”等毛病,不仅可以克服词语运用不当的毛病,还为学生多提供词语运用平台。还有一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比较羞涩不擅长与人沟通,班主任要与各科教师交流,有针对性为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表达出来,帮助学生缓解焦虑和紧张,让学生可以学会勇敢地面对这些困难,并学会迎难而上,而不是一味地逃避,這样班主任才可以得到各科教师和学生的信任,才可以更好地开展德育教育渗透工作。

(二)利用网络拓展德育方式,促进德育信息化

一直以来,小学班主任都采用说教等方式进行德育教育,不仅方式单调、内容枯燥,也不易最大程度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德育效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面对网络时代带来的机遇,小学班主任应当充分利用网络开展德育,创新德育方式,促进德育信息化。第一,设置德育专栏。班主任可以基于校园网在学校网站上开设德育专栏,使之成为面向全班学生的德育主阵地,构建信息化的德育工作载体。第二,建立班级德育网页。班主任带领全班学生共同建立班级德育网页,组织小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个体需求等,亲自搜集、筛选网络上的德育素材,并加工制作成班级德育网页,使德育内容来源于学生,又回归到学生中间,符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德育效果。

(三)注重学生心理健康

学生的德育工作不仅包括学生的行为以及思想道德素质等,其中还包括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尤其是在最近的调查中显示:我国约有77.9%的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另外,在新时期,班主任在加强学生德育工作候,还必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尤其是在新课标的要求下,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的成绩,还必须积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并引领学生进行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摆在小学班主任面前最为重要的一项任务。

(四)实施红色教育,全面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在小学生德育工作中,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同时,加强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还是帮助学生不断提升自身修养、树立起崇高的理想以及目标的核心。尤其在当前小学生的成长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现状不甚理想,如:不知道国歌歌名、对抗日战争不了解等。针对这一现象,必须全面加强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具体来说,小学班主任在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应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充分借助班会的形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例如,班主任可在班级中开展一些列爱国主义系列的班会,以“歌颂祖国”“民族精神代代相传”等主题开展班会,引导学生对伟大祖国的建设成就、为祖国建设而奉献终身的英雄进行了解,进而充分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第二,将爱国主义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班主任在对小学生进行德育的过程中,还必须将其深化到品德与社会、语文、英语等诸多课程中,在学习知识中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五)班主任做到为人师表

小学班主任的职责是帮助学生塑造灵魂,在创建良好的班集体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良好班集体可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综合性人才以及陶冶学生的情操。在学校中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比较长,在进行教育活动中,对学生有着较大的影响。所以,在对学生的行为规范中,必须规范学生的行为,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班主任的素质,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六)培养和谐良好的班风

实事证明,良好的班级环境对于学生生活、学习的影响力不可忽视。如果学生长期生活在教师的压迫、严管之下,使他们没有思想、没有尊严,那么他们以后也就不会尊重别人;如果一个学生总是被教师恰当表扬,还时不时在表扬中给他们一些建议,学生以后一定会有一颗积极向上、乐观阳光的生活态度;如果一个人总是被教师批评,那他一定很自卑,缺少信心。作为班主任,只要在工作中善于营造和谐的氛围,用表扬、赏识的双重方法教育学生,一定也能让学生学会宽己待人、体諒他人、与他人友好相处的为人处世的态度,同时也能和同学一起为营造和谐、文明的学习氛围而努力。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注重营造正确的舆论环境,注重引导学生对班级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评价。一些学生对自身身边的小事漠不关心,比如说放学后窗户没有关闭就离开,针对此种情况,作为班主任可以组织《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主题班会,对身边司空见惯的小事如何去做和如何去管进行辩论,同时对身边小事导致的危害进行列举和分析。

(七)建设家校共育体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而且是子女无法选择的长期教师。如果没有家庭教育的跟进,那么再好的学校教育也很难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在传统的班主任管理模式下,缺乏家庭参与,班主任与学生父母的沟通十分少,班主任不能掌握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学生的父母也无法了解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情况,因此建设家校共育体系就十分重要。

例如,班主任就可以在“互联网+”背景下建设家校共育体系,通过互联网建立一个有效的家校共育平台。比如,班主任可以建立班级微信群,通过班级微信群来与学生的家长建立联系,随时跟学生的父母进行交流,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在学校中的表现。当学生在班级中获得好的成绩或者在活动中受到表扬时,可以通过微信联系学生的父母,让学生的父母做出评价和反馈;当学生在学习当中遇到问题了,也可以通过微信与学生的父母深入交流,共同制订应对的方案。通过家校共育,可以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八)丰富德育教育方式和内容

德育教育是渗透与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教育内容。良好道德品行的养成是循序渐进、耳濡目染的,不能急于求成。因此,教师要寻找合适的教学方式,丰富教育内容,从不同角度和形式多方面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例如,教会可以利用中国传统节日,结合德育理念组织班级活动,清明节带领学生扫墓、观看爱国影片,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怀,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和讨论中认识遵纪守法、成为合格公民的重要性。

四、结语

小学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关注的重点,也是小学阶段班级管理过程中的重点,身为小学班主任,要想提高小学生道德素质水平,树立良好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就要在班级管理与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引导和督促学生,使他们形成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达到不断提高德育教育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仙.小学班主任进行德育教育的措施探究[J].小学教学参考,2018(36):90.

[2]张显燕,王振海.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8(35):33,37.

[3]练新琼.小学班主任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的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2):53.

猜你喜欢

小学德育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夸夸我的班主任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班主任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