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痛分娩和自然分娩的临床对比研究

2020-04-17

关键词:无痛分娩产程组间

李 野

(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中心医院,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0300)

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技术的发展,广大女性同胞希望在保障母子平安的前提下减轻分娩痛苦,因此无痛分娩方式越来越受到广大产妇的青睐。而自然分娩作为一种健康的分娩方式,一直以来被国家所提倡。本文根据上述研究情况,对无痛分娩和自然分娩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在2017年9月~2019年8月间进行无痛分娩与自然分娩的对比实验,其中无痛分娩组有24例产妇,年龄从23岁~34岁不等,平均年龄为(29.32±3.36)岁;孕周从35周~40周不等,平均孕周为(37.32±1.36)周;产次从1次到2次不等,平均产次为(1.32±0.36)次;经超声检测均为单胎。自然分娩组有24例产妇,年龄从24岁到34岁不等,平均年龄为(29.12±3.31)岁;孕周从36周~40周不等,平均孕周为(37.52±1.26)周;产次从1次~2次不等,平均产次为(1.34±0.32)次;经超声检测均为单胎。组间数据差异对比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自然分娩组的产妇采用自然分娩方式,全程没有使用镇痛类药物辅助生产。无痛分娩组的产妇采用无痛分娩方式进行分娩。将产妇宫口开到2厘米以上,产妇呈头膝屈曲侧卧位姿势,行穿刺于L3-4间隙膜硬膜外,待穿刺到骶端置管进行固定。注入2 ml含量为1%的利多卡因,将5~8 ml的罗哌卡因借助镇痛泵持续进行泵入,根据产妇产程中的实际疼痛情况进行药量的调整。当宫口全开时,停止罗哌卡因的注入[1]。

1.3 评价指标

对两组产妇的分娩产程时间、宫缩疼痛情况、产后出血量、新生儿评分等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实验的结果采用统计软件SPSS 21.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数据和治疗前后的各项数据指标对比情况,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在数据资料差异对比检验值,即P<0.05时,说明差异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具备可比性。

2 结 果

2.1 两组产妇产程时间的比较

从产程时间来看,无痛分娩组第一产程时间明显低于自然分娩组,差异对比不具有可比性,P<0.05。而第二产程和第三产程时间对比差异不满足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产程时间的比较

表1 两组产妇产程时间的比较

组别 第一产程 第二产程 第三产程无痛分娩组(n=24) 3.87±1.51 0.68±0.13 0.17±0.07自然分娩组(n=24) 8.15±2.25 0.69±0.12 0.18±0.08 t值 7.324 0.453 0.198 P值 <0.05 >0.05 >0.05

2.2 两组产妇疼痛情况的比较

无痛分娩组宫缩时疼痛率为87.50%,而自然分娩组宫缩时的疼痛率为100.00%。组间数据对比差异不满足统计学意义,P>0.05。

从疼痛效果来看,无痛分娩组无痛产妇21例,轻度疼痛2例,中度疼痛1例;自然分娩组无痛产妇3例,轻度疼痛8例,中度疼痛10例,重度疼痛3例。比较分析,自然分娩组产妇的疼痛程度明显高于对于无痛分娩组。差异对比不具有可比性,P<0.05。

2.3 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情况的比较

无痛分娩组产后出血量为(215±34)ml,新生儿评分为(9.22±0.25)分;而自然分娩组产后出血量为(216±35)ml,新生儿评分为(9.19±0.24)分。组间数据对比差异不满足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分娩是一种正常的生理情况,但是剧烈的疼痛会对产妇及婴儿造成不良的影响[2]。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无痛分娩方式已经取得很大进展,通过在分娩过程中采用镇痛药物辅助生产,其能够在保障母子安全的前提下缓解产妇的疼痛感[3]。

综上所述,无痛分娩在缩短第一产程时间,缓解分娩疼痛程度方面要优于自然分娩方式。

猜你喜欢

无痛分娩产程组间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应用研究
新、旧产程标准在低危初产妇进行产程管理中的应用对比*
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在产程中的应用及满意度分析
观察无痛分娩产妇使用全程优质护理的效果
无痛分娩真的不疼吗?
高龄孕妇临床妊娠常见状况分析
无痛分娩对胎儿和产妇的健康有影响吗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镇痛分娩会影响产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