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联合孕激素 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应用价值体会

2020-04-17贾建红

关键词:排卵期月经期宫腔镜

贾建红

(山西省临汾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山西 临汾 041000)

子宫内膜息肉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是临床妇科常见疾病之一,极易造成患者经期延长、阴道出血、经量过多、腹痛及血性白带等病症[1]。常规治疗以刮宫为主,该方法不仅创伤明显,术后很容易对患者心理造成影响。在医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宫腔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包括子宫内膜息肉治疗。本次实验主要针对本院接收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采取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联合孕激素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以下是详细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15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均为本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接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75)中,年龄23岁~61岁,均值(39.68±2.54)岁;患病时间1个月~38个月,平均患病时间(12.65±3.52)个月;研究组(n=7 5)中,年龄2 5 岁~5 9 岁,均值(39.72±2.61)岁;患病时间1个月~37个月,平均患病时间(12.72±3.49)个月;组间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治疗设备:TCRis等离子双极宫腔电切镜,包括冷光源、自动液体膨宫器、宫腔镜等。全部患者,术前实施常规检查。观察组手术前1日实施肠道清洁,术前1晚,开展海藻棒宫颈扩张术。手术当日清晨,禁止饮食、排尿。

1.2.1 对照组

常规宫腔镜刮宫术:术前开展常规治疗,并进行常规腰硬联合麻醉,通过扩宫棒扩张宫颈,一直到10号结束,然后放置宫腔电切镜,在宫腔镜辅助下,以内膜息肉数量、部位、大小等为依据,对刮匙选择并开展息肉刮取。

1.2.2 研究组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联合孕激素:首先,协助患者调整至膀胱截石体位,手术位置铺放常规消毒湿巾并导尿,手术期间,联合Aloka超声仪监护,利用宫腔镜将宫颈前唇夹住,然后放置宫腔电切镜,检查宫腔,在视野清楚后,对子宫内膜息肉及其底部观察,掌握息肉具体数量、部位、形态及大小。通过环形电极将息肉基底部切除,一直到蒂跟下方2~3 cm部位的浅肌层组织。将切割功率控制在70~90 W,电凝功率控制在40~60 W,以患者内膜息肉具体状况为依据,切除部分息肉周围内膜组织。术后予以复方醋酸环丙孕酮片(批准文号:H20090503;生产厂家:Bayer Schering Pharma AG(德国);规格:21s),1片/次,3次/日,接受为期3周治疗。术后,提供常规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术前、术后月经量评分、月经期及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并统计每组复发状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 S 21.0准确分析本次实验结果,采用()表示的计量资料检验值为t值;采用率(%)表示的计数资料检验值为x2,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2 结 果

2.1 对比术前、术后两组月经量评分、月经期及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

术前,在月经期、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及月经量评分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比较两组复发率

研究组复发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2。

3 讨 论

子宫内膜息肉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近年,该病发生率越来越高。截止到目前位置,此类疾病诱发因素尚不明确,需深入研究。近些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宫腔镜诊疗技术不断提高。据有关资料显示[2],相比于传统刮宫诊断方法,宫腔镜有助于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和慢性子宫内膜炎诊断准确率、检出率提高,同时也为子宫异常出血治疗提供了重要数据。临床上,针对子宫内膜息肉治疗以手术为主,传统手术方法包括刮宫法、钳夹法,但是由于手术视野不佳,致使息肉清理不完全,复发率高,且伴有一定局限性。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在宫腔镜辅助下将肌肉组织切除,手术期间,无需开腹,同时可以对病灶直接观察,准确定位病灶,未对卵巢功能、正常子宫内膜造成影响,此外,可保护患者生育功能,特别是小息肉和两宫角病变治疗,而且宫腔镜的应用,有助于医师更好的掌握子宫内膜息肉数量、大小,刮取部分子宫内膜开展病理检查,并对其性质准确判断。宫腔镜不会严重损伤正常子宫内膜,操作可靠性及安全性高,进而降低了漏诊率、误诊率。所以,被广大医患人员接受。

表1 比较术前、术后两组月经量评分、月经期及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

表1 比较术前、术后两组月经量评分、月经期及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

分组 n月经量评分(分) 月经期(d) 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mm)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对照组 75 341.25±177.58 275.15±105.67 7.82±3.49 6.09±3.42 11.58±5.34 11.37±6.05研究组 75 342.16±177.83 144.28±104.39 7.92±3.58 3.18±1.25 11.65±6.15 6.87±6.65 t 0.031 7.630 0.173 6.921 0.074 4.335 P 0.975 0.000 0.863 0.000 0.941 0.000

表2 对比两组复发率[n(%)]

根据本次实验结果分析,研究组复发率是5.33%,与对照组的22.67%相比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与孕激素联合在子宫内膜息肉治疗中应用效果明显,可有效降低疾病复发率;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前月经期、月经量评分及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同对照组相比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知,联合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与孕激素可有效改善患者月经量及月经期,以便患者及早恢复健康。

总而言之,予以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与孕激素联合治疗,在改善患者月经期、月经量及子宫内膜厚度的同时,有助于复发率降低,值得推广、采纳。

猜你喜欢

排卵期月经期宫腔镜
排卵期出血也要重视起来
宫腔镜下诊刮电切术和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对比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对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作用及预后分析
观察宫腔镜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中的应用
比较3号和4号Supreme喉罩在50~60kg女性患者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经期喝酒的三大危害
排卵期出血是怎么回事
女性经期怎么吃都不会胖?
女性经期怎么吃都不会胖?
月经期内怎么吃都不会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