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困惑与对策

2020-04-17赵江涛许华

青年时代 2020年2期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

赵江涛 许华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化建设在不断推进,职业教育方面也受到了各界的重视和关注,对人才培养的重视在不断加强。在此背景下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方面的研究一直没有松懈,时代发展过程中,新时代学生特征在变化,社会对职业人才的需求在变化,因此职业教育也需要与时俱进,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此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困惑,需要积极应对并深入剖析,以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使职业教育能够穩步发展。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

一、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时代背景

目前,职业教育体系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完善,为我国技术人才培养提供了助力,对人才素质培养、就业改善等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人才培养素质及质量发展、校企合作如何深化等,在时代发展过程中职业教育也需要不断改革创新。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方向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不仅明确了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意义,还将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作为当前的重要发展目标,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在新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需要建立符合时代发展的教育发展理念,完善教育教学结构、层次、质量、机制等,积极改革创新,以实现符合新时代发展的职业教育水平。

二、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困惑

(一)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的变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提升,传统产业在不断转型和升级,智能化建设发展成为当前的重要发展方向,新兴产业也在不断崛起,社会发展过程可谓“百花齐放”。在此背景下,对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变化,以往传统型技术劳动者需求在不断减少,对高素质技能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在不断提升,且对人才的职业素养要求也在提升,在就业后将面临竞争激烈、技术水平要求提升的职业环境,为当前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我国当前职业教育院校对技术人才的培养一直在进行过程中,但是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脱节情况依然存在,存在这样的原因是由于师资水平、教育结构、培养方向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在提升,职业教育也需要针对当前的需求变化进行相应改革。

(二)人才个性化发展以及全面发展的变化

职业教育主要是进行职业知识的传播和技能的传授,以培养能够胜任某专业、某行业、某岗位的人才,满足人才个人发展要求的同时,为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生产劳动力。但是伴随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也需要注重人才的个性化发展以及全面发展的教育要求。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社会需求的变化、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化,受教育者也逐渐向个性化发展,职业院校也需要提升对此的深化理解,职业教育需要帮助受教育者实现全面发展,以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职业教育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为了人的谋生而培养其技能、技艺,而是为人的自由、和谐发展提供更多的教育选择,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发展。

(三)传统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传统职业教育是基于普通教育所演变而来的,因此在职业培养及教育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以教师为中心的情况,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中学生只是被动接受,忽略了实践教学、情境教学的重要意义,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方面的培养明显不足。这种情况下,职业人才培养过程容易造成教育教学偏差。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研究与发展,逐渐向以学生为本过度,以学生为教育教学的主体,职业教育课堂教学也需要深入改革,适应当前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教学理念,并不仅仅是口号,还需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实际情景与技能技术学习相互结合,从而提升学生的适应性、职业能力,而当前传统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局限性限制了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四)先进职业教育教学经验的科学适用性

随着近年来教育交流的深入,在职业教育方面,国内外教育经验有了更加深入地交流和沟通,在这种情况下,国内职业院校也开始借鉴国外的职业教育模式,例如双元制、合作教育、CBE(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计算机辅助教育)、MES(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s,模块式技能培训)等。我们在借鉴以上较为成功的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也需要考虑职业教育教学经验的科学适用性。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教育形态、结构等不尽相同;此外,校企合作模式、产教研合作模式的探索也与国外情况有所差别,还有我们师资力量之间的区别也是很明显的,国外职教教师多为本专业方面优秀的工艺匠人,而我国“双师型”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依然严重不足。在借鉴和学习国外先进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方法过程中,还需要以实际情况为基础,避免由于教育模式的转变造成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企业要求以及实际需求相脱节的情况,积极探索具有科学适用性的教育教学模式。

三、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建议及对策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以往职业教育是以社会企业对职业人才的要求及需求为导向,通过提升实践能力,培养更多符合要求的应用型人才。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结构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很多企事业单位在进行转型升级,这对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创新改革是必然的选择,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更多的以人为本,彰显育人的本质,为人才培养和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

1.培养目标人本化

职业教育的进行,以往多以市场发展规律为基础、实际岗位需求为导向,从而培养对应的人才,以解决就业问题。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对学生及人才的培养认识逐步提升,“削足适履”的改造已经不再适应当前“育人为本”的本质要求。以往的职业教育只是在为企业定向输送对应人才,虽然短时间内解决了就业问题及岗位需求问题,但是与此同时,也束缚了人才的发展,因此当前职业教育需将培养目标人本化,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变化及实际需求的适应性人才。

2.培养主体多元化

职业教育强调人才培养过程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在生源方面应进一步拓展,使社会团体、行业、企业、农民等都可以参与其中,对应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学基地建设等也需要进行全面创新改革。培養主体多元化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所必需具备的社会职责,对人才培养、社会价值的提升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3.尊重学生个性化差异

职业教育过程中,应注意到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性,职业教育的目的不应是为了统一化、标准化的人才,应在教育培养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在教育教学、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方面都应注意到个性化的必然存在以及今后的个性化发展的事实。在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培养效益最优化,以帮助学生在今后的发展中实现更高的人生价值。

(二)突破地域限制拓展校企合作空间

新时代“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开拓了新的空间,创造了新的方式。企业在此背景下成为重要的发展主体,人才国际化需求成为发展趋势,职业院校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深化校企合作。职业院校还可以通过“一带一路”,在沿线设立分校和培训机构,突破地域限制,拓展校企合作空间。目前,拓展校企合作已经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机遇,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可以各自形成互补优势,资源配置方面也能够得到显著提升,重视企业人才需求与职业院校的人才输出,企业实践实训工作环境与职业院校实践教学的需求,企业社会属性发展需求的变化与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方式方面的改革等,其中,加深校企合作是实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发展途径。

(三)职业教育中个体化教学的探索

目前,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主要的教学方式是以师徒制、班级授课制为主,个体化教学得到了更多的重视,职业教育中个体化教学得到深入探索。

随着“CBE”“MES”职教模式的传播和学习,我国职业教育中以学生为主的探究式学习方式在不断发展,实践教学得到了长足发展。与此同时,伴随科学技术、网络互联网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得到了迅速发展,在传统教学形式基础上使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多样,学生主体作用明显,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学习。此外,传统“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方式得到较大改观,在实践探索过程中“引导文教学法”“发现法”“五段教学法”“掌握学习法”“问题学习法”等得到了实践教学的认可,学生个体学习自由度得到了较大提升。个体化教学的实践,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有利于学生良好的知识结构形成,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会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结语

在时代发展过程中,职业教育需要积极响应社会市场变化,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个性化差异,在教育教学方式方面进行全面改革,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价值实现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王菊.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对策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6(38).

[2]毛乾亚,单绍平.职业教育方法改革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6(14).

[3]廖立红,胡千里.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时代教育,2015(6).

[4]韩宗邃,于凌.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现状与改进对策[J].职业,2008(9).

猜你喜欢

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