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高热混感疾病的防控策略

2020-04-17杨延俊

吉林畜牧兽医 2020年7期
关键词:针剂说明书猪只

杨延俊

吉林省榆树市弓棚镇畜牧兽医站,吉林榆树 130400

高热混感类疾病在养猪生产中经常发生,很多养猪户凭老经验用发烧消炎类药物治疗,经常事倍功半,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造成猪只大量死亡,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损失。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就此病的发病机理、症状以及防控措施做简要总结,希望给养殖户以帮助。

1 高热混感类疾病概述

一般高热混感类疾病分为细菌、病毒和原虫感染三类。由一种或两种以上病原体引起,猪表现体温升高,超过正常体温1~2 ℃以上,持续高温不退,且有呼吸症状、败血症症状、便秘、腹泻等症状的一类传染病。季节交替时多发,猪只免疫力低下的最易感染,不分大小与性别。

2 发病原因

2.1 病原性因素

包括圆环病毒、猪瘟病毒、猪蓝耳病毒、伪狂犬病毒以及流感病毒等感染;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巴氏杆菌、猪丹毒、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等感染;支原体、附红细胞体、弓形体的感染。这些类疾病都属于病原性因素感染。

2.2 非病原性因素

包括营养不均衡和霉菌毒素中毒。气温变化、运输、断奶、免疫接种等应激因素引发的属于非病原性因素感染。

3 临床主要症状

持续高温41~42 ℃,皮肤发红、蓝紫色、紫红色斑块,呈败血症变化;气喘咳嗽、眼睑肿胀、流泪、有泪斑及分泌物;大便干燥呈球状或拉稀;后躯瘫软;母猪流产、死胎、木乃伊胎;间质性肺炎;肾点状出血;肝肿大、坏死;淋巴结肿大出血。

4 猪高热混感疾病防控策略

4.1 由细菌引起的高热混感

4.1.1 平时预防用药。群猪用三紫散、清瘟败毒散、阿莫西林粉、氧氟沙星粉拌料,一般用7~10 d一个疗程,剂量按药品说明书执行即可。

4.1.2 群猪发病时用药。用三紫散+清瘟败毒散+阿莫西林+氧氟沙星+卡巴西林钙,剂量按药物说明书,连用7~10 d。

无论平时还是发病时,群猪饮水中都要加肝胆颗粒、葡萄糖粉、电解多维和氨基维他命,一直用到病情结束,剂量按药物说明书即可。

4.1.3 个体治疗。针对不同发病原因对症治疗。

4.1.3.1 由细菌引起,呼吸道症状明显的用氟苯尼考和多西环素针剂,配合用退烧药氟尼辛葡甲胺,强心药樟脑磺酸钠,去水肿药呋噻咪,连用5 d,每天一次,剂量按说明书执行。

4.1.3.2 母猪生殖道感染引起的,用氟尼辛葡甲胺和30%林可霉素以及磺胺甲氧嘧啶肌肉注射,连用

3 d,配合子宫灌注宫炎清溶液,每次100 mL。

4.2 由病毒和细菌引起的高热混感

主要有圆环病毒病、高致病性蓝耳病、慢性猪瘟、伪狂犬病伴随链球菌病、副嗜血杆菌、血液原虫病、支原体肺炎混感。用中药提取物抗病毒药稀释抗菌素注射猪颈部一侧。另一侧分情况选择敏感药物。中药提取物抗病毒药一般用黄芪多糖、双黄连注射液,板兰根注射液,抗菌素一般选择用0.5~1 g含量的头孢噻呋钠冻干粉。敏感药物中呼吸道症状明显的用氟苯尼考、替米考星、多西环素、林可大观霉素等水针,同时猪只配合对症解表药物起到去热、强心、去水肿等作用,连用3~5 d,剂量按说明书执行。

4.3 由血液原虫引起的高热混感

猪用药一般选用敏感药物,例如三氮脒、磺胺间甲氧嘧啶、土霉素等针剂。退烧药选择中药提取物黄芪多糖针剂、双黄连针剂、板兰根针剂。同时配合使用氟尼辛葡甲胺、生血素、维生素B12等对症治疗。剂量因猪而异,按说明书使用,一般连用3~5 d。针头原则上一猪一针头,防止交叉感染。

4.4 猪高热混感病后续治疗

猪群料中拌复合维生素B粉,益生肽类药物,一般再连喂10~15 d。

猜你喜欢

针剂说明书猪只
降低日粮粗蛋白并添加单体氨基酸对断奶—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营养排泄的影响(中)
爸妈,这是我的“使用说明书”
再婚“性福”说明书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说明书、无线电和越剧戏考
给“产品”写“说明书”
秋冬季防应激不可忽略饮水消毒
猪只硒缺乏症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单剂量静脉配药服务模式在门诊药房针剂发放中的应用探讨
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
——单针剂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在婴儿12月龄接种加强剂量疫苗后的免疫原性:开放标签随机对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