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防治

2020-04-17李淑敏于长东

吉林畜牧兽医 2020年7期
关键词:鸭苗免疫预防鸭舍

李淑敏,于长东

吉林省公主岭市怀德镇畜牧兽医站,吉林公主岭 136121

近年来,我国禽类养殖业规模发展,但鸭传染性浆膜炎等疫情时有发生,往往为养殖户带来巨大经济损失。鸭传染性浆膜炎具有发病率高、传染性强的特点,是制约鸭集约化、规模化养殖的重要因素之一。

1 病理特征

鸭传染性浆膜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但在冬春季节常见,主要经呼吸道或皮肤伤口感染,被细菌污染的空气是其主要的传播途径。鸭群密度过大,空气污浊,营养不平衡等也有可能是发病的诱因。

鸭传染性浆膜炎具有潜伏期,潜伏期的长短与菌株、感染途径有很大的关系。有时病鸭1~3 d发病,有时长达一周,病程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四种,最急性病例在鸭群刚开始发病时突然死亡,亚急性病程一般为1~3 d,慢性病程为7 d或7 d以上。发病前期病鸭精神萎靡,食欲下降,双脚无力,行走不稳等,同时眼内分泌物增多,也有浆液、黏液或脓液等,鼻内流出浆液或黏液分泌物并堵塞鼻孔,痊愈后的病鸭往往发育不良。

2 防治措施

2.1 加强日常饲养管理

鸭群的日常饲喂中要选择优质全价饲料,保证微量元素摄入,满足鸭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鸭舍要有良好的通风,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饲养密度,尽量避免拥挤、高温、寒冷、潮湿等环境,为鸭群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鸭群要保证全进全出,鸭舍定期消毒,并尽量保持合适的湿度和温度。

2.2 做好免疫预防工作

适当做好免疫预防工作,可以有效减少此类传染病的发生。鸭传染性浆膜炎可以使用传染性浆膜炎灭活疫苗,在7日龄进行首免,10 d后加强免疫一次。

2.3 做好药物防治工作

在使用药物防治时可以使用多种抗生素等,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导致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默氏杆菌容易产生抗药性,在用药前要筛选高敏药物,注意药物交替使用。在治疗时具有明显效果的药物有头孢、林可霉素、强力霉素等,在治疗时可以按照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也可以配合使用一些抗应激的药物,提高雏鸭的抗病能力。在治疗时也可以使用青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或者使用环丙沙星注射液,搭配使用氟苯尼考拌料喂服,红霉素溶入水中喂服。一般用药2 d后,死亡率会出现明显的下降,5 d后状态好转。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保证良好的卫生条件,特别是雏鸭,治疗必须彻底,减少复发,复发后的鸭传染性浆膜炎更难痊愈。对于鸭舍要定期进行喷雾消毒,病鸭相关的用具和设施要使用火碱消毒。在已经有少数鸭出现病状时要立即进行投料,可以大大降低死亡率,药物防治一般配合环境消毒工作。头孢、氧氟沙星等药物在临床防治上的效果较好。在使用药物控制发病时,饲养者要保证药物含量和质量。用药的同时可以饲喂微量元素,保证病鸭体内电解质平衡等,为病鸭维持体力。

2.4 做好封闭式饲养,在发病的鸭群中要做好隔离,防止传染病的扩散

保证鸭群的饲养用水和周围环境的干净,在饮水器、饲料槽周围要保证没有污染。做好应急防病工作,在天气产生变化时可以适当改变环境,减少放鸭,做好防晒、防寒、防淋工作。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在引入鸭苗时就要充分了解鸭苗所在地的疾病流行情况,避免引入带病的鸭苗,鸭苗首先要进行严格的隔离观察,30 d后无异常才能混入鸭群中共同饲养。进行规模化养鸭,减少散养,相关部门要鼓励规模化养鸭,减少农户散养,为鸭群提供更加专业化、规范化的预防和治疗工作,提高规模化养殖效益,减少养殖户的损失。相关部门可以编制有关传染病的小册子分发给养殖户,使养殖户了解到鸭传染病的病理特征、判断方法等,各防疫站的兽医也要进行指导用药,鼓励鸭传染性浆膜炎爆发前的免疫预防。

3 结语

要防治鸭传染性浆膜炎,首要做好免疫接种工作,预防为主,做好鸭群日常的饲养管理,保证鸭舍和使用用具清洁无污染,保证鸭群日常营养充足,提高抗病能力。在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高发季节,要及时做好检查和诊断工作,发现病鸭要及时隔离、诊断和用药,阻隔鸭传染性浆膜炎的传染性,减少经济损失。

猜你喜欢

鸭苗免疫预防鸭舍
鸭苗1~10天的养殖要点
肉牛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与免疫预防
鹅蛋子瘟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治疗与免疫预防
鸡球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药物治疗和免疫预防
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及免疫预防
借力猕猴桃,危机变商机
借力猕猴桃,危机变商机
四招有效防鸭啄毛
鸭大肠杆菌病如何防治
肉用鸭育雏阶段的饲养管理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