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农村生猪养殖防疫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2020-04-17张秀芳

吉林畜牧兽医 2020年7期
关键词:养殖户生猪防疫

张秀芳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畜牧兽医事务服务中心,甘肃天水 741200

在生猪养殖过程中,传染病是养殖户面临的重大棘手问题,在过去,农村生猪养殖规模较小,通常无传染病的忧虑,也缺乏良好的防疫意识。而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传染病的预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生猪养殖的防疫方面,我国针对性地制定了一系列管理策略和防疫措施,给生猪养殖工作提供了科学的指导。但在生猪实际养殖和生产过程中,受生猪品种引进、交易、流通等方面的影响,仍有较高感染风险[1]。为提高农村生猪养殖质量,需加强对于当前防疫问题的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优化策略,促进农村生猪养殖行业的健康发展。

1 当前农村生猪养殖防疫方面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防疫意识

当前农村生猪养殖者多为中老年农民,年轻人较少。这些养殖者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缺乏科学养殖知识,进行生猪养殖时通常防疫意识不足,缺乏消毒防疫、接种疫苗等习惯,防疫工作配合度低。受到防疫意识不足的影响,许多农村生猪养殖者在防疫工作上的资金投入也较少,养殖场内环境较差,条件较简陋,给防疫工作带来阻碍。

1.2 缺乏防疫技术

缺乏专业的防疫人员是农村生猪养殖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直接导致养殖户难以得到专业而有效的防疫指导。由于许多人对兽医、动物防疫等工作存在偏见,且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较低,导致相关专业的报考率下降,人才十分短缺[2]。尤其在农村区域,动物防疫人员的数量难以满足防疫工作需求,且防疫人员普遍年纪偏大,许多并未接受过系统学习,专业素质、防疫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其体力精力也有限,无法及时到实地为各养殖户提供防疫技术支持。

1.3 监督力度不足

生猪防疫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为达到防控目标,需要各级相关人员形成联动:养殖户抓好防疫工作,动物防疫监管部门则需加强检疫工作,实现生猪防疫工作完全覆盖。但目前,农村存在生猪养殖防疫检疫脱节的情况,相关部门的监督力度不足,导致各类疫苗接种和防疫工作落实不到位,且产地检疫、交通运输检疫、市场检疫与属地防疫工作缺乏交流,彼此脱节,也易造成防疫漏洞。

1.4 缺乏专业设备

在生猪规模化养殖中,专业设备是改善养殖场环境,保障防疫消毒工作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标准化、科学化、规模化养殖的关键,涉及通风设备、消毒设备等。农村经济相对落后,虽然许多养殖场已初步实现规模化,但受到资金限制,其养殖场条件简陋,相关配套设备十分有限。也有部分养殖户缺乏对于相关设备、技术的了解,导致养殖设备不齐全,养殖场环境不佳,增加了疫病风险。

2 改善农村生猪养殖防疫工作的策略

2.1 提高养殖户防疫意识

农村生猪养殖过程中,由于饲养方式不同和生猪的交易流通,各种新疾病不断出现,给生猪养殖带来不利影响。因此,需加强培养养殖户的防疫意识,使其认识到防疫的重要性,并掌握科学的防疫方法。这需要当地相关部门加强防疫知识宣传,可利用现代发达的网络科技,建立QQ群、微信群,或通过公众号、短视频号等平台向养殖户推送生猪养殖防疫和管理知识,使其能够实现科学养殖。相关部门应明确当地常见生猪疾病的类型和防疫措施,加强防疫技术指导,指导养殖户严格进行生猪免疫接种。同时需由防疫专业人员予以相关技术指导,针对其养殖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防疫措施,规范其防疫流程,以提高养殖户对于防疫的重视度,推动生猪防疫工作的进展。

2.2 加强防疫员队伍建设

防疫员是直接接触和控制生猪疫情的主要人员,其专业素质、防疫技能非常重要。但目前总体而言,兽医方面的体制并不非常完善,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缺乏系统的学习和培养。尤其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防疫员较为缺乏且专业素质不够理想。为此,当地政府应加强防疫员队伍建设,定期对防疫员开展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指导其积极利用现代科技开展防疫工作,完善防疫员的聘用机制、薪资机构、专业培训等,培养更多专业素质高、业务能力强、职业道德良好的防疫人员[3]。同时加强兽医知识、防疫知识普及,积极组织乡镇兽医和养殖人员参与交流会、研讨会,进行生猪养殖防疫经验分享,传递先进的生猪养殖管理方法、饲养理念,为农村生猪养殖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2.3 加强基础设备的建设

良好的基础设备是许多防疫措施能够顺利落实的基础。为改善农村生猪养殖环境,当地的相关部门需为养殖户提供引进基础设备的相关指导和建议,帮助养殖户实现科学、规范养殖。同时应加大资金投入,给予养殖户相应的政策扶持、技术支持和一定的经济补贴,帮助其完善基础的养殖、防疫设备,并指导养殖户正确利用相关设备开展养殖和防疫消毒工作,针对其实际情况予以防疫建议,制定科学的管理方案,提高防疫工作效率和效果。此外,也需加强对乡镇基层兽医站和防疫站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基层防疫条件,确保基层防疫员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2.4 加强防疫和监管力度

农村生猪养殖中,为提高防疫质量,必须规范养殖管理制度,包括生物安全防范、卫生防疫消毒、生猪饲喂管理等。同时需及时接种疫苗,针对当地生猪疾病流行史、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等实际情况,合理开展疫苗接种工作,严防猪瘟、蓝猪耳病等常见病。购买疫苗时需保证疫苗生产厂家证件齐全,具有疫苗生产资质,并严格按要求保存和运输疫苗,保持其有效性[4]。同时需加强监督管理力度,定期对生猪进行检测,掌握其疫病情况,并由乡镇防疫站或村委会对养殖场防疫工作进行监督,并加强防疫和各方面检疫工作的沟通交流,形成紧密的防疫体系。应用信息化、数据化档案管理方式,做好各项防疫数据的登记工作,包括防疫消毒情况、生猪品种和数量变动情况、疫苗接种情况、药物防治情况、交易流通情况等,并进行分类管理和统计,便于监管和查询,确保疫苗接种种类、时间及其他防疫工作符合相关要求。

3 结语

目前,我国农村生猪养殖行业不断发展,但该行业在防疫工作方面仍存在着较多问题,体现在相关体制、防疫人员、养殖人员、基础设备等各个方面,给防疫工作带来限制。因此,为优化生猪养殖质量,促进农村相关行业的健康发展,当地政府应规范养殖和防疫制度,加强防疫知识宣传,培养高素质防疫人员,并予以政策扶持、经济支持,帮助农村养殖户提高生猪养殖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提高防疫工作质量,降低疫病风险。

猜你喜欢

养殖户生猪防疫
生猪中暑的诊断及治疗
旗开得胜!5亩养出过万斤金刚虾,虾中60元抓虾!养殖户:有信心养
“豪华防疫包”
春节防疫 不得松懈
生猪贴“秋膘” 管理要跟上
牛年开盘鱼价创新高,养殖户如何避免“有鱼价没鱼卖”的尴尬?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平凡人物·平凡故事:年底了,养殖户喜迎丰收
防疫、复工当“三员”
端午节俗与夏日防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