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防治研究实践

2020-04-17闫寿柱

吉林畜牧兽医 2020年8期
关键词:带绦虫囊虫病防治

闫寿柱

廊坊市农业农村局,河北廊坊 065000

猪带绦虫属于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人与猪都有可能感染其幼虫发生囊虫病。猪带绦虫病与囊虫病会造成较高的经济损失,甚至威胁人类健康。因此,加强对这两种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1]。

1 猪带绦虫病防治实践

1.1 科学饲养

选择统一进出或分批进出,猪出栏后将猪圈晾置14 d 左右。在此期间,实行无死角消毒,防止后续猪进圈受到感染。养猪场应明确禁止无关人员入场,饲养区不得出现其它动物。采购饲料时保质保量,应引进非疫区种猪,并在进场前做好检疫,将种猪隔离观察14 d 后,确保无任何病症方可入栏。

1.2 全面消毒

消毒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成本低廉,效果良好。消毒时,应结合猪场实际情况,正确选择消毒药物,控制用量避免造成不良影响。应派专人负责养猪场消毒工作,确保消毒质量,将猪的活动场所与圈舍作为消毒重点。此外,若猪感染绦虫,应立即隔离并全面消毒猪圈,严防其它猪受到感染。

1.3 药物治疗

可选择中西药治疗绦虫病,采用100 g 南瓜子碾成粉末状,直接喂食;也可取100 g槟郎切块熬煮,喂服病猪。应注意选择毒副作用小的药物对病猪驱虫,并根据个体情况严格控制药量。例如吡喹酮,成年猪用量为0.5 g,仔猪用量为成年猪的一半,并在服药的1 h 内,喂食泻药帮助排虫。

1.4 加强检疫

绦虫病属人畜共患疾病,因此需加强屠宰检疫工作,避免病猪流入市场,造成不良食品安全问题。可选择氯化铁显色液检测是否为病猪,此法准确性高,被广泛应用。

2 猪囊虫病防治实践

2.1 加强预防

预防猪囊虫病应选择科学饲养方式,集约化管理。喂养时确保密度合理,定期驱虫,保障猪健康生长,饲料应营养均衡,选择全价饲料,这样能缩短饲养周期,降低疾病发生率。做好猪圈消毒工作,尽快清理粪污,防止无关人员入场,猪场不可放置其它动物。此外,兽医站应加强宣传,提高养殖户对防治猪囊虫病的重视度。

2.2 药物治疗

选择氯苯咪唑根据猪体重进行治疗,严格控制药量,将药物与饲料混合,每日给药1 次,4 d 即可;也可选择丙硫苯咪唑进行肌肉注射。驱除的虫卵应进行深埋处理,防止其他生物感染。

2.3 加强检疫

猪囊虫病几乎不能发现明显症状,由此提高了诊断难度。但仔细观察依旧可根据症状进行判断,如猪肩胛增宽、毛色无光泽、杂乱等,一些病猪会出现红眼特征。结合以上症状能够对猪进行初步判断,在屠宰时能够准确判断。此外,不仅需要在屠宰前认真检疫,开展实际的检疫工作时,应当将检查重点放在猪的膈肌与咬肌上。在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发现猪疑似患病时,应检查猪心肌与股内侧,判断是否存在囊虫。一般情况下,猪囊虫的颜色为白色,形状大小与米粒相似。

3 结语

综上所述,猪带绦虫病与囊虫病不仅会造成养猪业的巨大损失,更严重威胁人体健康。为此,应当采取有效的防治手段加强疾病控制,有关部门应不断改进防治措施,提高猪带绦虫病与囊虫病的防治效果,为保障养猪业持续发展、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生活提供重要帮助。

猜你喜欢

带绦虫囊虫病防治
禽病防治把握“宜”“忌”
鹅矛形剑带绦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与防治
夏季到 奶牛肢蹄病防治要跟上
椎管内大范围囊虫病1例
对牛口蹄疫病防治的探讨
邯郸市中医院脑囊虫病科
体外膜肺氧合救治肾移植术后卡氏肺囊虫肺炎1例护理体会
猪的饲养管理及猪病防治
提高疾病诊断水平增强卫生保障能力—《带绦虫病的诊断》标准解读
亚洲带绦虫感染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