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育猪的饲养技术与疾病防治

2020-04-17王小洪

吉林畜牧兽医 2020年8期
关键词:疾病防治温湿度猪舍

王小洪

四川省武胜县宝箴塞镇畜牧兽医站,四川武胜 638407

保育猪饲养及疾病防治,在养猪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规模化猪场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在大规模养猪场其重要性更为突出。

1 关于保育猪的饲养技术分析

保育猪指的是刚刚断奶的仔猪,对于这一类仔猪来说,断奶后它们必须要独自进食,生活方式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仔猪本身的免疫力比较低下,抗病能力弱,如果在此期间,没有加强饲养管理,养殖人员不具备科学的饲养技术,可能会导致仔猪发育迟缓,以及各类疾病没有及时被发现的问题出现,这样必将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保育猪的饲养技术进行分析就显得极为有必要了,笔者经过大量的研究,认为其饲养技术主要包含以下方面。

1.1 落实好保育猪进入猪舍前的准备工作。保育猪正式进入到猪舍前,要构建严格的进出机制,针对不同时期生育的仔猪进行合理的分配,避免混养和杂养现象出现。同时要做好猪舍卫生清洁工作,将猪舍的各个角落,尤其是针对一些日常清洁中不容易处理到的死角部位要重点清理,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是使用高压水枪,减少细菌滋生概率。针对保育舍中的各项基础设施进行全面的检查,如水槽和食槽等,加强对保温箱的管控,做好舍内温湿度监测,注意舍内通风换气,保证各项基础设施都能够正常的投入使用。

1.2 加强对保育猪的分群与调教,使其尽快独立。为了避免意外情况发生,可以先让保育猪在原有圈舍饲养7 d,观察保育猪的生长情况,确定其已经适应了环境,在有了充足的适应准备后,才能将其转入到新的猪舍。同时,还需加强对仔猪的培训,帮助仔猪掌握饮食、排泄以及睡卧等基本技能,使它们能够尽快独立,适应断奶生活,健康成长。

1.3 落实好保育猪饲养管理工作。饲养保育猪期间,为了使它们更好的生长发育,最好是让保育猪自由觅食,但与此同时还要保证食槽内有充足的饲料,这样在自由觅食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保育猪也不至于处于饥饿状态,要保证营养的均衡。同时,还需保证饮水的充足,饮用水以温开水最为合适,注意加强对猪舍内饲料以及饮用水变化情况的监测,及时补给。

1.4 科学分配养殖密度,构建良好的养殖环境。保育猪的养殖密度过大或者是过小都将会对它们的健康成长产生消极影响,首先如果猪舍内保育猪的数量过大,可能会导致空气不流通,仔猪的生存空间被压缩,容易诱发多种疾病,因此影响仔猪的健康生长,而如果猪舍内仔猪数量过少,则将会增加养殖成本,所以说,要结合保育猪大小,科学分配养殖密度。同时,要做好温湿度监测控制工作,避免季节变化时,温湿度变化过大,也会对保育猪的健康成长产生不利影响。

2 保育猪疾病防治措施分析

针对保育猪除了要掌握科学的饲养技术外,还需积极做好疾病防治工作,其具体措施如下。

2.1 防治仔猪副伤寒病

仔猪副伤寒也被称为猪沙门菌病,其是由沙门菌所引起的仔猪传染病,该病多发于6 月龄以下的仔猪,季节交替、多雨、湿冷时容易引发该病。在防治该疾病时,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定期为仔猪接种相关疫苗,同时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灭菌处理,进一步落实好猪舍的防寒保暖工作。在发现猪群内可能有仔猪感染该疾病时,必须要第一时间将疑似病猪隔离观察,使用药物予以治疗,如果治疗期间有病猪死亡,必须要尽快将病猪深埋或者是焚烧处理,避免病菌进一步扩散,引发大规模的疫情。

2.2 做好多系统衰竭综合及其防治工作

对于这一类型的疾病来说,其预防需要从引种环节开始,这样才能从源头上杜绝该疾病的出现。在保育猪饲养期间,发现该类疾病时,要尽快使用对症药物予以治疗,比较常见的治疗药物有黄芪多糖粉、抗生素及板蓝根等,治疗期间还需结合保育猪的实际生长情况科学控制药物剂量。

2.3 做好气喘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保育猪在饲养期间比较容易出现的还有气喘病,对于该疾病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接种疫苗,同时加强营养管理,保证仔猪摄入营养的均衡性、全面性,有效的提高仔猪的免疫力也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手段。针对已经发病的仔猪,必须要第一时间使用药物进行治疗,针对该病比较常用的药物主要有林可霉素、氧氟沙星等。

总之,要想更好的发挥保育猪的作用,就需要加强饲养技术的研究,掌握更加科学的饲养技术和方法,这样才能及时的发现各类疾病并对其进行防治,这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需要结合实际的养殖情况,不断的对饲养技术进行调整和改进,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生猪养猪业的发展壮大。

猜你喜欢

疾病防治温湿度猪舍
生猪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温湿度控制器在回收砂冷却系统中的应用
母猪怀孕后如何控制猪舍环境
冬季猪舍有啥讲究
基于DSP的多路温湿度监测系统
基于温湿度控制的天气预测装置
蒸发冷却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应用
关于鸡慢性呼吸道疾病防治的几点建议
标准化猪舍设计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