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肉牛遗传育种与繁殖技术发展趋势探析

2020-04-17孔德明

吉林畜牧兽医 2020年7期
关键词:肉质肉牛牛肉

孔德明

延边大学,吉林延吉 133002

我国的肉牛产业技术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不存在优势,肉牛遗传育种与繁殖技术不能够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制约了我国肉牛产业发展的步伐。当前我国肉牛产业的主导产品是地方的黄牛品种,该品种的肉用性能有所不足,但是随着改良牛的出现,肉牛产业的肉质质量有所提升。就现阶段而言,改良牛的牛肉在我国的覆盖率仍达不到30%,其覆盖性较低。除此以外,当前我国牛肉繁殖的集约化水平较低,仍旧有很多的粗放式饲养方式。这导致我国的肉牛肉质得不到对应的品质保障。所以要及时改进现有的肉牛遗传育种技术与繁殖技术,改变育种与培养方式上的不足,进行更具针对性的研究,从而满足我国肉牛产业的需求。

1 肉牛育种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分子生物技术在肉牛养殖方面的应用大有突破。该项技术可通过基因重组实现肉牛改善。与此同时,动物的育种计划与分子遗传学的相互结合更好地满足了人们对于肉牛品质改善的需要,两者之间的结合更是使繁殖技术产生了突破。由此看来,想要保证肉牛的品质得到改善,就要保证肉牛育种技术过程当中两种科学性方法的适用。在具体的肉牛育种过程当中,分子育种技术已经成为未来肉牛产业育种时大概率使用的主流技术[1]。

1.1 传统育种技术与分子细胞学技术的结合,诞生出我国肉牛品种改良的核心技术

相对于传统的育种方法,过分强调数量的遗传学技术改变基因方式过于复杂,短时间之内得不到想要达到的基因改善效果。经过大量的实践,人们对通过杂交得到的品种进行选育,实现了肉牛品质与牛肉质量的提升。但这些由数量转化带来的肉牛基因的改变与现代人对肉牛肉质的要求之间有着明显的差距。随着近几年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型的基因改善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对于肉牛品质的要求。

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肉牛的质量,相关工作人员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进行基因重组。在对区域内的肉牛自身拥有的特点进行改善时,他们提取对应特征的基因并将各种优良基因进行结合,更为直接地满足了人们对于肉牛肉质的需要。在满足肉牛经济效益需求的同时,相关工作人员还提升自身的基因改善定位,对具有改良作用的基因进行选择,运用系统生物学进行更好的分析,为的是得出更为优良的理论与育种方法。

1.2 挖掘地方肉牛的优质基因

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肉牛的质量,在不断提升技术水平的同时,科学技术人员也从某些地方的肉牛身上提取了存在着强大的抗逆性以及耐粗性的基因,对其进行融合,从而进一步实现了肉牛质量的改善。该种方法的实施为挖掘出更加优良的肉牛基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

2 肉牛繁殖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2.1 胚胎生产工厂化

胚胎生产工厂化指的是对肉牛施行体外受精的育种处理方法。截至今日,我国对牛羊猪等家畜都实现了体外受精,形成了胚胎生产的工厂化处理。尽管如此,其受精的成功率以及受精质量仍然有着一定的进步空间,在满足肉牛育种的需要方面还有所差距。想要让受精质量与受精成功率进一步提升,就需要采取更为精良的技术。要从源头入手,保证从母牛身上提取的卵细胞与从公牛身上提取的精子的质量,使两者在极其活跃的情况下进行结合,进一步提升受精成功率,完善体外受精技术。这一系列的改善能够更好地实现胚胎生产的工业化,为打造高质量的肉牛创造完美的条件。

2.2 性别控制技术

当前,对于肉牛性别的研究仍然集中在分子生物学的领域,需要借助分子生物学的相关技术对肉牛的性别进行鉴定。需要注意的是,在鉴定过程当中细胞很容易受到污染。为了能够进一步实现大规模的生产,实现批量化的性别控制,我们必须降低污染率,尽可能地创造出适合技术发展的条件,满足基因重组、性别检验以及表观遗传学的要求。要采用全新的生产方式打造无污染的动物性别鉴定模式,促进我国肉牛产业的快速发展。

3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相关人员的不懈研究,肉牛产业也必将摆脱落后的育种方式,打造出全新的高效育种繁殖技术,从而进一步提升牛肉的质量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让更多的人民群众享受到优质的牛肉。

猜你喜欢

肉质肉牛牛肉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绿嘉黑”肉质风味与生长性能双丰收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春日水中鲜
肉牛口炎咋防治
酸汤牛肉里的爱
“香煎”出好味
寻味牛肉
牛肉怎么做,好吃又嫩?
吃不上牛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