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课程改革的方法分析

2020-04-14吴江

读天下 2020年4期
关键词:实施物理教学课程改革

摘 要:作为初中物理教育者,笔者认为,社会大环境的转变,需要以学校教育的“质变”为基础。而学校教育的“质变”需要通过一系列的“量变”来实现。如我们需要改变教材资源的应用方式。当前专业领域中“不变的定论”越来越多,所以,教材资源的编写与应用需要得到一线教师的辅助,从“多变”中寻求“不变”。如我们需要展现出物理学科的优势,让学生生成科研精神,在一次次被“触动”的过程中,变成“游牧型”的学习者。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将自己打造成为双师型教育者,在专业知识方面对于初中学生进行引领,在学生的心里也要留下重重的痕迹,进而帮助学生生成可持续发展能力。如我们需要积极地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促使学校教育保持“新意”,增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促使初中学生逐渐拥有“会学”能力,帮助学生将当前的“学”与未来的“用”进行积极地链接。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这些“量变”效应呢?笔者建议,就要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实施课程改革。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实施,课程改革,方法

作为一线的初中物理教育者,笔者认为,在当前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我们需要积极地推行“课程改革”。从教材资源的改革入手,让几乎“停滞”的课本资源、教学方法不断地更新,進而贴合专业领域的发展,社会的需求。在这一过程中,一线的教师要与专家进行合作,进而促使课本资源的指向性越来越强。再有,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要不断地改革。教师要将自己改变为“双师型”的教育者,尤其是对于初中教师而言,他们需要面对的是“多变”的学习者,他们更需要具备双师能力。而对于初中学生而言,虽然不够理性,但是他们有最强烈的求知欲,所以,他们可以成为教育活动中有价值的个体。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充分展现物理学科的优势,将其与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整合,进而促使初中物理教学展现出科学价值,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促使学生拥有科研精神。由此可见,“课程改革”是一种由内向外的改革,是一种基于学科发展需求的改革,是一种可以影响未来的改革。本文在笔者就对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如何实施课程改革进行了分析。

一、 教材资源的编写、应用需要改革

提及教材资源,人们并不陌生。在学校教育中其他渠道获取的教学资源只能被看作是“教辅”,教材资源才是教学实践中的“根本”,也是人们最熟悉的教学资源。在观察当前的初中物理教材资源时我们可以发现,教材资源的更新速度还是远远地落后于专业发展,落后于学生的成长需求。教材资源虽然一再的改编,但是,对于学生而言,它们还是“老古董”。在应用方面,也存在问题。如一般教师对教材的参透不够彻底,因此在教学中只有利用他人的教案拾人牙慧毫无个性色彩而言,加之对教材的理解不深刻因此在教学中教学节奏紊乱,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笔者认为加强对教材的解读与利用,从而做出更优质的教学设计,是教师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譬如在讲解牛顿定理的时候,教师首先应该对教材做深入的分析,此外还应该根据教材的内容合理的构建教学活动的结构,如在做教学引导时可以向学生讲解一些牛顿的生平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践证明,教师不仅仅是“教书匠”,他们对于知识的理解深度,他们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法都可以作用于学生的知识学习。因此,让初中物理教师成为一名合格的“教书匠”其实是解决学生现实问题的最佳方法。在这一过程中,笔者建议,我们要构建“共享化”的教师互动平台。毕竟,教师不仅仅是教材资源的应用者,还可以成为校本资源的编写者。也就是说现实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教师教育能力的展现。基于此,笔者建议,在我们实施教材资源改革活动时,首先要为教师搭建成长平台。如传统的教师交流、师生间交流基本上就是“止于礼”,教师、学生都是被动性的交流者。为了改善这样的教学现状,笔者建议,各个学校都应该利用现目前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以校园网为载体,为师生的交流搭建起一个科学合理的平台。在这个交流平台上,学生与教师都可以匿名交流,这样就可以减轻学生的紧张情绪,也可以拉近师生间的关系。除此之外,在交流平台上师生都可以分享自己的学习资料,譬如物理教师可以将一些自己总结的重点公式及例题,归纳整理成一个资料包然后上传到交流平台上供学生自主复习使用。有了这样的平台,我们可以发现所有的资源都被激活起来,教师与可以与专家对话,与一线的同行对话,可以和自己的学生对话,自己的知识域、见识域会不断地延伸,进而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基础。而学生因为有了这样的“共享化平台”,可以改变自己的学习习惯,从被动型的学习者转变为“探知型”的学习者,他们虽然是初学者,但是,因为可以接受最专业的影响,接受最专业的信息,所以,他们自然会生成极强的求知欲。此外,我们还要选购好优秀的教学参考书,准备好教学器材,广泛猎取各方面有用的素材、信息,关注现实中最新的物理成果,及时更新一些物理信息,粗浅了解最前沿的物理信息。对每一堂教学,更快更深地理解与把握教学内容,做到教学有的放矢,从而使教学的有效性得到基本保证。“一本课本”主宰整个教学活动的资源应用局面早已过时。“博览群书”才能促使学生增长更多的见识,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因此,在教材改革的过程中,笔者建议我们要将优化“教材”作为根本,将提升教师的应用能力作为“骨架”,用教师的主导价值与专业能力来解决现实问题,用校本资源的开发,教学参考书的选择来为教材资源的提供辅助。事实上,学校教育的价值不是“传承”这一点早就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社会发展、专业发展都是“动态化”的,学校教育中应用的资源自然也不能是“固态化”的,基于此,笔者建议,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课程改革的第一步应该是教材资源的改革。

二、 以实验教学为根本并积极地进行改革

实验是科学性学科的根本。物理是科学性学科的主要组成之一,必然也需要将实验作为根本。事实上,任何一个物理概念、定理、公式的获取,都需要在千百次的实验中发现、验证。在开展初中物理教学活动时,笔者建议,我们要将实验教学的改革作为根本。在这一方面笔者提出三点建议:

(一)实验教学中要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

我们面对的毕竟还是物理知识的初学者,在帮助学生解答物理问题时,我们要注意借助物理实验的直观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如教师在讲授《凸透镜成像》一课时,可以为学生准备两块不一样的透镜,通过对两种不同透镜特点的观察与分析,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来发现凸透镜与凹透镜对光的不同作用,并总结出透镜对光产生作用的规律。如此一来,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的提升物理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实验教学要与新技术进行整合

在开展实验教学时,有的实验应用我们的现有条件可以直接完成,有的却不可以,此时,我们不要放弃这些实验,我们要注意整合现代教育技术,借助虚拟环境的营造,让学生增长实验方面的见识,其间,我们还可以借助新技术为学生营造实验情境。如教师在讲授《声音的特征》一课时,可以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声音素材,让学生进行辨识,通过学生的辨识感受不同声音的特殊之处,为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为物理课堂提供更加丰富的素材。在提升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兴趣的同时,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印象。

(三)实验教学要展现出“实践性”

在一些职业教学实践中,校企合作产生的教育价值越来越突出。笔者认为,在物理、化学、生物这些学科的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应用这种理念。促使学生能够从“书生型”的学习者转变为“科研型”的学习者。在这一方面笔者给出的建议是,发挥出实验教学的价值,让实验教学展现出实践性,进而促使物理课堂展现出科学价值。如教师在讲授《速度变化》一课时,可以安排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课外实践活动,对马路上同一时间里不同车辆的运动速度与距离进行测量,然后改变时间与路程,进行重复的观察记录。在课堂中派出小组代表总结实验得出的规律,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归纳总结。这种实验教学法对于展现初中学生个体价值也有极大的帮助。

观察当前的教育环境我们可以发现,学校教育的“基地”价值并没有被取代,而其主要的原因也恰恰就在于是一个“基地”,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方面,我们需要借助学校教育的优势为学生扎实“双基”,我们还需要以此为基础促使初中学生不断地参与“延伸”“深化”“创新”。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能将学生困在书本上,让学生一味地纸上谈兵,我们需要让初中学生拥有行动能力,真真正正的探一探,应用自己的感官走出校门去看一看,参与小组活动一起合作验一验……这样的初中学生才能生成言语交际能力,才能生成“科学素养”。由此可见,实验教学的改革不仅仅会帮助学生学好初中物理,还可以帮助学生增长见识,改变认知,拥有学习能力。

三、 构建趣味课堂,对于课堂氛围进行积极地改革

在开展教学活动时,笔者认为,我们要展现出自己的“专业性”,保持物理教学的“科学本色”。但是,我们还需要从学生的角度进行定位。毕竟“填鸭式”教学只会引发学生出现“消化不良”。对于初中学生而言,物理学科的最大魅力就是“科学性”,在他們的童年时期就有无数个“为什么”困扰着他们,他们喜欢物理教学。基于此,在落实初中物理教学时,我们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始终拥有“求学”的动力与好奇心,而只有保持“求学”的动力与好奇心,学生才能养成“用科学”的习惯,才能拥有成为“科学家”的潜力。基于此,笔者建议在开展初中物理教学时,我们要注意在多个方面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大气压强》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趣味性实验,促进实验教学的创新,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取一个饮料瓶,向里面倒入一些热水,之后把热水倒掉,然后快速地拧上瓶盖,让学生对瓶子进行观察,看看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是什么原因造成瓶子出现这样的变化?在学生进行思考之后,教师设置自主探究的实验,教师准备一定数量煮熟的鸡蛋和塑料瓶子,鸡蛋比塑料瓶口略大,然后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怎样在不破坏鸡蛋的情况下,把鸡蛋装进塑料瓶内呢?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一部分学生把鸡蛋装进瓶子,一部分学生没有成功,一部分学生的鸡蛋卡在了瓶口。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提出另外的问题,并且对学生进行引导,如何才能把鸡蛋取出来呢?这时很多学生都会进行思考,尝试各种方式。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利用大气压强,让塑料瓶子倒立,对底部进行加热,鸡蛋就能够顺利地取出。通过观察我们会发现,学生会带着兴趣参与全过程。再有,教学实践中,教师能够适度放权也可以激发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笔者看来,传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人们对于初中学生的特点有所误读,在人们看来,初中学生最大的特点是“叛逆”,而笔者认为,初中学生最大的特点是“自我”,他们希望展现“自我”,他们希望老师、家长、同学肯定“他们自己定位的自我”。所以,在开展初中物理教学实践活动时,不仅仅是“有趣”的元素可以帮助学生生成学习兴趣,能够让学生展现自我的科学活动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中对于新课,一定要从最基础、最简单的知识讲起,让学生都听得懂,能学会,能记住解题的方法、步骤,教师讲完,再让优秀的学生充当小教师的角色,并稍将题型变化,反复演练,适时反馈,及时矫正,教师也可以故意讲错,让学生发现问题,矫正问题,也不适为一种方法。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初中学生会展现出自己的主体价值,他们会因为感受到科学知识的魅力,参与了科学探究活动,生成了科学学习体验,生成了感知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行动起来的不仅仅是“手”,学生的所有感官、学生的心与脑都会投入到物理知识的学习活动中来。而因为有展现“自我”的机会,初中学生会表现得极为积极。在这一过程中,笔者建议我们还需要让学生参与自主学习活动方案的设计。如《阿基米德原理》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幻灯片让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进行观察,并且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实验探究。让学生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进行实验的自主设计和操作。让学生将空易拉罐慢慢地安放到水中,并且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对易拉罐浸入水的多少和排开水的多少进行观察。易拉罐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其排开水的体积就越大,易拉罐浸入的越深,按入水中越费力,说明浮力在不断增加。之后让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进行自主设计和探究,了解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加深对物理知识内容的学习。自主化的学习活动最适宜初中学段的学生,他们正在生成独立化的自我,让他们以“我”的形式思考,以“我”的能力为基础组织资源,选择方法,以“我”的定位反思、探究。在这一过程中,初中学生会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初中学生对于自己的打造会越来越贴合“科学家”的标准。实践证明,这种方式还会弱化学生的“叛逆性”,会让初中学生成为可以“精耕细作”型的人才。

四、 重视复习教学,应用建构主义实施知识体系改革

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教师喜欢讲“新课”。在讲解新知识时,不仅仅教师能够讲的精彩纷呈,学生也觉得有新意,课堂效果较好。而在讲解复习课时,就觉得索然无味。首先学生出现了大量学困生。因为学生分层现象明显,教师在讲解这些“旧知识”时会出现两个极端。学困生需要借助教师的帮助“查漏补缺”,而学优生需要借助教师的帮助不断地拓展延伸。此时的初中物理课堂难以掌握平衡。这时的初中物理教学会给人们一种虎头蛇尾的感觉。再有,在许多学生的想法中,复习课就是炒冷饭,特别是第一轮复习时,大多学生在这样的观念下,课前不做知识点的回顾,上课老师说到哪里,能附和,能跟上,自我感觉不错,但脑子里的知识点依然是点滴的、片段的,没有形成结构化,复习过后的练习做起来还是会错误百出。要想改变复习课的这种观点,就得缩短学生完全可以自主复习的知识点的课堂整理时间,在复习某一章节前,可将知识点以填空等形式让学生去完成。例如,复习声音时,声音的产生,传播条件等基本信息在学生完成后,上课可以用很短的时间带过直接安排给学生波形图,让学生分析振幅、频率、波形,判断响度、音调和音色。基本题型适量给以练习,通过批改让学生知道自己的漏洞和缺失。在实施新课教学时,我们会精心设计学习情境,促使教学活动变得直观有趣,帮助学生弱化学习难度。在开展复习教学时,笔者认为,我们还需要应用这种模式。复习课情境的设计可能不需要很多,只需要一两个,但必须是学生在新课时观察不一定全面的,不一定想透的,或学了后面的知识点后,可以重新分析,更全面理解的。例如,在复习光时,可以演示反射和折射一起出现的实验,来整合光射到透明物质表面的具体情况,既可以复习光的反射定律,也可以复习光的折射規律,还能根据现象分析能量的问题,进而拓展光学元件及元件组合后光的传播情况。在复习透镜时,可以让学生直接找物体通过凸透镜如何成几种不同的像,以此情境,整理出成像规律、动态平衡、成像实质和一些实验问题出现时的解决方案。在复习浮力时,以布置制作浮沉子实验为入口,得出物体浮沉条件,再整理出浮力的三要素及影响因素。围绕实验展开的复习课,让老师抓住切入点,让学生从实验中寻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到结论。也就是说,在我们设计了适宜的情境之后,复习课也会被我们上的有新意。作为一线的初中物理教育者,笔者建议,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加强对于物理练习题的设计,让学生在“用”知识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反思与探究。在学生完成练习之后,要加强习题纠错活动、评价活动,促使学生的内在与外在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进而帮助学生实现深化学习,进而促使学生生成建构能力。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过程,其实是一个反复累加、反复拓展、反复验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仅要做到能够“知道”,还需要做到能够“应用”,因此,传统的知识体系获取方法,对于学生成为“会学”的学习者效能不大。而我们这种重视复习教学,注重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恰恰可以弥补这种不足。

五、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对于新时代的生活成员而言,我们对于“现代化”“信息化”的设备并不陌生。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的学习与工作都已经呈现出极强的“现代化、信息化”。由这种背景构建的学校教育环境,必然需要呈现出“现代化与信息化”。在开展初中物理教学时,笔者认为,这些现代教育技术不仅仅要“整合”入我们的课堂教学,还需要“融合”入我们的生活空间,通过无缝连接,促使初中物理教学得到最大的辅助,进而引发初中物理教学模式的质变。如我们可以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设计“微课”。在前面笔者已经说过,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已经出现了学生分层现象,在有了微课之后,学生对不明白的内容可以反复观看,直至理解、掌握,这样学生在上课前就对教学内容心中有数,明显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将无法理解的问题记录下来,带到课堂上进行集中讨论。例如,在讲授“声现象”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课前在手机上观看次声波、可听声波、超声波的微课,然后让学生结合日常生活对教材知识进行了解、思考,并记下不明白的地方,便于课堂讨论。这种教学模式必然可以提升初中物理教学的效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拥有自主化的学习空间,可以实现“查漏补缺”,可以初步感知知识,进而促使自己在课堂中发挥出个体价值,进而获得群体认同感。再有,在这样的过程中,初中学生还能够生成问题意识。如,在阐述“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一节时,笔者在导入型微课中节选了1905年发生在鄂洛多克小站的悬案电影的几个片段,并在片段尾声中设置了悬疑:“是什么导致该惨案的发生?”接着在微课中利用文字、图片、动态视频引出了惨案发生的原因:列车快速通过时,形成局部真空,附近产生一股强大的气流去补充部分真空,故而产生强大的推力,导致“人巷”倒坍发生惨案,从而很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如我们可以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构建新的学习平台。就当前的社会大环境而言,学校教育需要培养的新型人才需要同时具备两个方面的能力:一个是“精耕细作”的能力,他们需要借助现有的资源不断地“研读”“深化探究”,另一个是具备“四处游猎”的能力,他们不仅仅需要获得知识“量”,更需要拥有“游猎的”方法与意识。现代教育技术在这一方面发挥的价值无法取代。如从目前来说,云学习平台主要有云学习主站,IVIDEO互动视频网站,以及云学习开放平台。要想更好地了解云学习平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价值,就要从教师、学生以及实践三个方面来对云学习平台进行综合分析。首先,对学生而言,云学习平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能力、对物理学问题的分析能力以及对教学过程的感受能力。同时,应用云学习平台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的自信心和求知意识。在云学习平台的互动过程中,学生可以时刻处于新颖的教学实践之中,并且时刻保持积极的学习兴趣,不断加强实践拓展。学生在云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及时将自己的思维和学习进程与同学和教师分享,有利于彼此之间的经验互换,师生都获得提升。此外,云学习平台拥有丰富的资源链接,可以为学生及时提供相关的实验培训并进行技能应用,在短时间内将学生的学科知识迅速转化为实践,学生还可以及时接触到一些前沿的学科科研成果,更好地丰富学生物理知识的学习,为以后学科知识的继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学习平台所具备的强大汇聚功能,可以为教师把握学生的情况提供一个优良的平台。教师运用云学习平台科学把握学生的进展情况,可以综合对比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其他方面的因素,为下一步学习目标的制定提供一个积极的指导。在这一功能之中,教师应当积极提倡学生说出自己的不足以及在物理学习方面的疑惑,为下一步的有效培养制订出合适的计划。

六、 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改革学生的学习模式

在教学活动中,“教”“学”都是主要的组成部分。在面对初中学生开展科学性教学时,我们更需要突出“学”的价值。从学生的长远发展而言,笔者认为,学生更需要拥有“学”的能力。作为理性的教育者,我们不难发现,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种大数据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丰富,相对而言,学校教育可以给予学生的知识越来越少。那么,学校教育的价值在哪里呢?笔者认为,学校教育的价值就在于为学生提供了一种“群体效能”,在于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学习平台。让学生自己的个人效能与群体效能进行整合。在这一方面笔者给出的建议是我们要积极地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首先,在班上设立小组长,每个小组长根据教师分配与学生自愿搭配的原则,每个小组长负责约七、八个同学,要明确小组长的职责,教师并经常沟通、了解情况,实行帮扶政策,及时发现问题,并实时进行奖励、表扬,并推广一些同学成功的经验,对不称职、不负责的组长则予以竞选更换,面对数十人的班额教师不再力不从心,使教学更有效,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这种教师规划与学生自主结合组成小组的方式,可以为学生后期的学习活动奠定情感基础,让学生在一种“互助、亲和”的氛围中勇于展现自我,进而成为有科研精神的学习者。再有,实践证明,这种合作式的学习模式,对于教师有针对性的设计学习方案也有极大的帮助。如在这种模式中,学生为了得到伙伴的认可会积极地采取行动,会因为集体荣誉感的影响而自律的规划自己的学习活动。而这些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差异、关注差异、利用差异,此时的教师才能“因材实教”“不抛弃”“不放弃”。在这里笔者还想提出一点,那就是教师一定要发挥出自己的主导价值。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并不是将学生直接“抛出去”,尤其是在有了qq、微信、博客等交流平台之后,学生学习的自由度越来越高,我们更不能简简单单将学生“抛出去”。我们应该利用这些现代化的设备把握学生的学习进度,了解学生的学习情态,通过疏导学生出现的学习问题,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通过协调小组间的互动,进而让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变得更加有效。如老师要利用课外经常找不同层次的学生谈心,了解其思想动态与学习情况,尤其是农村中学的学生有很多父母都出外务工,没有家长监督,更无法进行课外辅导,所以教师的任务更艰巨,学生情况更复杂,这就要求教师要肩负双重角色,在各方面对他们实施关注,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爱,不仅是学习上,还有生活上的爱,这样课外辅导显得也非常重要,很多学生都体会了老师对他们的爱和不放弃,使他们更有信心学好物理。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时,笔者认为,我们要以“互助”为定位,进而为学生营造一种互动化的学习平台,让学生在课上、课后都能够得到他人的支持,进而促使初中学生能够构建出一个优化的成长空间,笔者认为,这种从“影响大我”到“塑形小我”的教育模式,最适合正处于叛逆期的初中学生。

七、 回归教育,将品德养成作为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人们总是认为专业教学中所有的教育活动都是一种“捎带而过”的内容组成而已。甚至将教育活动全权交给了班主任、学校的辅导员。事实上,这种认知是错误的。学生不明了自己为什么而学,自然就不会在苦学的活动中坚持下来。学生不投入“情商”,就不会积极地调动“智商”元素。再有,就长远发展而言,社会的发展需要由充满正能量的社会成员来实现,这些社会成员要具备顽强的意志,科研精神。而国家的发展更需要有“竞争能力”“创新能力”的人才来支持。由此可见,学校教育影响的不仅仅是“小我”,我们还在用“小我”累加进而质变“大我”。基于此,笔者建议,作为一线的初中物理教育者,我们要从学生的现实问题入手,进而促使初中学生能够健健康康地度过青春期,真真正正的成长为可以作用于现实生活的建设者。在这一方面,我们可以积极地应用物理史。如美国人给予的慷慨待遇未能动摇钱学森回归的决心,大火并没有毁了布鲁诺对真理的维护和捍卫,在雷雨中,富兰克林带着他的儿子冒着生命危险,成功地把天电带到凡尘,爱迪生艰难地历经无数次的实验,终于给人类带来了光,法拉第终于在11年的艰辛探索中最终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这些前辈不仅给人类带来了文明和进步,而且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进步。他们谦虚、严谨的人格魅力,已成为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故事揭示了一个不朽的真理:只有不断付出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作为教育者,我们给予初中学生的定位应该是“大孩子”,他们“幼小的心灵”需要得到我们的呵护。学校是学生进入的“小社会”,学校是分享知识、分享方法的“基地”,所以“教书育人”不能成为“空谈”。我们需要为学生的未来“负责”。再有,初中学生面对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复杂,他们吸收新知的能力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但是,他们的辨析能力、理解能力不足,他们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但是还有一颗充满矛盾的心。他们自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因此,我们要想让初中学生“倾听、认可”我们的理念其实是非常困难的。因此,笔者建议,我们要想让学生学好物理知识,拥有可持续发展能力,我们首先就让我们的工作职能回归“教育”,通过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通过促使学生生成顽强的意志,通过帮助学生树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信念,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通过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通过帮助学生生成乐观向上的生活观,通过促使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让初中学生能够成为可以“学习”、可以“生活”的新型人才。在这一方面,我们还需要构建家校共育的教学平台。前面笔者已经说过,初中学生的定位还应该是“大孩子”,此时的家庭教育对于学生而言还有极大的影响。再有,学校给予学生的是第一课堂,而家庭营造的是第二课堂,学生需要一个优化的成长大空间。因此,教师在发现学生问题、解决学生问题的过程中都可以努力争取学生家长的支持,借助一次次与家长的互动,更加清楚明了的了解学生的需求与问题所在,进而促使自己的“教”活动能够更加具备指向性。

综上所述,作为初中物理教育者,笔者认为,专业领域的延伸、社会大环境的转变,学生成长氛围的改变都会影响我们的教育教学。为了给我们的初中物理教学“保鲜”,我们需要积极地推行课程改革,通过更新教材资源、更新教学方法、教学模式,通过改变教育环境,为初中学生营造可以实现“未来教育目标”的学习空间,进而帮助初中学生实现内外在的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劉锦秀.关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的分析和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6(5).

[2]顾利娟.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中问题提出的原则和方法[J].科教文汇,2011(8).

[3]孙天河,张文华.大班额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策略[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16).

[4]赖光毅.论物理教学中的物理探究与物理语言表达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0(10).

作者简介:

吴江,重庆市,重庆市云阳县第一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实施物理教学课程改革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