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日拟声拟态词对照

2020-04-17毛蕊

青年时代 2020年2期

毛蕊

摘 要:拟声词能生动地描摹出动物或人等发出声音,以及自然界中,生物或物体所发出的各种各样的声音。拟态词不仅可以用于描写动作神态,还可以表达感觉感受。拟声拟态词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与其他词汇相比更能传达出说话者的感受,引起对方共鸣。不仅在日常交流中,漫画作品、新闻报纸以及广告宣传等领域也越来越多地使用拟声拟态词,成为日语的一大特色。汉语也存在拟声拟态词,并称之“象声词”。中日拟声拟态词虽有相通之处,但由于各自语言体系不同,而且日语拟声拟态词数量远远超过汉语,因此给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和从事翻译的工作者带来困扰。本文将从词汇构造、句法功能两个方面对比研究中日拟声拟态词的异同,并考察几种日语拟声拟态词的汉译形式,帮助日语学习者进一步了解和把握日语拟声拟态词。

关键词:中日拟声拟态词;词汇构造;句法功能;汉译形式

一、词汇构成

实际上,日语中的拟态词有一部分来自古代汉语,如茫茫,但现在日语母语者对是否来自汉语的意识越来越淡薄。日本根据自身语言特点和民族特征,丰富和壮大了拟声拟态词,因此本文考察对象定为中日两国现代拟声拟态词。

汉语是表意型文字,一个字代表一个音节;日语是表音型文字,一个假名代表一拍。因此本文将不同的词汇构成要素分别用字母A、B、C、D表示一个音节或一拍。

(一)汉语的“象声词”

根据音节数的不同,吴川(2005)将象声词分为4类,整理如下。

音节1:A型-当,咚,呼。

音节2:AA型-咚咚,嗡嗡;AB型-哗啦,扑。

音节3:AAB型-咚咚锵,叮叮当;ABB型-哗啦啦,咕噜噜。

音节4:ABBB型-轰隆隆隆;AABB型-噼噼啪啪;ABAB型-吧嗒吧嗒;A里(哩)AB型-哇哩哇啦;A里(哩)BC型-叽里咕噜;ABCB型-噼嗒啪嗒;ABCD型-丁零当啷。

汉语中A型、AA型和AB型拟声拟态词所占比例最多,是汉语拟声拟态词的基本型。其他形式均可看作是基本型的变形。

(二)日语拟声拟态词

金田一(1988)将日语拟声拟态词按照不同的拍数和组合形式分为13类,现整理如下。

1类:語根1拍ッ(と)。

2类:語根1拍+イ·ッ·ン·ー(引く)音スイ カッ ポン キュー。

3类:語根1拍+イ·ッ·ン·ー(引く)音のうち2個ボイン ボーッ。

4类:語根2拍 ガバ(と)。

5类:語根2拍+ッ·ン·リ音 ゴロッ カチン ツルリ。

6类:同音2拍の間にッ音 カッカ。

7类:語根2拍の間にッ·ン音 スック ザンブ。

8类:語根2拍の間にッ·ン音+リガックリ ドンブリ。

9类:語根2拍の繰り返しサラサラ ツルツル。

10类:語根2拍に類音を重ねる ドギマギ カラコロ。

11类:語根2拍に異音を重ねる パチクリ ガタビシ。

12类: 5类、6类型の繰り返し コロリコロリ セッセセッセ。

13类: 12类の多少型の異なるものシドロモドロ ノラリクラリ。

日语拟声拟态词虽形式多样但形态上具有体系性,即长音化、在基本构成要素间或者词尾添加「ッ」「ン」「リ」中的某一个、通过反复的形式变成叠语是日语拟声拟态词的构词特点。

对比词汇形态,汉语的象声词多以A型、AA型和AB型居多,叠语倾向较弱;而日语拟声拟态词三音节和四音节词汇较多,其中叠语数量最多。同时,日语还能通過长音化或添加「ッ」「ン」「リ」中的某一个,规律地创造出不同的拟声拟态词来。汉语中使用“里(哩)”来创造特殊的音效,但数量并不多。

二、句法功能

(一)汉语的象声词

象声词在句中作主语很少,在句中主要作句子的“状语”“补语”“定语”来使用。在不同语境中还可充当宾语来使用。本文将通过举例分析说明象声词的句法功能。例文均来自《中国語擬音語辞典》。

1.独立使用

例1.砰砰,枪声又在大路那头响了起来。

此类象声词独立性强,即使去掉象声词也不会影响原文意思。

2.作定语

一般除了A型、AB型以外的象声词加上“的”都能成为定语。

例1.砰砰啪啪的枪声,轰轰隆隆的手榴弹声。

与“声”“响”结合时,也可以不用加“的”。

例2.磨子的嗡嗡声。

例3.他的脚步“噗塌噗塌”响,显得很沉重。

3.作状语

作状语是象声词典型用法,主要有3种形式。直接修饰动词,象声词后加“地(的)”和A型、AB型象声词后加“(的<地>)一声”。

例1.她噗嗤笑了。

例2.她噗嗤地笑了。

例3.人们止不住“哄”地一声笑了。

例4.“哗啦”一声鱼跃,清清楚楚地看见那银白地肚皮。

四音节词汇节奏性较强,因此A型以“A的一声”,AB型以“AB一声”形式较为常用。此外,还可以借助其他量词如“唰的一下”“嘭的一枪”“啊呜一口”等象声词。

4.作补语

象声词后加“的”,三音节以上的象声词也可以不加“的”。

例1.风刮得呼呼的。

例2.牙齿咬得咔吱咔吱响

5.作谓语

AABB型象声词后加“的”作句子的谓语,象声词也可直接作动词使用。

例1.李四妈,不像平日那么哇啦哇啦的,用低微的声音回答。

例2.一边走一边嘟囔。

除以上常用句法功能外,在具体语境中象声词还可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

6.作主语

例1.撒,撒,撒,像秋天细雨的声音,所有的蚕都在那里吃桑叶。

7.作宾语

例1.她听见竹林那边呱呀、呱呀,有什么东西在叫呢。

(二)日语拟声拟态词

日语拟声拟态词有副词、动词、名词、形容词/形容动词四种用法,且包括引用用法和独立用法。整理如下,例句均来自「少納言」语料库。

1.副词用法

日语拟声拟态词的副词用法又可分为「様態副詞」、「結果副詞」「程度副詞」「頻度副詞」四类。

(1)様態副詞

除了在词汇后加「する」作动词用的用法以外,日语拟声拟态词几乎都可作「様態副詞」来使用。

例1.むしゃむしゃ食べながら答えました。

(2)結果副詞

「結果副詞」(参照)只与发生状态变化的动词一起使用。

例1.ぐにゃぐにゃに曲がったストローみたい。

(3)程度副詞

日语拟声拟态词作「程度副詞」用法较少,一般词型为AッBリ、AンBリ、ABAB、AンAン型拟声拟态词。

例1.漁獲はめっきり減りました。

例2.ほんのり唇を色づけて…

例3.めきめきと上手になりましたよね。

例4.どんどん増えていきます。

(4)頻度副詞

作「頻度副詞」的拟声拟态词也很少。

例1.ちょいちょい実行いていた。

2.动词用法

日语拟声拟态词不可直接作动词使用,但可在某些拟声拟态词后或拟声拟态词的某一部分后加「する」「つく」「めく」「る」等动词词尾作动词用。

(1)「-する」

加「する」是拟声拟态词变为动词最具生产性的手段,但不是所有的日语拟声拟态词都可以加「する」变为动词,但拟态词中的拟情词无一例外都可以加「する」变成动词。例如,いらいらする、うんざりする。

(2)「-つく」

有些拟声拟态词可变形为「-つく」和「-する」两种动词形式,如「ばさばさする」「ばさつく」。但「-つく」一般含有贬义。例如,形容坏笑的拟声拟态词「にやにや」可变为动词「にやつく」,而形容微笑的「にこにこ」不存在「にこつく」动词形式。

(3)除(1)(2)常用的动词词尾以外,还有如下几种派生动词词尾。

はたはた→はためく ゆらゆら→ゆらめく

いじいじ→いじけるよろよろ→よろける

ぐずぐず→ぐずる ちびちび→ちびる

3.名词用法

日语拟声拟态词作名词用的典型案例是幼儿期特有词汇,如将狗叫作“汪汪”。有些「様態副詞」和动词用法的拟声拟态词也可作名词使用。

例1.『雪やこんこん』という芝居が一つあるんですけど…

例2.不安やいらいら、うつなどの精神症状のほか…

4.形容词/形容动词用法

日语拟声拟态词不可单独作形容词使用,但某些作结果副词的拟声拟态词加「の」可修饰名词(「ぴかぴかの靴」),加「だ」可变成谓语动词(「靴がぴかぴかだ」),与形容词和形容动词的用法接近。另外,还可以在ABAB型拟声拟態词后加「しい」,或词根后加「やか」,也可将拟声拟态词接头词作形容词的接头词。例如,たどたど+しい→たどたどしい、しとしと→しとやか、ほろっ(と)+苦い→ほろ苦い。

拟声拟态词相关的形容词也有很多,在此不追究是拟声拟态词转变为形容词还是形容词转变为拟声拟态词。例如,くどいくどくど+いのろいのろのろ+い。

5.引用用法

拟声拟态词后加「という(ような)声(音)」,是引用的固定句式。且拟声词比拟态词更多地使用于引用用法,能生动形象地描写出实际场景。

例1.それからがさがさという音といっしょに…

6.独立用法

独立用法即拟声拟态词不作为句子任何成分,而在谈话时独立使用。田守育哲(1999)指出描写实际声音和引用用法的拟声词更容易独立使用。

例1.キュッキュッキュッ、バリバリバリ。悲鳴のようだった。

对比分析中日拟声拟态词的句法功能可得知,汉语的象声词与形容词接近,日语拟声拟态词多作副词使用。日语的拟声拟态词不可直接单独作动词和形容词或形容动词用,而汉语象声词则可以。中日拟声拟态词都能作句子主语,也都能不作句子任何成分单独使用,都有引用的用法。但是作句子的补语和宾语是汉语的象声词的独特用法。

三、日译汉形式

日语是表音文字且动词含义单一,多借助拟声拟态词才能清楚地表达出具体的内容,而汉语是表意文字且动词和句型结构丰富多样。因此中日拟声拟态词并不一一对应。本文将以夏目漱石的「坊っちゃん」的汉译本为参考,初探日语拟声拟态词的几种汉译形式。

例1.盆を持って給仕をしながら、やににやにや笑ってる。(她一边端来饭盆侍奉我吃饭,一边满脸假笑地看着我。)

例2.べらべらした透綾の羽織を着て…(穿着薄透的皱绢外套)

例3.ぽちゃりと跳ねたから…(鱼儿啪地一跳)

例4.捕まえた手はぬるぬるする。(抓鱼地手非常湿滑)

例5.おれは海の中で手をざぶざぶと洗って…(我用海水哗啦哗啦地洗完手)

例6.次はぽんと音がして…(接着“砰”地一声)

例7.ぽかりと割れて…(在我的头顶轰然炸开)

例8.天主の松の上をふわふわ飛んで…(从天主阁城楼的松树上轻轻飘过)

例9.赤シャツはよろよろしたが…(红衬衫趔趄着)

例10.「無法でたくさんだ」とまたぽかりと撲る。(“够了,你少跟我讲理吧”山风说着又补上一拳)

例11.ぽかぽかなぐる。(雨点般打在)

例12.ゆるゆる歩を移している(漫步而行)

这些汉译形式可看出日语拟声拟态词翻译为汉语时除例3、例5、例6这种完全对应形式以外,还能翻译为动词或动词词组,如例1、例8、例9;还可以翻译为形容词,如例2、例4、例7;也可不翻译出来如例10;此外,还可以翻译为惯用句或四字熟语如例11、例12。

四、结语

拟声拟态词在日语中广泛存在,且形式多样用法多变,汉语的象声词与之对应,本文从词汇构造、句法功能两个方面对比研究了中日拟声拟态词的异同,并考察了几种日语拟声拟态词的汉译形式。由于各自语言体系不同且日语拟声拟态词数量远远超过象声词,因此日语学习者在理解和日语拟声拟态词是需要形象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在翻译日语拟声拟态词时尽量选择贴合汉语表达习惯,将更能很好地掌握日语拟声拟态词。

注释:

①野口宗親著中国語擬音語辞典,東方書店1995。

②夏目漱石.坊っちゃん[M].傅羽弘,译.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

③『少納言』语料库。

参考文献:

[1]玉村文郎 1997 「日本語中国語における音象徴」『日本語と中国語の対照研究論文』 くろしお出版

[2]呉川.オノマトペを中心とした中日対照言語研究[M].:白帝社,2005.

[3]田守育啓ほか.『日英語対照研究シリーズ6オノマトペ』 くろしお出版

[4]筧寿雄,田守育啓.オノマトペ 擬音·擬態語の楽園[M].:けいそう書房,1993.

[5]浅野·金田一.擬音語·擬態語辞典[M].东京:角川書店,1985.

[6]金田一春彦ほか.日本語百科大事典[M].:大修館書店,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